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实践不能检验真理?

光为黑暗而存在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其实眼见的也不一定为实,因为人类作为受造物的特点,决定了人类不能比那个造物主伟大,其受造物的局限性决定了人身体上的一切都是有限的。眼睛是受限的,因为眼睛只对可见光起作用,而且也有远近距离的限制,这就决定了眼睛对事物的观察也是选择性的,无法看到事物的整体。

过去某个时期的社论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时引发过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但需要质疑的是:到底是谁的实践?真理又是谁的真理。

道理很简单:一个重物,用八两称和十六两称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但两种称的称重都叫“实践”。摸石头过河与从桥上过河、坐船过河、游水过河,都是人的实践,哪种方式才代表过河的“真理”,显然也不是客观的。

我们在小学学过一篇课文《小马过河》,小马问河水的深浅,松鼠说,河水很深,淹死过同伴;老牛说,河水很浅,你大胆去过。不管是松鼠说的还是老牛说的,都是在阐述他们经过实践(过河)检验过的客观世界(河流)的“真理”,但对于小马来说,谁说的才是“真理”呢?因而,检验真理的“主体”不同,得到的“真理”也不同。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人和蝙蝠同处于一个山洞,人用眼睛感知的山洞的景象,与蝙蝠用超声波感知到的山洞,两者感知的都是同一个“客观主体”,但山洞对两个主体的感觉难道会是一样的吗?那么究竟谁感知到的是真理,谁的又是谬误呢?谁又能说蝙蝠感知的世界,不如人类的真实正确呢?

其次,什么是真理?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永恒不变的唯真正理”,有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之分。

在这儿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还能叫真理吗?

由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建立在感知经验之上的,而相对于宇宙,人类不过是生活在四维“洞穴”中的生物,根本无法知道世界的全部真相,即便人类的科学已经高度发达,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永远都在“零”附近,不可能抵达无限,而被固定下来的错误观念和虚假感觉,进一步阻碍了人类通向真理的道路。

比如说,太阳东升西落是“真理”,但这不过是以地球为中心的认识假象,好像太阳是绕着地球转动的。但进入宇宙大空间,从广义逻辑上考量,才会发现,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因而,人类建立在感性逻辑基础上的“真理”是有适应区间的,超出这个区间,就可能是谬误,科学史一再证明这个道理。

再说,人类的出现才有多少年,已知的据说是200-300万年,“智人”的出现也就是20万年的事情,而宇宙的存在,人类目前测算已经存在了138亿年,20万年的人类面对138亿的存在,认得清吗?

按照美国航天科学家卡尔·萨根的观点,“宇宙的历史在人类出现于舞台之前,已经过去了99.998%”(《暗淡蓝点》p26)。虽然人类有非常发达的科学工具,但人类创造的工具总是有限的。因而,人类认识到的“真理”都是主观真理,都是人类在一个时间范畴内相对正确的假说,是人类的主观感知和逻辑加在事物上的扭曲结果,都不可能是真理,因而也就不存在什么“客观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就更不会存在,“为天地立心”就是自大狂。

但人类能够感知到真理的存在,却无法见到真理,就像人类蒙受阳光的温暖,却无法抵达太阳一样。能够感知到的东西一定存在,反过来说,这个东西能够被感知,它一定存在。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现在认识到的所谓“真理”,都是具有局限性的主观认识,属于“知识”,而不是真理。真理必然是先验的,企图用人类可怜的“实践”去检验真理,不仅暴露出人类的自大和无知,也必然是危险和徒劳的。是真理规定了我们,而我们无法规定真理,更无法创造或者占有真理

从本体论追问到认识论追问是哲学史上的一大转型。

从笛卡尔的“二元论”到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再到休谟的“经验论”、不可知论,最后发展到康德,都关注到人类的认识。

康德认为,知识只是现象,外部世界是存在的,但我们无法把握和掌控,时间和空间也不是客观的,也是人类一种感觉的假象,作为感知经验总结的“知识”竟然是先验的、规定好的,属于一种“恩赐”,因而任何知识都不等于真理。也就是说,是真理规定了知识,而不能用知识去界定真理。由此,任何拥有知识的人,不能以真理本身自居,而真理永远都在路上,对真理的追求也永远在路上,从而也注定了对某种“真理”的信仰永远只能在路上,因为人类冥冥之中感知到有真理存在,但不知道真理是什么样子;一如人类知道有上帝存在,但也不知道上帝长什么模样一样。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实践不能检验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