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观后感

我可能没有那么高深的觉悟和学识,我只能在我所能理解的层面写下这篇观后感。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享受和信仰着先烈们拼死创下的新文化,荣幸之至我能沐浴在这新文化里。从陈独秀先生遇见李大钊先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深的感受到了那个年代文人的惺惺相惜、才华横溢,那份坚毅的决心,是我所缺乏的,伟人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他们拥有一个改变社会的方向,而且是他们愿意为了这样一个target去奋斗和努力,他们拥有哪一种坚毅的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话里行间也能感受到他们对于旧社会旧文化的抨击。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被称为一种革命?因为旧文化好像是一只被囚禁在牢笼里的百灵鸟,而新文化运动就是将它解救出来,放归自然。这也寓意着那个时代的学生、工人、商人、海外华侨们也想冲破这个牢笼,他们是想把文化这只百灵鸟放到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而不仅仅是封建王朝的一种贵族活动。那是一个新旧衔接的社会,让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个时候的文化和文明,五千年的文明结合新文化,让我感受到了这千年的文明和新文化所缔造的完美社会,无论是感官上还是从思想上,都令我耳目一新,和如今的新时代相比,我觉得社会的千年文明略有缺失,在这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的时代,所有人都有了享受文化的权利,却少有享受这文化的时间,奔波劳碌只为一车一房,生活的层次也决定我们能享受文化的品质。旧文化的标志人物辜鸿铭先生,在受到新文化的抨击的时候确实显得面目狰狞了,但是作为大文学家,辜先生的胸怀和学识确实是吾辈之楷模,辜先生明白什么是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蔡校长给予了他重新站上讲台授予文化知识的权利,而他给了蔡校长充分的尊重和最高的评价。胡适先生我愿把他放在新文化运动领袖的行列里,胡适先生推崇最多的是美国的资本主义,杜威教授给予他的影响还是太大了,但是胡适先生的出发点也是对旧文化进行改革,就如同陈独秀先生刚开始为什么收到胡适先生所写的文章时,那种欣喜若狂的感觉,并以伯牙鼓琴喻之。可就在新文化运动以后,由于领袖们进一步的任务是国家的改革,到最后各执己见,难免分歧。新文化运动是我们国人觉醒的象征,1919.5.4注定是会被后人所铭记的日子。这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应该去熟知的运动,是我们需要去学习的历史。

你可能感兴趣的:(觉醒年代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