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也有名人堂?


这年头常有明星入选名人堂(Hall of Fame)的报道,比如:

李娜入选网球名人堂;

姚明入选篮球名人堂;

等等。

然而,最重要的一家名人堂,可能是美国全国发明家名人堂(National Inventors Hall of Fame)。这个名人堂由官方机构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及美国知识产权法协会于1973年成立,目前已有多达400多位发明家成功登上名人堂。

熟悉半导体的想必对名人堂里的这些人物耳熟能详,比如王安。

王安1949年博士毕业,随即发明磁芯存储器。由于设计巧妙,前景广阔,此项技术被IBM公司以50万美元收购。但王安的成名却是因为后来的王安电脑公司,当时曾取得销售额30亿美元,仅次于IBM公司的成绩。可惜这个公司在王安死后一年就破产了。后人总结其经验教训,还是经营思想的问题。王安公司的产品走的是封闭的道路,而IBM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行兼容之路、开放之路。长久下来,优劣立判。

华人入选名人堂的,除了计算机大王王安,还有半导体专家卓以和(分子束外延技术之父)等。

姜大元,这个名字听起来像华人,实际上却是韩裔美国人。1960年贝尔实验室的姜大元(Dawon Kahng, 1931-1992)和阿塔拉(Martin Atalla)成功地研制出第一只实用型MOSFET ,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除了MOSFET,他还和施敏一起发明浮柵场效应管,为手机存储器的问世做出卓越贡献。可惜的是,他英年早逝。1992年因主动脉瘤并发症病逝。

值得注意的是,电子领域的名人堂还有好些。比如,ISPSD名人堂。ISPSD是国际功率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会议的缩写(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ICs,ISPSD)。2018年第三十届国际功率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年会(IEEE ISPSD 2018)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电子科技大学陈星弼院士因对超结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卓越贡献入选ISPSD首届名人堂。

AI也有名人堂。

2010 年,IEEE IS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杂志为了庆祝创刊25周年,构建了 AI 名人堂,并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遴选了人工智能领域的 10 个杰出人物。这10个人组成了IEEE IS第一届名人堂[1]。

第一个人就是"知识工程"(Knowledge engineering)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费根鲍姆(Edward Albert Feigenbaum)。他是1994年的图灵奖获得者。

第二个就是麦卡锡(John McCarthy),“人工智能”的名字就是他提出的,他先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后又到斯坦福大学,办了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

第三个,2016年年初去世的马文•闵斯基(Marvin  Minsky),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可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里面最有思想的一位。他写过很多书,比如《心智社会》(The Society of Mind)。

第四个是道格拉斯•卡尔•恩格尔巴特(Douglas Carl Engelbart)。很多人认为他不应归为人工智能的创始人,但是对他在计算机、互联网、AR等诸多领域的贡献都佩服有加。人们用的鼠标就是他发明的,因特网也算是从他开始的。他在智能方面的最大贡献就是首先提出了由网络化实现扩展现实AR。他后来专门研究大脑。

第五位,提姆•约翰•伯纳斯-李爵士(Sir Timothy John Berners-Lee)。这个人的贡献主要在万维网。2017年,他因“发明万维网、第一个浏览器和使万维网得以扩展的基本协议和算法”而获得2016年度的图灵奖。

第六位,卢菲特•艾斯卡尔•扎德(Lotfali Askar Zadeh)在计算智能方面贡献很大,相信他的模糊逻辑将来还有更大作用。

第七位,艾弗拉姆•诺姆•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做自然语言处理的,不会忘记他的贡献。

第八位,拉吉·瑞迪(Raj Reddy),1994年图灵奖得主。他发起成立了美国人工智能协会(AAAI),并于1987~1989年任AAAI会长。

第九位,UCLA计算机科学学院的教授朱迪亚•珀尔(Judea  Pearl)。今天人们做的概率图模型都是从他开始的。2011年,珀尔众望所归,获得了图灵奖。

第十位,斯坦福国际研究院(SRI International)和斯坦福大学的尼尔森(Nils Nilsson)。AI 名人堂中只有尼尔森一人没有得过图灵奖。但一般认为在人工智能领域,他的贡献很大,特别是在AI思想的社会普及方面。尼尔森关于AI  的著作很多。我们今天做的深度学习,其实最初的技术是出现在他的名叫《学习机器》(Learning Machine)的一本书上。我们现在叫“机器学习”(Learning Machine),其实当初叫做“学习控制”(Learning Control)。尼尔森的另外两本书,一本是《人工智能的逻辑基础》(Logical Found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另一本是900 多页的《人工智能探究》(The Quest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专门介绍人工智能的历史。2019年4月23日,尼尔斯·约翰·尼尔森逝世,享年86岁。

IEEE IS第一届AI名人堂[1]

上图IEEE IS第一届AI名人堂[1]中,第一排从左到右:费根鲍姆、麦卡锡、闵斯基、恩格尔巴特、伯纳斯-李;第二排从左到右:扎德、乔姆斯基、瑞迪、珀尔、尼尔森。

参考文献:

[1] AI’s Hall of Fame,Published in: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Volume: 26 ,Issue: 4 , July-Aug. 2011 ,Page(s): 5 - 15

你可能感兴趣的:(AI也有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