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的《忏悔录》

托尔斯泰五十岁时写的一本四万多字的作品,这是他的心灵自传。

在他精神发生了危机时,写下的这本书,记录一段世界观转变的过程。

书中反对东正教(是俄国普及性宗教,相当于儒学思想之于中国)的内容,当时出版遭到了东正教的监察机关的强烈反对,出版一度受阻。后来稿件在瑞士日内瓦首次出版。

奥古斯丁,卢梭,托尔斯泰,三个人都著有《忏悔录》,并称为“世界三大忏悔录”。

童年和青少年时代一直处于东正教的教育和洗礼中,在他十八岁时,教会给他的一切他都不再相信了。并且他以写作时的想法来看以前,以前也不曾真正地相信过。

细细分析不信教的重要原因是,教义和人们的实际生活实际上几乎没有交集。并且,公开承认信仰东正教的人,往往都是愚昧、残酷和不道德的人,大部分还自以为是;相反,自称不信教的人,大多是一些聪明、诚实、正直、善良和高尚的人。

作者以上这点,我用《影响力》一书中的社会认同原理来解释,信教往往是出于习俗、统治和社会认同角度。大多数人是不需要独立思考的,只需要从众、盲从、遵守和屈服于权威中心之下即可。而在那种全体信教的环境之下,敢于自称为不信教的是少数派、叛逆者,是拥有自我独立思考的自由意志的人,则大多数表现得为诚实、正直而已。当然,也有些幸存者偏差的效应,公开自称为信教的人恰恰是那种负面性格人格的更容易表现,也有很多人不表现出来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善良、不高尚。

托尔斯泰具有独特的信仰,是因为他很早就开始大量读书和思考,虽然脱离宗教的影响,但他仍与自己的信仰,究竟信仰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

除了动物的本能外,能够推动他生活的动力,是当时唯一真实的信仰——“自我完善”。完善表现在这几个方面:智力上,学习所有能学的、以及日常生活必需的知识;意志上,制定一些准则,并努力去遵守;锻炼身体,使自己更有力量,动作更灵敏;克服各种困难来培养自己的韧性,使内心更强大。又说是最根本的是道德的完善,但后来又被另一种愿望代替。那就是要比别人更有名、更有地位、更有钱。

看来,托尔斯泰年轻时,也依然不能免俗。人是社会动物,完善自我之过程中,也包含着追名逐利之心。

他承认写作是为了名利,并且隐藏美好只写丑恶的一面。后来与作家圈有了来往,也揭露和批判了一些情况。作品和道理争论的唯我独尊,别人都是歪门邪道,实际很多也不关心谁是谁非,只想着写作来获得一己之私。并且托翁自身沾上了恶习——高傲和疯狂的自信,并且达到了某种病态程度。

之后他自问应该如何更好地生活,在结婚之后,也在施行着自我完善。并且热衷于帮助农奴,教他们需要的知识,在有时不知道教什么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知识。但也忏悔承认自己是为了满足“教”这个欲求。

在到快五十岁时,开始困惑于生命的意义。当时的他物质上有农场是个贵族,家庭上有妻子儿女,名声上是个大文豪,但仍旧困惑与生命的目的当中,陷入了精神疾病。

生命的归宿终究是死亡,他看着白天和黑夜的轮流交替,表示不能对这些引向死亡的日夜视而不见。精神心灵上出现担忧。黑暗和最终的恐惧甚至导致托尔斯泰考虑过自杀。后来找寻了各种学科知识还有哲学上的观点来寻找生命意义的答案。

托翁总结了四种摆脱生命困境的方式。

一、无知。没有足够知识者,感受不到生命困惑的痛苦。但有足够知识并且思考过生命和研究过哲学的人,则不属于此列。

二、享乐。绝大部分富裕的人采用了这种方法。

三、借力。选择结束。

四、懦弱。这类人认为苟且活着总好过死去。

后来,托尔斯泰意识到思考生命意义这类问题其实只有少部分人,可能就是像他这样生活无忧进行精神艺术上创作之人。而绝大多数忙于生计的人类,不曾怀疑过生命的意义。也就是每个人对于生命的看法和意义都是不同的。他也就意识到自己是一种狭隘的目光来看生命了。

信仰成为了他生命的驱动力。如果一个人活着,总是要坚信和背负着某些东西。必须要相信人活着的目的才能活下去。

之后,托翁又回到东正教中寻找答案。访问了一些有知识有地位的,但都没得到他想要的。最后是发现了“劳动”这种信仰,并身体力行的劳动了两年,使他生活充实了。

所以信仰的本质就是它赋予了生命一种死亡也不能带走的意义。

在最后,揭露了他们不同宗教的斗争,以“爱”的名义行凶。中世纪时,新政权更替则伴随着新的宗教信仰打压旧宗教。而他那时深信的教义并非全是真理。能感觉到,普通民众的信仰中,真理和谎言已经交织在一起了。

最终,这本书经历的几年,托翁的精神状况恢复了,在以后的日子又写了一篇名著。

你可能感兴趣的:(托尔斯泰的《忏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