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区分的“好人”和“坏人”

文/麦米兜兜

1

在我们居住的那个小区,每天早上时常可以看到周围的农户在靠近门市的一边摆摊。开始,只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大妈在这里卖卖小菜,后来,就业行情不好,有些约摸四十左右的中年妇女也开始加入进来。

这样一来,竞争就由老年大妈和老年大妈之间的竞争,演变成了老年大妈和中年妇女两个群体之间的竞争。

周末有空的时候,我也经常和邻居一起相约去那边走走逛逛。

那天,我们在一处摊前停留了下来。摊主是个上了年纪的奶奶,看样子得有八十多了吧。“摊”是用蛇皮袋垫在砖底上隔出来的一小块地方,上边摆着几个土豆、一些大长红尖椒,外加几把小白菜。菜很不错,透着新鲜的光泽,应该是才采摘下来的。

我挑了二个不大点的土豆。摊主腼腆地笑了笑,从外衣口袋里摸索着掏出一个老旧弹簧秤,将包好的土豆慢慢悠悠地悬上挂钩,我看她摆弄了好一会儿,终于,她好像看清楚了数字,乐呵呵地回到,“八块”。顺道还伸出手指给我比划了几下,以证实她说的准确无误。

我问到,这个土豆多少钱一斤啊?她没答。我估摸着是她年纪大了耳朵不灵,又连问了二声。她看到我嘴巴动了动,摇了摇头回到:我听不清楚,年纪大了,听不清,听不清。。。

这时候,邻居拉了拉我的衣角,示意让我赶紧走人。

旁边摊位的两个年轻摊主也在一旁附和道:这老太,不是个好人。每次都说听不清、听不清,乱喊价钱,蒙一个是一个。每天这么点菜,挣得比我们还多。


  2

回来路上,我和邻居讨论起刚才的情形。

邻居说:我是挺讨厌这一类人了,倚老卖老,既然是做生意就要按照做生意的规矩,凭什么你老,别人就要多掏钱。二个小土豆八块钱,难怪旁边那个说比她们还挣钱。

不用说,刚才旁边附和的两个中年摊主大概也是一样的想法。只不过,她们显然比我邻居还要气愤,因为这位奶奶没比她们辛苦,却比她们还挣钱,实在有违公平。

最近常去看简友们的写文。

某天,恰巧在友友文章中看到一个这样的事:

某位退休教师想发挥余热,所以,打算在家附近办个学习辅导班,免费教孩子们学习。消息一出,家长们拍手称好。只是周围搞培训班的简直坐不住了。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位退休大爷的做法根本就是添乱,扰乱商业秩序。培训孩子不收钱,这还得了。于是,各种反对意见就来了。

文中并没有说到大爷的培训班后来开没开起来。但倘若是真的开了,却可以据此预见:周围的家长都恨不得加塞往大爷这里送孩子,大爷为此要么因为拒人于门外而得罪邻里街坊,要么要为此加派人手,无形之中得增加一些成本。培训班的娃娃越来越少,娃少得多的培训班倒闭关张,没少多少孩子的培训班也不得不耐着性子听家长们成天为收费抱怨,关系形同水火。


3

按照做生意的规矩,老奶奶的确不是特别受欢迎的类型。不仅价钱不公道(自己喊多少是多少,别人问还不能打听到实情),就连那个弹簧秤,你也没办法认个实称出来(现在年轻人视为古董,不会看更没有了解意愿)。

碰上这样的摊主,顾客八成是要挨坑。

至于旁边作为竞争对手的摊主,除了一些心理上的不适,恐怕没什么大碍。毕竟,碰上个瞎蒙的摊主,也正好显示出自家生意足量足称、价钱公道的好处,顺带还能靠着曝光黑料吸一路粉。

同样的,按照做生意的规矩,老大爷更是不值得提倡。老大爷的出发点是个人爱好,但同时也隐含着全看个人高兴不高兴,可以干也可以不干,说不定哪天一个不高兴就关门大吉的风险。

作为顾客,既然是免费,那些家长们肯定做不到提什么服务质量上的要求,服务的连续性更是没办法保障。

至于那些办培训班的竞争对手们呢,原先还以为各家都在跑自己赛道呢,没想到半路就让人把自家道给堵了,等老大爷洗手不干的时候自己再上,好像也吃不起这么大的亏。

这情景不由得让我想起之前和一位朋友的对话。

那天我问他:人在什么时候无法区分“好人”和“坏人”?

他回答:当“好人”坏得太明显和“坏人”好得太明显的时候。

我想这话说给文中那些邻位的中年摊主和得了免费服务的孩子家长正合适。当然,说给他们听的同时,我也不免得把这里的“好人”和“坏人”打上引号,这不全是因为我是个不怕麻烦的人,更重要的是这两类人经常混合在一起,彼此本身难以区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难以区分的“好人”和“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