关于这部从年初就备受关注的影片【 Green Book 】
原因之一是什么呢?
大约是因为这部影片多次入围了第91届奥斯卡奖的多项奖项吧
很幸运的,这部片子获得了最佳影片奖
近几年来,奥斯卡的获奖影片在中国受关注度开始变大,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获奖影片,也会越来越多的引进获奖影片,对于影迷来说无疑是十分幸运的。
从去年的《三块广告牌》到今年的《绿皮书》《波西米亚狂想曲》等等 都能看出改变了 虽然可能受关注度没有欧美的商业大片那么大
但是还是能明显的看出来差异变化的
我很喜欢这样的变化
-
来说说这部影片吧
这真的是一部十分【有趣】的片子啊
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犯这样的毛病
我一开始总是把绿皮书 念成绿皮车
(总感觉十分的顺耳 哈哈)
关于这部影片的标签是:
公路、传记、种族 等等的标签贴在这台绿皮车上 我说贺岁档之后的好影片真的一部接一部的来 啊
-
托尼是一个吊儿郎当游手好闲的混混,在一家夜总会做侍者。
这间夜总会因故要停业几个月,可托尼所要支付的房租和生活费不会因此取消,所以他的当务之急是去寻找另一份工作来填补这几个月的空缺。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位名叫唐雪莉的黑人钢琴家提出雇佣托尼。
唐雪莉即将开始为期八个月的南下巡回演出,可是,那个时候南方对黑人的歧视非常的严重,于是托尼便成为了唐雪莉的司机兼保镖。一路上,两人迥异的性格使得他们之间产生了很多的矛盾,与此同时,唐雪莉在南方所遭受的种种不公平的对待也让托尼对种族歧视感到深恶痛绝。
这部片子真的是从一开始的不起眼到越来越好看,到最后拍案叫绝的赞到,嗯,真是不错呢
太好看了 公路片上 一路南下的两个性格 种族差异的两个人的碰撞 相互理解 相互影响 如果这个世界再可爱一点就好了 偏见和歧视很让人讨厌òᆺó
看完这部片子,我不再想说,下雪和炸鸡很配喔!
我更想说,在公路上,吃炸鸡和可乐,简直绝配!
托尼让我在屏幕里对炸鸡流口水了
这里其实很好玩,面对托尼粗俗的对话和粗鲁的饮食习惯
Shirley其实是鄙夷且无法接受的
这里两个人一起吃炸鸡,简直就是两人性格开始磨合影响的第一步 啊
-
我想说这两个人啊,其实性格,种族,文化,完全不沾边的,但是却在这一路南下的两个月里,互相影响着对方。
我喜欢这种公路电影(搞到我想去学车了,想去公路旅行)
托尼:粗鲁,粗浅、冲动,爱吹牛皮,爱占小便宜,是一个还蛮有趣的小角色
Shirley:优雅,矜持,谦谦君子的一个形象,一个身兼数个学位的博士,著名的音乐家,钢琴家。
他们一路上互相包容和理解,有过争议,也慢慢的融化变成了理解和包容,最后成为两个好朋友
真的很不容易 因为这部电影的背景正式上世纪的六十年代,那时候南北种族差异很大,黑白种族的社会差异很明显,种族歧视现象屡见不鲜。
男主角托尼一家歧视一开始的时候也属于【歧视黑人】的一种人群
这一点,从一开始,家里有装修队伍的人过来装修的时候就看得出来了
他的父亲职责他说不应该让她妻子去接待这些黑人,而托尼把黑人们喝过的水杯扔掉也能够说明这一点。
全家只有妻子是中立的,不存在任何种族歧视,(我太喜欢他的妻子了,温柔美丽大方善良)
包括一开始托尼失业后,第一次见到Shirley的时候,关于这份工作第一反应他是拒绝的,最后是因为生活窘境,他答应了。
这段啊 ,看的我是少女心泛滥 啊
Shirley太有涵养了,这情书啊,看得我真的是分分钟心动
写情书的标准模板在这里-哈哈哈
和普遍大多数人一样,我也很喜欢这段对话
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就是尽可能做到最好,或者说尽可能的全心去做,我们过好每一台,就好像过好最后一天一样郑重有仪式感
就算只是吃炸鸡也不例外(哈哈哈……)
-
肤色、阶层、性格和性取向天差地远的两个男人,因为音乐而结缘,因为公路旅行而成为一生朋友。
有时候才华并不够,还需要勇敢,推倒心中那面墙才能开门见山。电影就像一颗绿色小石子,投入黑白分明的美国社会,激起轻小而美丽的涟漪。
是的,我们很多时候不愿意,迈出第一步,我就是一个。
很多时候我宁愿什么都不做,我也不敢,不愿意去打破这样的僵局
不愿意去尝试的第一步。很有可能连尝试拥有都没有就已经失去了
这段真的是看得我有点泪目
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不公平
这一路上他们遇见的经历的人和事,很多都让我讶异
那个时代的种族歧视,南北差异十分明显
-
从一开始上路的时候,遇见的餐馆,路住的旅馆,都有黑白人标注清楚,包括在匹森堡那边居然夜晚是不允许黑人逗留,在酒吧喝酒被白人当成黑鬼欺负,在受邀请表演的地方,却只有一个储藏室那么小的休息室,连大厅用餐都不允许进入等等,这些让人看起来真恼火的规定
看到这里我才知道教授其实非常孤独。
从小接触白人文化教育 身为黑人却融入不了黑人文化,哪怕他是著名的钢琴家,哪怕他优秀学富五车,到处巡演,受大家喜爱,但是对于那些白人而言,他们邀请他只是为了取乐,让自己看起来更有文化,但事实上他们根本就没有真正尊重过他。
而在他的种族里,他似乎又与他们不同,那他到底是谁
这一幕好评
这个镜头很震撼,也很心碎,同样是黑人,有的人是农奴,有的人却坐在车里。
这里没有一句台词,静默无声 但真的有冲击力。
这一幕像不像印象派油画的构图
电影用影像来说故事。
博士与农庄黑人的两两相望,充满了错愕与怜悯,也印证了后面司机与博士的对话:你和其他黑人不一样!
这一幕我也觉得非常的暖,至少托尼这句话让我觉得有点暖
这句话很暖,轻描淡写,却对黑人表达了对他同性恋身份的完全地接纳和理解。
-
最后托尼还是圣诞节的时候赶了回来
一家人和睦团圆的时候,博士到访。
这段我很喜欢,因为他们已经变成真正的朋友
托尼不喜欢别人对博士评头论足,而博士也愿意拿着香槟来到托尼这儿一起庆祝圣诞节
好像电影里关于圣诞节总是十分的温暖,好像节日的气氛总是能够溶解掉一些不愉快的东西
包括初见博士的托尼家人,也是从一开始惊讶,到后面的接纳
包括托尼的妻子德罗瑞斯第一次初见博士的时候也是十分友善的拥抱了他,并且感谢他帮忙托尼写信
多么可爱又善良的妻子啊,不戳破但暗自道谢
(我在想 ,她这么聪明,肯定一眼就看得出来这信的内容不是自己丈夫写的啦,自己枕边人几斤几两,她很了解)
圣诞节的最后一幕,十分温馨
我很欣慰,他们经过这段旅程,成为了好友
托尼不再是那个爱占小便宜有种族歧义的人
Shirley也不再是那个傲慢又孤独的人了
他们都在相互的改变影响着彼此。
最后,我想说
你知道这个故事要讲什么,你也知道这段旅程会经历什么。
你明白这其中并不会触及什么过于深刻的东西,却也展示了许多直白,你明白身份是每个人无法避开的东西,也知道相互理解是多么难得。
你会自然地喜欢这些描写得并不太像真实人物的角色,你会跟着那些好笑或其实并不太好笑的片段笑出声来。
或许也只是将发笑作为第一反应来化解或掩藏其他的感受。
你知道故事和片名说的绿皮书关系其实不算大,你也大概没有想到自己会喜欢这部影片。
-
嗯, 我要去二刷了
分享一个优雅的教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