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则推送吸引到了我的注意力,题目是:《一位清华贫困生的“树洞”刷屏了,网友:边看边流泪》
点击去一看,深思了下,决定今天就来聊聊这位清华贫困生。
在这篇“树洞”中了解到,他当年入学时奖学金和助学金共计13000余元,扣除学杂费,一年可支配的资金只有6500元。 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开支计划,每个月只能花400元。
一个月花400元,想想挺震惊的。
也就意味着,他不能将这笔钱花在一日三餐以外的花销上。
文中提到同学吃西瓜喝饮料时,他只能默默喝水;在食堂里想办法用最少的钱吃到最可口的饭菜;无法承担班级出游花销,错过了和同学的合照……
“每年要写两封信,一封是给发放奖学金的企业,一封是给基金会的。”
在获得资助的同时,这位学生也会定期给那些给予他帮助的企业和组织送上一封手写信。
此后的日子里,他通过兼职有了稳定的收入,也获得了保研资格……
从研一开始,他每个学期拿出3200元,资助了4名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一学期的生活费、学杂费等。
每学期回家时,他也会去看看这些孩子,给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
善良是一种设身处地的教养
他在受到资助的同时,也不忘帮助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
他是可敬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许多的偶然来决定你的未来和命运。
前提是你得助人和受助。
每一个事业有成的人都曾受过别人的帮助。
一个发光的人,必然会照亮他的四周。他没有被苦难打倒,现在没了衣食困顿,定能轻装远行,追逐梦想。
再加上他有这么好的起点,有一颗愿意照亮他人的心,他也必定会达成所愿。
知乎上有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叫做“人为什么要善良”。
高赞的那个答案是:
“我觉得善良是天生的,它跟你读过多少书,受过多少教育没有关系,它不是别人制定的道德约束,是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对全世界温柔的心情。”
从他身上,我们也能看到,知恩图报,也不一定说非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
给资助自己的人写封真诚的信,力所能及地资助一下他人……
甚至,有时候就是回乡,给孩子们讲讲外面的世界,这不都是在传递爱心和希望吗?
梅花香,自苦寒
梅花盛开在腊月。
天很冷。
但它仍旧不怕严寒独自盛开,为了把香气传给他人。
人也一样,必须不怕困难和失败,经过千锤百炼方可成才。
就像巴扎尔克所说的那样:
苦难对于人生是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种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
家境贫寒的他,能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清华,一定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既然苦难能够磨练我们,能够帮助我们成功。
那么对于需要吃苦而且必须吃苦的我们而言,就不必再抱怨生活的艰难了。
为什么家境贫寒的学生很难考上清华北大?
每年的高考成绩公布后,只要细心留意我们就会发现,大多数省份的高考状元都出自富裕的家庭,出自贫困家庭的高考状元寥寥无几。
所以清华北大作为我国最好的两所高校,每年成功考上的学生中,很少有家境特别贫寒的学生。
那么为什么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就很难在高考中考出高分,很难考上清华北大呢?背后的真相很扎心。
对于家境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在迈向清华北大路上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身边可以接触到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
只有通过拼命努力拿下高中所学的所有知识才可以考一所自己理想的学校。
而家境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轻松到综合实力强的高中就读,可以找名师为自己补课,可以花重金去学艺术学奥数为自己的高考增加优势。
并且很多家境比较好的学生其实从出生起就已经开始领跑很多同年龄段的人,所以他们中间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人相当多。
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
不少家庭贫困的父母,每天忙于生计,四处奔波。
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过问孩子的学习,这其中有一些父母甚至为了外出打工养家糊口把孩子放在老家十几年。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很难有一个优秀的学习成绩。
对于我们大部分普通学生来说,高考就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
家境贫寒的学生更是把高考当一次命运的审判,所以我们面对高考时都会心理负担很重。
文末,他说希望未来有一天,能像清华的校友一样成立基金会,去真正做一些实事。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