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成童礼

家有孩童满十岁,很是兴奋。一代代人的成长,蕴育希望。

十岁生日在人生旅程中很隆重,也非常有意义。按照乡下习俗,这是人生第一个十岁,不敢怠慢。所以,置办十岁生日必得请来亲戚朋友,摆酒设宴,共同见证,以此来鼓励并激发孩童日后有作为。

乡下十岁生日,只知道隆重,但在传统的习俗里,有个很让人兴趣的“成童礼”。

“成童礼”是古代中国教育子女所行的一种礼仪。《礼记》中记载:“成童,舞象,学射御。”意即“告别童年,感恩立志”,生命进入少年时代。

仔细查了查,“成童礼”有些复杂。大概有诵经、行盥洗礼、跨棂星门、点朱砂、开笔、拜先师这些程序,目的在于“知晓父母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古代“成童礼”从上午的礼仪到下午的开餐,十分讲究,程序多,内容丰富。

懵懂童年进入少年,这是人生的第一大转变。十岁,开始懂得道理,明白是非,学会做人。不再是什么都依赖父母,还经常撒娇,甚至常常无理取闹了。

十岁,不能再沉溺在动画片里,更不能迷恋于小儿游戏中,应该有选择性的去看书学习,去学会思维。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兴趣,广泛接触自然,把自己融入到自然中去,在自然中成长并成熟起来。

十岁是个特别好的开启。最喜欢听到呀呀学语的数数,每每数到十时,便特别起劲的叫,十。十,是个让孩子特别兴奋的年岁。

记得小时候,每有人过十岁,那真是非同一般的快乐。难怪那时大人总喜欢说,哑巴过十岁。起先并不明白何意,总以为是骂人的话。后来才知道,过十岁,连哑巴都知道快乐,说明这十岁是何等的重要和有意义,难怪古人这么重视。

“成童礼”倒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很多人把一些传统的礼仪和教育丢得很远。如果能够把这样好的东西继续发扬光大,一定会对人有特别深远的教育意义。不管怎么说,一个过程、一个阶段、一个转折点上,如果都有些仪式感,就会让人生产生很多层次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

现在很多人经常感慨某些领域失调,造成了人的素质的整体落后。其实不能光怪乎单一的领域,还得从全面去分析和把握。当然,负有育人职能的担的责更重。

如果我们放眼看看,觉得还是有让人满意的地方。诸如“成童礼”一样,“成年礼”也开始在很多地方起来了。

这些礼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传承了这么长时间,一定是有价值。如果没有价值,怎么可能传承这么久。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好的东西必须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才对。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见得非得要按照古代的模式照搬下来,可以创新发展。重要的是不变味,不炒作。传承的是精神,需要的是激励人,而不是在那故弄玄虚,攀权比富。过于夸张的礼仪,不但起不到教育人、感化人的作用,有可能会成为负能量。

庆十岁,即便不能行“成童礼”,这种仪式还是需要。无论父母还是亲戚们,都会说着许多祝福的话,一方面是祝福健康成长,一方面是祝福未来有个好出息。

“成童礼”感觉最深的倒是那句“感恩立志”。这是做人最基本的东西,过了十岁就进入少年。少年须立志,才能人生有目标,并一直朝着目标前进。学会感恩,才能更加懂得珍惜哪些来之不易的一切。感恩父母,给了自己生命;感恩遇见,给自己快乐和帮助;感恩师长,让自己获得知识;感恩朋友,让自己多了份力量;感恩生活,让自己拥有阳光雨露;感恩一切,那是上苍的赐予。

很多时候这种仪式教化、启发人很有效果,而且会一直印在人的心中。

只是有的时候,有些人把这种仪式当作一种时尚,成为炫耀自己的工具。当然,小孩并不知道什么是仪式,必须在大人的有感的情况下,通过这种存在的东西给孩童一个有名有义的教育。

如果大人都不在乎的东西,孩童又懂得多少。除非就是收点红包,多些飘起来的假话套话。来些亲戚好友,喝点吃点,散了伙还是旧事一桩。

现在的孩子受到游戏、电视等各种电子类东西影响大,能说的不能说的,能做的不能做的,似乎比大人还要明白。总说这个教育难,那个教育难,还时常指责花钱的教育没教好,实则家庭这种有节点的仪式教育太过缺失。

“成童礼”“成年礼”这二个重要时节,给孩子们一个好的仪式,让他们有点成熟感,触动很大,影响深远。

家有孩童,今日十岁,也愿其心中牢牢记住,这是个童年到少年的关键过程。正如“成童礼”启笔礼中父母带其写个大大的“人”字,让其明白,从此后就得去努力做人。做个堂堂正正的人,走着光明的路,一路向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悟成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