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人工智能时代,家长要做好哪些准备

前几天写了一篇文字,请家长警醒,我们的孩子是要生活在未来。只是一个提醒,并没有深入的思考,也不知道家长要准备什么。

昨晚,微言教育发布了《你准备好了吗?人工智能已经离孩子们越来越近》,正好告诉我们家长要做好什么准备,告诉孩子们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今天就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推介给家长,希望可以引起更多的注意,为孩子们未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最近,国家正式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这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意味着,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史上,中国将有机会实现换道超车,人工智能将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目前,人工智能正引发新的全球教育议题:未来的孩子要如何与机器相处?

未来的人工智能社会,是今天的我们所无法想象的。我们小时候根本无法想象今天的会人人拥有手机,时时可以连接网络。那未来呢?是不是很多职业会消失?我的学生中没好好学习的,有的去做一个技术工人,搞搞装修,做做服务:刷墙的、理发的、端茶送水的,怎么都能在社会上生存。可是20年之后呢?

人工智能的普及将导致整个社会制造业、服务业的大量工作被机器人和智能系统替代,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知识技能型转向创造设计型,现在许多传统的、热门的职业已经不存在了。在学校学习的许多东西早就没用了。那些简单机械重复和有规律可循的工作将逐步被人工智能替代。计算机无法替代的,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那些能力,诸如创造力、想象力、共情感、胸怀和远见等。

想一想我们家长再给孩子们们准备什么?幼儿园就拼命的逼孩子学小学课程,机械的重复的训练哪些需要记忆的东西,不管上小学后是不是重复一遍又一遍。小学就开始奔跑在各种培训班、辅导班,上课学的练习一遍又一遍,上课没学的恨不得都学都练:从舞蹈、乐器、绘画、英语、围棋,游泳、滑冰,甚至到魔方、乐高,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培训班做不到。从来就没想过学这些有什么用,更不问孩子喜欢不喜欢,更没想过教育会发生什么变化,孩子要如何应对。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做人(learning to be)。面对未来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把教育四大支柱的顺序倒过来,改编成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四大支柱”: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求知。


我们现在关注孩子的成绩,却不关注做人,不关注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的培养。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家长需要思考,哪些是我们人类独有的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能力?我们要培养孩子和各种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和大自然共处的能力;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中做事的能力;学会如何学习。未来社会一定是学习型的社会,一定是创造的社会。机器人就能做的,我们耗费孩子的脑力和时间去机械重复的训练,已经没有意义了。孩子的脑容量有限,孩子的时间更有限,在大量的培训班、课外班不停奔波让孩子失去了童年,失去了兴趣,还不能适应未来的生活,那就是得不偿失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经对中国4万名父母和孩子做过一项调查,这个调查在中国的4个省进行,最后发布了结果,其中之一是:

学生上课外班和不上课外班能不能有效提高成绩?

中国孩子大概90%都是上课外班的,上课外班以后,孩子的时间、空间就被填满了,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就不够了。这样学习能力就会萎缩,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另外课外班相对来说依然是学校生活的延续,依然是课本的延续,课堂的延续,学生没有一个开拓视野的机会。一个孩子没有大量课外阅读的时间,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那么人工智能时代,孩子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家长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自主学习能力

不再被“牵着鼻子走”,学习更凭主动性

人工智能能为孩子定制学习内容。但并不是说,孩子所有的一切都能由人工智能来解决。有研究者发现,一旦人工智能普及,在学习上行动力不强的孩子,会更加被动。那些在学习上具有主动性和自律性的孩子可以很好地根据人工智能反馈的计划一步一步执行,从而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对学习的兴趣、更长远的进步,形成良性循环。而缺乏学习自主性的孩子很可能对学习任务敷衍了事,恶性循环。

创新实践能力

家长更应该支持孩子主动探究行为

奇思异想是孩子创造思维的源泉,丰富的想象力能激发孩子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东西。因此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家长更应该支持孩子主动探究行为,引导其自行分析解决问题,真正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特有知识、技能与方法,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合理的价值观、强大的创新思维能力等,这些都是真正“成人”并走向“终身学习”的基础性前提。

数据分析能力

从数据里面看出“门道”,各个行业都需要

实际上,无论将来您的孩子打算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他们对于编程是否感兴趣,了解一点数据分析的能力都是必要的。计算思维如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一样,应该成为每个人必备的思维方式。

家长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和了解他们未来生活的重要媒介,并培养与之相适应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计算思维能力。

自我认知能力

了解自身特点的孩子更容易脱颖而出

人工智能带来的一大改变就是资源的极大丰富。面对超载的信息和纷繁的选择,那些能够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特点的孩子更容易脱颖而出。认识自己的能力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中同样不可忽视。

在个性化学习时代,如果孩子能够清楚自己的特点和未来目标,就能让数据和信息为自己服务,更好地利用这个时代的资源。

家长首先要让孩子面对自己:我是谁?我会做什么?我该做什么?这些初步的探索与整理,都有助于寻找孩子的资源与发展优势,好为日后定位。

情感处理能力

一种“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家长不仅要关注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便利,更应该看到在面对人工智能时,哪些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情感处理能力、深度交流能力、感知能力、创造力、创新和洞察力、领导力、组织力、想象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等,这更多的代表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品质。

要知道,情感处理能力只能在日常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只能在和人的不断相处中体验,而创造力只能在尝试中感悟。所以,家长应该抱以开放的心态,给孩子独立性和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从小多接触、多了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自如地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72)人工智能时代,家长要做好哪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