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社会思维》:态度和行为

我们个人的信念和感受决定了我们的公开行为。态度指的是个体对人或事物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性反应,它通常根植于个体的信念,表现于个体的感受或者行为倾向中。

一:态度对行为的预测
人们表现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行为。人们对于影响行为的因素的讨论强调了外部社会因素的作用,例如他人的行为和期望,却忽视了内部因素的影响。
那态度何时很预测行为呢?同时利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共同来预测可能会比较准确一点。所谓内隐态度的独立标记是亚皮层的脑活动,是不费力的习惯性的。观察个人总体的或通常的行为而非单独的某一次行为时比较准确。
具体来说:1、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2、态度和观察到的行为存在具体相关;3、强有力的态度能够更好的预测行为。这三种都能比较有效预测到行为。

二: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行为决定态度。
1、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研究带来的启示是我们扮演的角色会塑造我们的态度。行为是个人和情境的共同产物。
2、言语变成信念。当一个人的话语缺乏令人信服的外在解释时,言语就会变成信念。比如当我们口头支持我们所怀疑的事情时,心理会产生不安,然后会开始相信自己所说的话。
3、登门槛现象。指的是如果想要别人帮你一个大忙,有效的策略是先请他们帮一个小忙。包括低价法策略,意思是刚开始以低价同意成交,在成交的过程中逐步取消优惠,顾客依然会购买。又或者先让用户承诺一个没有损失的邀请时,让用户自己参与进来,然后用户会坚持自己的承诺。
4、行为决定态度的定律也会引发不道德的行为。邪恶有时候也会来自逐渐升级的承诺。邪恶行为影响态度的另一途径是我们不仅伤害我们不喜欢的人,同时也不喜欢那些我们伤害的人。
道德行为当可以选择而不是被强制接受时,会影响道德思维。我们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正确的。

三: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
1、自我表露理论:印象管理
指的是出于某些重要的原因,我们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以使我们看起来表里如一。没人愿意让自己看起来自相矛盾。但是自我表露理论不能接受所有的态度变化,比如当面临一些根本不知道自己过去行为的人时,我们也会改变自己的态度。
2、认知失调理论:自我辩解
认知失调指的是当两种想法或信念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感到紧张失调。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的感觉体验,我们就会经常调整自己的想法。
失调理论主要用来解释行为和态度之间的矛盾关系,因为这二者我们都能意识到。理由不足指的是其预测如果我们的行为不能完全用外部报酬或强迫性因素来解释,我们就会体验到失调,我们可以通过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减少失调。决策后失调指的是一旦做出决定,它就会自圆其说,选择——影响——偏好效应就会出现。
3、自我知觉理论:我们的行为可以揭示自我。指的是当我们摇摆不定或态度不明确时,我们就会处在局外人的位置上,从外部观察自己,倾听自己的语言,则可以了解自己的态度,观察自己的行为,可以揭示自己的信念坚定。
比如面部和躯体反馈效应。自由的表露情绪可以强化情绪,相反,如果压抑情绪则可以削弱情绪。
比如人们通过关注周围情境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与报酬总会增强动机理论相反,该理论认为不必要的报酬有时会带来一些隐形的代价。
过度合理化效应:给人们报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会让他们将其行为归因于只是为了得到报酬,这样会削弱他们的自我知觉——因为兴趣而去做。
4、三个理论的区别
自我表露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从表面看行为会影响态度。
认知失调理论则假定我们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以此减少我们内心的不安。可以解释行为与明确的态度冲突时出现的结果紧张。
自我知觉理论则假定同观察和推断他人态度一样我们会审视自己的行为并且做出合理的判断。它适用于当我们的态度还没有完全形成时。

四:通过行为改变我们自己
要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去付诸行动。
不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避而远之。
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那就做点别的事来取代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心理学:社会思维》:态度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