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是上天给我的间隔年

昨天晚上听王太阳同学的分享,她提到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名词,叫做『间隔年』。

在我的理解中,似乎很多欧美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不会马上工作,而是给自己一个间隔年,去旅游,做义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看似散漫的一年,能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确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未来要走什么样的路。

在中国,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毕业之前,不加入茫茫大海般的求职队伍,不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你让爸妈的脸往哪里搁?过了间隔年,还得找工作,简历中那一栏消失的一年,该如何填写?即使不提工作,享受间隔年所需的金钱从何而来?向父母伸手要?还是靠信用卡过日子?

王太阳是一名2岁3个月宝宝的妈妈。宝宝出生之后,她选择了在家里陪伴宝宝。每天跟柴米油盐酱醋茶打交道,她还是把自己活出了女神的模样。这两年里,她每年读书20本,每天听得到专栏,通过了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拿到了驾照,以第二名的成绩通过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的初试,还在学习会计、时间管理、烘焙等课程。作为全职妈妈,她还是赚钱能手。今年上半年,就妥妥地进账15万。

她的分享令我醍醐灌顶。

我也是一名宝妈,全职在家照顾宝宝。命运安排我们一家北漂,为什么就不能把它当成我的间隔年呢?胆小如我,无论如何也没有勇气辞掉工作,撇开舆论的压力,按自己的意愿过一年。

时常在想,等我有时间了,我要学烘焙、做瑜伽、练马甲线、跑马拉松、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日子过成诗……与其苦苦等待一个不靠谱的未来,还不如脚踏实地地活在现在。

很多时候,我在担心多多的健康,懊恼自己的笨拙,为她的吃饭问题伤透脑筋。经常,书写晨间日记的时候,感觉昨天一片灰暗,似乎没有什么能存入回忆的片断。一方面,对当下的自己不够满意;一方面,又放任自流,毫无改变。

谢谢太阳,让我意识到这是上天给我的间隔年,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可能性。她可以做到的,我一定也可以!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这是上天给我的间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