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情绪效应
情绪效应又称情感效应(Emotiona lEffects),所谓情绪效应是指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到对某一个人今后的评价。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对于情绪,周易经文中有着大量的描绘,如喜、怒、忧、思、悲、恐、惊。如果是细说,还有开心、高兴、兴奋、激动、喜悦、惊喜、惊讶、生气、紧张、焦虑、怨恨、愤怒、忧郁、伤心、难过、恐惧、害怕、害羞、羞耻、惭愧、后悔、内疚、迷恋、平静、急躁、厌烦、痛苦、悲观、沮丧、懒散、悠闲、得意、自在、快乐、安宁、自卑、自满、不平、不满等。例如喜情,经文中就有“四喜”,这就是否卦上爻的“先否后喜”,无妄卦五爻的“勿药有喜”,损卦四爻的“使遄有喜”,兑卦四爻的“介疾有喜”,当然,喜情也不只是这四处,如震卦的“笑言啞啞”也是喜。
一定的情绪,总是同一定的环境相联系的,喜有喜的理由,悲有悲的原因,当我们探讨一种情绪时,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这种情绪产生的客观原因与条件。例如无妄卦是个整体失衡卦,无妄卦的天道是乙戊己丙甲丁,五爻甲依照人道是至上爻丁,但这需要三个时间单位,这个时间差就是“无妄之疾”,但五爻如果是至初,那就是既合天道,也合地道,而且会加强初爻的执政力量,这就是“勿药有喜”。再如兑卦是个局部失衡卦,兑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四爻壬依照人道是至五爻甲,这里也有一个时间差,这就是“介疾”,如果是甲被“激活”,反过来初爻癸就变乙,四爻壬就会变丙,上爻辛就会变丁,那时由丙至丁就是一个“阴阳和合”,这就是兑四“有喜”的原因。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与恨总是有客观原因的。假定我们把环境看做是主体,那么情绪便是客体,这是一个物质变精神的过程。
情绪效应旨在说明情绪对环境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情绪就变成了“主体”,环境变成了“客体”,这是一个精神变物质的过程。人道是对卦体六爻的一个观察顺序,叙述顺序,也是人的正当行为的法则,当做行为法则时,它也是推动卦爻运动与变化的一个力量。我们以屯卦为例,屯卦是一个局部失衡卦,屯卦的天道是乙己丙甲戊丁,初爻至二合乎人道,故自二爻看来这就是“匪寇婚媾”,受初爻至二的影响,这才有了二、上、四这三个爻“乘马班如”的问题,因为初二上四这四个爻在同一个“圆圈”上,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人道的力量,看出情绪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情绪支配了人的行动。
但是,由于三道的错乱,卦爻的实际运动,并非都是按照人道运行,这也可以说,受情绪支配的人的行动,其能力与作用是相当有限的,完全依据情绪的行动,很难如愿,即以屯二为例,初爻至二合乎人道,是以阳求阴,为什么二爻这个“女子”要“贞不字”呢?原来这里有一个时间差,或者说是不合时宜。
为什么人道这个正当行为有时候难以成行,难以如愿?这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有情绪方面的原因,情绪受环境影响,反映了一定的环境,但却不能完全反映环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许多假象,造成人的错觉,例如颐卦是个平衡卦,颐卦的天道是乙戊己丙甲丁,四爻讲“虎視眈眈,其欲逐逐”,这就是一个假象,己的一个取象是“虎”,三爻至四合乎人道,故自四爻看来是受到了虎的威胁,但己爻在颐卦中为终结阶段,根本没有进取的能力,因此四爻才得“无咎”。再如震卦,震卦是个局部失衡卦,震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受地道的影响,四爻有迫初之势,故自初爻看来就是“震來虩虩”,其实这里也是一个假象,因为四爻至初需要八个时间单位,初爻至二需要七个时间单位,这是一个很大的时间差,这就是初爻“後笑言啞啞”的原因。情绪有时候反映的是真象,有时候反映的却是假象,这样一来,情绪便分成了这样两类,一类是反映真象的情绪,一类是反映假象的情绪,受假象影响而产生的情绪去支配人的行动,当然是不能如愿,甚至是事与愿违。
如何才能鉴别哪些情绪是反映真象的情绪,哪些是反映假象的情绪呢?这就需要再回到环境这个真正的主体上来,依据情绪对环境的影响,对情绪做出鉴别与评价,这个鉴别与评价,就不再是单纯的依据情绪,而是理智,具有理智的情绪就是合乎实际情况的情绪,能够反映真象的情绪。
178、人耳的遮蔽效应
人耳的蔽效应表现在强信号会遮蔽邻近频率的弱信号。用生活经验来说,在安静的房间中,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可到了大街上,就算手机音量调到最大,来电时也未必能听见,而手机的声音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原因就是被周围更大的声音遮蔽了。
周易经文中有“耳”字,如“何校灭耳”、“鼎耳革”、“鼎黄耳”等,人耳是人的听觉器官,是专门接收声音信号的。构成声音的要素有三个,即音调,响度和音色,人们就是根据他们来区分声音。音调就是声音的高低,响度就是音量,音色又叫音品。自物理学的角度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物体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频率决定了音调。振幅是声压与静止压强之差的最大值。声波的振幅以分贝为单位。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了响度,响度与人和声源的距离也有关。声音以声波的形式通过一定的介质传播,波形决定了音色。在经文中没有音调、响度、音色等概念,但是通过卦爻以及其运动法则,我们也可以看到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爻分阴阳刚柔,这是由爻量所决定的,爻量有十个等级,假如我们把量最大的爻规定为声音最高、响度最大的声音,那么随着爻量的减少,声音也就逐步降低,音量逐步减少。
自天道上看,六爻的运动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存在着转折,原筮卦与复筮卦合一是一个完整的周期,如果把爻的运动比拟为声音的传播,那么这里就有声源,有波形,有振幅,有方向,有速度,有周期,所有声音传播的原理,都可以从周易当中找到,例如,中孚卦上爻讲“翰音登于天”,中孚卦是一个整体失衡卦,中孚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上爻是个阳爻,位居最高,又处在天道的转折点上,因此是“翰音登于天”。中孚变小过,这个爻来到了初位,由阳变阴,这表示声音降低,音量减少,因此小过卦辞就说是“飛鳥遺之音”。
卦爻的运动与变化反映了声音的传播原理,但是人耳的遮蔽效应主要说的是声音的受体,是人耳的感觉。在人耳接收声音时,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能够接收的,是有选择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在一定量的音频和振幅范围内,不足或超过了一定的范围,人耳就把这样的声音遮蔽起来。二是在多种声音交叉的情况下,人耳会选择信号强的声音,弱的声音就被遮蔽起来。人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应呢?说起来也很简单,主要是自我保护,在六爻当中,当着受到外界强力的冲击时,每个爻都有自我保护的性质,我们就以噬嗑卦为例,噬嗑卦是个局部失衡卦,噬嗑卦的天道与中孚卦一样,也是丁甲丙己戊乙,上爻为阳,位居最高,也是处在天道的转折点上,说声音也可以说是“翰音登于天”,假定这个爻依照天道至三,那么这对三爻就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上爻的爻辞是“何校灭耳”,这个“耳”就是指的三爻,人耳既为上爻所灭,那就说不上听到声音了。至于多种声音混杂,这主要是由选择的单一性所决定的,人耳既然选择了较强的信号,那么较弱的信号也就遮蔽了。
179、易感效应
由于先前的学习已经改变了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当再一次遇到这个学习材料时,他就会更容易觉察材料中所包含的潜在意义,这种现象称为易感效应。它常被同化理论用来解释早复习对新知识的学习与保持的影响。同化理论认为,当新获得的意义还比较清晰和完整地保持在认识结构中时,再一次接触这个已学过的材料,已经获得的认识内容会使学习者产生这种易感效应。因此,较早地进行复习,学习者易于觉察更精细的意义和微小差别。
周易有一个特有的表达方式就是“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意思就是前面说了的,后面就不再重复,我们把这个方法也叫“推定法”、“不成文法”,这个方法不只是个表达方法,也是一个学习与研究周易的一个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卦辞与爻辞的意义。
什么是“初筮”呢?初筮就是在经文中第一次出现的辞句,例如乾初讲“潜龙,勿用”,这个“潜龙,勿用”因为是在经文中第一次出现,所以它就是一个初筮。周易中的辞句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象辞,一类是断语,象辞是描述卦爻的形态、状态,断语是对卦爻所做的判断,例如在乾初辞中,“潜龙”就是象辞,“勿用”则是断语。象辞还可根据出现的次数,分为“独象”与“重象”两类,独象就是全部经文中只出现过一次的象,重象就是在经文中出现多次的象,例如“潜龙”就是一个独象,因为全部经文只有“潜龙”这一个象。乾二的“利见大人”则是一个重象,因为经文中出现了多次。
对于重象,学习的方法就是首先要弄清楚初筮的意义,有了对初筮意义的理解,后面出现的重象就容易理解。例如乾二的“利见大人”是个初筮,它的意思就是适宜出现强大有力的人物,这里的“见”不是看见、求见,而是出现。有了这个初筮,后面陆续出现的“利见大人”也都是这个意思,对这一点,绝大多数治易者都是这样做的。其次是,虽然“利见大人”出现多次,但每一次情况都不一样,或者说条件都不相同,例如乾二讲“利见大人”,这个“大人”是“见龙在田”,乾五也讲“利见大人”,这个“大人”是“飞龙在天”,从这里看出至少是两个“大人”出现的位置不一样。进一步的探讨表明,乾卦的天道是甲乙丙丁戊己,乙和戊的共同之处是都在转折点上,不同的地方有许多,如乙属于“甲帮”,戊属于“己帮”,两个“大人”运行的方向不同,所携带的能力不同等等。
我们再以“利见侯”为例,“利见侯”的初筮告就是屯卦的卦辞,同样的辞句又出现的屯卦的初爻,后面豫卦卦辞也有“利见侯”。单就“利见侯”一辞来看这不难解释,那就是适宜封建侯国。但要详细了解这个辞的意义,那就必须结合卦体与易道。屯卦是个局部失衡卦,屯卦的天道是乙己丙甲戊丁,屯卦是一个新建元的卦,用社会做比拟就是新的政权刚刚建立,而社会上又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这主要是强大的五爻威胁到初爻的执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建侯巩固政权就是必要的,卦辞讲“利见侯”,这是整体的需要。屯初辞也讲“利见侯”,这是屯初局部的需要,局部需要有与整体需要相一致的时候。豫卦是一个局部失衡卦,豫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卦辞也讲“利见侯”,它和屯卦的“利见侯”有哪些相似,又有什么不同呢?作为整体,屯卦只是存在着不稳的因素,不一定是现实。豫卦也是不稳,但这种不稳是现实的;屯卦是个原筮卦,初爻是大君,是执政者,豫卦初爻是人元,但不是大君。屯卦既指出整体需要建侯,也指出屯初需要建侯,豫卦只说整体需要建侯,却没有说由哪个爻来建侯,但从豫卦的态势上不难看出,是四爻来建侯。通过豫与屯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两卦共性的东西就是都需要卦体的稳定,但屯卦的稳定主要靠初爻,这是一个新的执政者采取的政治措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豫卦则是在不稳定的社会中谋求政权,或者说是谋权篡位。可见,同样是一个利建侯,豫与屯是不一样的,甚至是相反的。
以上说明,所有重象,一定有它们相同的一面,但也一定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同的地方,是被治易者们所忽略了。
易感效应正确地指出了重复学习对于理解初学内容会容易体察更深刻的意义,孔子讲“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有其正确的一面,但问题还有另一面,那就是在“知新”以后,方能更精细理解过去所学的东西的意义。
180、拉锯效应
在社会分工更加精细更加需要协调的今天,一个优秀的人才要发挥作用,必须善于与他人相互配合,否则将一事难成。人们将此称为“拉锯效应”。
一卦六爻,每个爻处在不同的方位,表现不同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就是爻的分工,这种分工是绝对的,谁也不能取代谁,例如初爻是卦体的“基础”,对上面诸爻起着支撑作用,也起着凝聚作用,这个作用不是其它爻所具备的。但是,六爻又同处在一个卦体当中,需要协调、协作、配合,才能实现卦爻的运动与变化,单独一个爻是不能够运动与变化的。
在卦体上,二与四和三与五,这是成十字交叉的两个“跷跷板”,“跷跷板”的两端对等,这就是平衡,不对等就是不平衡,“系辞”上把这种关系叫做“同工而异位”,“异位”就是分工,“同工”就是协作。我们以屯卦为例,屯卦是个局部失衡卦,屯卦的天道是乙己丙甲戊丁,三爻与五爻是“异位”,三爻依照天道与地道有向上的趋势,五爻依照地道有向下的趋势,初爻的“磐桓”盖因此而起。假定是三爻舍弃上行,则五爻就很难至初,这里就是没有协作。需卦是个局部失衡卦,需卦的天道与屯相同,但三与五对等,这样三爻至上虽合天道,但没有地道的作用,五爻也就没有“大贞凶”的问题,受此影响,需初也就不再“磐桓”,而是变成了“利用恒”,这就是三与五协作的结果。
周易的拉锯效应不只是表现在“同工而异位”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天道上,周易的原筮卦所用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其中甲表现为推力,己表现为拉力,如果是双方配合得当,卦爻就会按照天道运动。复筮卦所用天干为己庚辛壬癸甲,其中己表现为推力,甲表现为拉力,如果是双方配合得当,卦爻也会按照天道运动。这种运动就好比是两个人拉锯,一推一拉,一拉一推,实现了卦爻的运动与变化。周易六十四卦的卦变,大部分属于原始反终,例如屯变蒙,蒙变需,需变讼等,这种变化,可以看做是甲己双方协作、协同的结果。当然,也有一些特殊卦变,甲帮的推力没有通过丁,或者是己帮的推力没有通过辛,这就引发特殊卦变,例如乾卦的天道是甲乙丙丁戊己,甲的推力直达上爻,于是原始反终变成了坤卦,坤卦的天道是己庚辛壬癸甲,己的推力没有通过辛,这样坤卦的五爻就改元变成了屯卦的初爻,这就是因为己帮与甲帮失去了协同与配合。再如讼卦是个局部失衡卦,讼卦的天道是辛庚甲壬己癸,其中二与四对等,这就引发了争讼,己帮势力无法通过天心,这也是没有协同与配合。
181、雁阵效应
雁阵效应(Wild Goose Queue effect),雁群在天空中飞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并定时交换左右位置。生物专家们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即雁群这一飞行阵势是它们飞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因为它们在飞行中后一只大雁的羽翼,能够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的羽翼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飞行省力,一段时间后,它们交换左右位置,目的是使另一侧的羽翼也能借助于空气动力缓解疲劳。管理专家们将这种有趣的雁群飞翔阵势原理运用于管理学的研究,形象地称之为:“雁阵效应”。
周易卦爻的运动,有主动与被动的区分,所谓主动就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所谓被动就是依靠外界的力量推动或拉动。比如说天道甲乙丙丁戊己,其中甲如果是运动,那就只能靠自身的力量,因此甲的运动就是主动。由于甲的运动而造成了乙的运动,乙的运动就是被动。由于乙的运动而造成了丙的运动,丙的运动也是被动,如此等等,
被动运动的情况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被推动,一种是被拉动。比方说乙,由于甲的运动的影响而产生的运动,就是乙受到了甲的推动。假定乙的运动是丙的运动的影响,那么乙就是受到了丙的拉动。无论是受到推动还是受到拉动,这样的运动都是被动的行为,而负责推动或拉动的爻就是主动爻。
在周易经文上,拉动也叫“牵”或“引”,小畜二讲“牵复”,小畜卦是个局部失衡卦,小畜卦的天道是戊乙甲丁己丙,初爻是个三道分途,依照天道是至五爻己,依照地道是至四爻丁,依照人道是至二爻乙,如果是初爻至二,那么这就是“复自道”,为什么说是“复自道”呢?原来依照天道是自乙至戊为“往”,而由戊至乙就成了“复”,初爻至二合乎人道,因此叫做“复自道”。初戊至二乙需要七个时间单位,这是不可能成行的,但如果是二乙往上丙运动,那么这对初爻就是一个拉动。爻辞讲“牵复”,就是牵动初爻走人道,于此可见,二爻是一个主动爻,而初爻是个被动爻。
夬卦是一个平衡卦,夬卦的天道是乙己丙甲戊丁,四爻辞讲“牵羊悔亡”,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四爻为甲,本身是个主动爻,但因为依照人道至五需要四个时间单位,这是其“其行次且”的原因,但五爻戊至二爻己合乎天道,假定是五爻戊至二爻己,那么这对四爻甲就是一个拉动,戊的一个取象就是“羊”,四爻甲牵着这个羊走就可以“悔亡”,在这种情况下,五爻戊就成了主动爻,四爻甲就成了被动爻。
萃卦是一个整体失衡卦,萃卦的天道是乙己丙甲戊丁,二爻讲“引吉”,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二爻己是萃卦在天道上的终结阶段,没有进取的能力,但有引力,假定是二爻己吸引五爻戊,那么这就有利于二与四的平衡,因此是“引吉”。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引力的爻就成了主动爻,而被吸引的爻就成了被动爻。
兑卦是一个局部失衡卦,兑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己帮如欲与甲帮实现沟通与交换,就必须通过天心,兑卦上爻辛就是天心。二爻庚与四爻壬本处在平衡状态,只有依靠上爻的吸引才能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引力的上爻就成了主动爻,而二爻就成了被动爻。
以上几例说明,卦爻的运动确有主动与被动的区分,无论是被推动还是被拉动,总之都是借力,雁阵效应其实就是一种借力,头雁无力可借,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后面的群雁就是搭了便车。
182、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UHI effect),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城市下垫面、人工热源、水气影响、空气污染、绿地减少、人口迁徙等多方面的因素。
周易经文中有“城”字,如泰卦上爻讲“城復于隍”,但对城市热岛效应似乎没有明确说法,城市热岛是一种近代才出现的现象,这是一种“城市病”,古代虽有城邑,但规模不一定很大,因此这种“病症”并不严重。但透过易象,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与这种现象有关联的一些东西。
在爻画上,阴阳的用途是十分广泛的,如大小、轻重、男女、牝牡、贫富等等,也可以表征冷热,阳为热,阴为冷。当然,冷热除了与爻所处的地位有关以外,还与季节有关,好比同是阳爻,在冬天就表示冷,在夏天就表示热。季节用天干表示,如甲表示春分,己表示秋分。或者是乙表示冬,丙表示春,丁表示夏,戊表示秋,季节不同,自然冷热也就不同。比如说坤初讲“履霜,坚冰至”,这就是一个由秋及冬的季节。还有“火”可以表示热,经文中没有“火”字,但有“焚”字,“焚”就是指火的燃烧。
在传统易学上,离卦通常就解释为“火”,其实“离”是附丽、附着的意思,与“火”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离卦四爻辞确有“焚如”一辞,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离卦是一个整体失衡卦,离卦的天道是辛甲壬己庚癸,四爻己的周边有三个阳爻,这就是初、三、上,只有五爻是个阴爻,初爻为阳为辛,辛代表南,如果是把辛看成是火源,那么四爻就在初爻之上,故于四爻有“焚如”之说,但初辛至四己是三道不合,所以“焚如”是一个假象。又四爻本身是个阳爻,四爻至五是个天人合一,也是一个阴阳和合,即便是把四爻看成火源,那么这里也是一个“遇雨”或“遂泥”,这个“火”也是燃烧不起来的。虽然离卦的“火”不会燃烧,但离卦的四个阳爻可以看做是一个“热岛”,其温度肯定要比阴爻高。
旅卦也是个整体失衡卦,旅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其天道与离卦正好相反。旅卦中有三个阳爻,即三、四、上,假定把三爻比作“火源”,依照天道这个爻应当至二爻庚,这里也有一个阴阳和合,这可以叫“濡如”,但因为二三之间是个天人相悖,依照人道取象,这个爻只能“自燃”,并且失去了与二爻的联系,因此爻辞说是“旅焚其次,喪其童仆”。上爻为阳为辛,这可以说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火源”,说它是“灯芯”也可,说它是个“热岛”也可,爻辞说是“鸟焚其巢”,这表明它的温度很高。
热岛形成的原因有多种,总之就是局部地区的“高温化”,与城市热岛效应相联系的还有干岛效应、湿岛效应、雨岛效应、浑浊岛效应等,俗称“五岛效应”,此外还有冷岛效应,仔细分析每个卦的态势,这些效应在周易中也是可以找到的。
183、雪球效应
两个雪球,一大一小,大雪球本来就大,相同的速度可以滚动更大的面积,小雪球体积小,所以相同的速度滚的面积小,假设一块地上的积雪一定,那么大雪球可以变得非常大,而且吸走绝大多数积雪,小雪球增加的雪就非常小了,最后,两个雪球体积相差更大。
标准的或曰典型的卦体,是一个球体,这样的球体就是乾与坤。其它六十二个卦,与乾坤是一体,只不过是状态不同,它们可以说是乾坤的变态。卦体的变化,从形式上看无非就是旋转与滚动,旋转是以初上为轴,滚动是以二四或三五为轴,在旋转与滚动当中,卦体的形态也就有了变化。
滚雪球就是球体的滚动,但这种滚动与卦体的滚动是不同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卦体的滚动靠的是“内力”,是内部诸爻相互作用的结果,雪球的滚动靠的是外力,是外部推动或拉动;二是卦体滚动的结果是形态上的变化,在数量上没有变化,雪球滚动的结果则是数量上的变化,如小雪球变成了大雪球,因此考察雪球效应就不能从卦体上去看,而应当从卦体的局部也就是爻的变化上去看。
爻有两种基本状态,即阴与阳,如果是从量上考察爻,则爻有十种,量最小的是一个天数也没有,量最大的有九个天数。爻有两种功能,也就是集聚与疏散,天数增加就是集聚,天数减少就是疏散。爻的运动基本上有三种形式,一是位动,二是数动,三是时变。无论是位动还是数动,在卦体上都是周流,在周流的过程当中,爻的量也就在发生变化。
爻的集聚是有规律的,一般说来,在运行当中的转折点上容易集聚;天道上的终结阶段容易集聚;卦体上的低洼之处容易集聚;阴爻比阳爻容易集聚。以上是一般情况,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那就是自身本来的量大,而集聚的功能也更大。不难看出,这种自身本来量大,而集聚功能更大的爻,就好比是个大雪球。
在六十四卦中,有八个卦的数是可以确切知道的,这就是乾、坤、师、比、谦、豫、剥、复。乾坤卦每个爻都有四个天数和五个地数;师、比、谦、豫、剥、复这几个卦中阳爻,一定是个包含着九个天数的纯阳爻,也就是量最大的爻。弄清楚这几个卦中阳爻的形成,也就可以弄清楚雪球效应的原理。
师比两卦中的阳爻,是讼上所变,讼卦是一个局部失衡卦,讼卦的天道是辛庚甲壬己癸,讼卦有四个阳爻,我们不能肯定讼上自身的量一定就比其它阳爻大,但它处在天道的转折点上,集聚功能相对要大,爻辞说“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这就是说,这个爻有赏罚的权利,正是这个权利,使它一举褫夺了其它三个阳爻的天数,变成师比卦中的纯阳爻。
谦豫两卦中的阳爻,是大有卦四爻所变,大有卦是个局部失衡卦,大有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大有卦有五个阳爻,我们也不能肯定大有四自身的量一定就比其它阳爻大,但也不见得小,大有四没有处在天道的转折点上,为什么它能变成纯阳爻呢?原来大有卦是己帮得势,己帮要与甲帮沟通,大有四是个不可逾越的环节,但此爻又归属甲帮,这样己帮与甲帮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拉锯效应,天数就往这里集聚,从而形成了谦豫两卦中的阳爻。
剥复两卦中的阳爻,是贲卦中的初爻所变,贲卦是一个局部失衡卦,贲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贲卦有三个阳爻,初爻不只是处在地心位置,也是处在天道的一个转折点上,这就使它比其它阳爻在集聚上有了更多的一些优势。
以上几例说明,爻有集聚的性质,在特殊情况下,量大的爻有时更能集聚,这就是雪球效应,但是不可忘记的是,雪球变大,一是要有足够的外力使其滚动,二是雪球也不可能无限增大,一当球体的离心力超过了向心力,这个球体也会分崩离析。
184、轰动效应
轰动效应,指这是一个通过引人注目的事件,达成轰动的社会效应。如一个美女,偏要找个最丑的丈夫,让别人吃惊,或某人有意做件荒唐事,造成社会轰动。
在卦爻的运动中,时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引起人们的关注,这里我们就以涣卦为例,涣卦是一个整体失衡卦,涣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从现象上看,涣卦是二爻与五爻对初爻造成了威胁,但是二爻是个三道分途,依照天道是至上爻乙,依照地道是至初,依照人道是至三,假定是二爻至上或至三,那么初爻就没有这个威胁。五爻也是三道分途,依照天道是至四,依照地道是至初,依照人道是至上,初与五之间是个天地相悖,但从这点上看,初五之间又的一个动态平衡。从天道上看,甲帮有两个阳爻,即二与上,己帮只有一个阳爻,即五爻,两帮之间大体接近三比二的比例,再从人道上看,供方有一个阳爻,需方有两个阳爻,供需双方的失衡比较严重。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也就可以分析涣卦的态势,首先是通达,甲帮的势力有可能朝着己帮运动,其次是稳定,虽然卦体是个整体失衡,但初爻是稳固的,这就是卦辞上说的“亨”与“贞”,但是对于某些爻来说,这个卦不是没有出人意料的事,这主要是四爻,四爻至五本来是合乎人道,但四五之间是个天人相悖,而且是以阴就阳,因此四爻才说是“渙有丘,匪夷所思”,这个“匪夷所思”就是出人意料。这个“丘”就是指的五爻,五爻一方面与初爻是天地相悖,另一方面与四爻又是天人相悖,因此是五爻引起了轰动,五爻讲“渙汗其大號,渙王居”,这就是轰动效应。
轰动效应有的是由真实的存在引起的,也有许多轰动是由假象引起的。例如震卦,震卦是个局部失衡卦,震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从态势上看,是四爻给初爻以压力,这就是初爻辞讲“震來虩虩”的原因,但由四己至初丁需要八个时间单位,这个威胁不具备现实性,因此四爻引起的轰动就是一个假象。再如颐卦,颐卦是个平衡卦,颐卦的天道是乙戊己丙甲丁,依照人道是三爻至四,三爻己的一个取象是“虎”,但这个“虎”在颐卦处在天道上的终结阶段,没有进取的能力,要说“虎”也只能是只“睡虎”,由三己至四丙需要七个时间单位,这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四爻辞讲“虎視眈眈,其欲逐逐”也是一个假象。假象也能引起恐慌、惊惧,这些就是轰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