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的“七个一致”

       实验教学环节很繁琐,但只要理清各个项目及工作要点,尤其是把握好相关环节的一致性,做到有条不紊,一定会事半功倍。

       做实探究计划。结合县区仪器站的工作部署,与学校实验教学的实际相结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校实验探究计划,以此引领整个实验教学工作前行。

       备好探究器材。凡事得有个程序,不能单凭现场的几句话就能期望领导把所缺器材耗材配备齐全,领导也需要有章可循。首先,在学期初,根据实验探究计划,列出整个学期需要添置的器材、耗材明细。其次,撰写一个购买申请,提交给校长审批,送交办公室或总务处购买。再次,办公室或总务处不好购买的材料,自己抽空利用周末或假日单独再买齐。

       写全探究通知。尤其是在填写“填报时间”时,尽量比“使用时间”提前一两天,这样使得探究活动有个准备的空儿,拒绝“填报时间”与“使用时间”是同一天现象的发生。

       记细探究记录。在分组实验记录中的“实验反思”部分,确保如实记录每个班级实验探究中的实际情况,并针对学生探究实情进行有效反思,尽量避免套话、空话,哪怕反思少点又何妨,贵在说句实在话。比如五年级下册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我领着学生们做完之后反思为:先把固体的热胀冷缩演示器示范操作一遍,起先钢球能顺利通过金属环,当加热后不能通过金属环了,但冷却后又能通过金属环啦;接着,让学生们再巩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基础上,让他们事先观察室内温度计的度数,然后手握温度计看深颜色液柱是否上升或放到正在加热的烧杯里观察也行,继而再把温度计放在冷水里观察度数;关于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我则让学生们把一个气球套在锥形瓶上方,然后观察气球的形态,随即加热锥形瓶(里面放有少许水确保安全,当然也可以不放)再观察气球的形态,等气球鼓起来后再缓缓把锥形瓶放入冷水里继续观察气球形态,这样通过气球的干瘪、鼓起来、再干瘪的形态过程得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然,实践探究中我发现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加热铜球不要心急,需要静下来心来等待实验的结果,而非火急火燎;二是务必正确使用温度计,不可操作失误,不管任何理由;三是观察实验现象务必要彻底,比如在观察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中千万别看到气球由干瘪到鼓胀就可以了,一定别忘了再把鼓胀的气球放入冷水后继续观察,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为最好。再比如“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实验反思为:除了引导学生们正确使用酒精灯、燃烧钳等器材之外,务必精选页岩,包括页岩的大小、纯度、厚薄、形状等,因为这些因素都关系到加热后实验效果的呈现。在做这个实验前,务必选准2毫米厚、2平方厘米大、长方形的纯页岩为好,而且不能一味地去加热,应该稍微加热一会儿就直接放入冷水里。在今天的实验中,有的学生选的页岩不够纯,稍微加热后就出现噼里啪啦的声响,导致很多学生害怕,的确显得不安全。(其实,这个实验是五年级才做的,我提前领着学生先做做,让他们“先知”起来)

       及时平台登记。把事先写好的实验反思等情况一一录进去即可,但一定要及时,不可拖后。哪怕有时候因为忙碌而耽误了,只要再补录,那就得把实验通知单、记录单等一切需要日期的地方以平台录入时间为准协调一致起来。

       拍下探究照片。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特别是手机像素的提高,为我们拍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之所以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抽出时间拍个照,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留给自己看,特别是当我们年老回首往事的时候,至少通过照片回忆起还曾经领着学生走进探究中,这该是值得欣慰的乐事;二是留给学生去欣赏,因为孩子们很乐意自己探究成功的美好瞬间,他们在我拍照的时候积极配合,开心得很;三是留给家长们去欣赏哪怕他们对我们这一学科再不认可或重视,但当他们看到师生现场实验探究的图片后无不感慨“老师很认真,科学探究很有趣”,同时与孩子们一起享受“探究成功的乐趣”。

       撰写探究反思。每每领着学生们做完一个实验,针对教与学的实际情况,我不由得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往往都是及时整理撰写成一篇千字的反思文留作纪念。比如我领着五年级的学生做了个“卵石磨圆”的实验探究,18日及时整理成一篇反思《在对比中分享“卵石磨圆”》。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一个爱好而已,老师们需要量力而行,不可强求。

       以上的这七个环节只有统筹兼顾、协调一致,才能确保迎接任何检查的“惠顾”;一旦不能形成时间、内容上的“一条龙”,则很容易脱节,更逃不过检查人员的“火眼金睛”。

你可能感兴趣的:(实验教学的“七个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