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72天 4.18~4.22事父母

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72天

原文阅读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同“学而篇”1.11 )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讲解

孔子说:事奉父母亲,(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尽可能委婉地劝导。如果他们的心意不能改变,要敬重他们,但不要冒犯。虽然劳苦,也不埋怨。

孔子说:父母双亲在世,就不要游历过远。如果一定出行,必得有明确的方位,让双亲知晓。

孔子说:能够三年不改变老父亲治国理家的方式,就可以算是孝顺了。

孔子说:父母亲的年龄,不能不清楚。一方面因他们的高寿而欣喜,另一方面因他们的高龄而担心。

孔子说:古人话不轻易出口,生怕行动不能及时跟上而感到羞耻。

启发思考

        4.15-4.21这几章都是孔子谈孝顺。儒家以孝悌为仁之本,孔子从各种不同角度讲述何为“孝”的表现。“事父母几谏”是讲孝子如何劝父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讲孝子离家出游,必须告知父母自己所在,让父母安心;“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与1.11相同),讲延续父亲的治国理事之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是说对待父母的心态喜惧参半,要珍惜孝顺父母的时间,不要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这些内容都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不陌生,今天重点学习一下“事父母几谏”。

        与父母的关系,既是一个人受影响最深的情感关系,也是社会结构中最核心的人际关系。 在传统中国,培育亲子感情的“孝”是儒家最看重的人伦关系起点,其他一切社会秩序都是从这个源头演变出来的,所以儒家看待亲子关系是非常严肃的。与其他关系不同,儒家的家庭伦理,兼顾情义而以情为本,但将情置于基础地位,要优先考虑。

      《 礼记·丧服四制》中有,“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掩恩”,就是说,公共事务的管理要将义放到情之上,家庭内部相处则相反,将情置于义之前。类似于说,“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与父母相处时,意见一致时好说,但如果遇到父母做的不对,想法片面时,孔子要求,子女不但要态度恳切,还要言辞委婉,要留情面,看脸色。如果父母不接受,也要恭敬如初、绝对服从,事事为父母操心、毫无怨言。

      在孔子看来,对父母要“敬不违”,要绝对服从,国君也未必有此资格,因为君可去,亲不可去。《礼记 檀弓》说,“事亲有隐无犯,事君有犯无隐”。侍奉国君时,可以毫无保留、犯颜直谏,甚至挥袖而去;但侍奉父母的时候,绝对不能不顾父母的感受甩手而去。

        尽管现代社会观念发生很大变化,子女对待父母的观点不必言听计从、绝对服从,但从态度上也要做到不伤害父母的情感。从人格上、权利上,父母子女是平等的,但在情感上,在伦理上,子女对待父母要始终保持尊重。

        当人年老时,可能难以与时俱进观念落后,或者变得比较固执己见,难以沟通。身边经常最多的就是有些老人,因为特别关注健康而花许多冤枉钱买各种保健用品,或者被高利益吸引而投资失误,子女明知道父母上当受骗,却无法劝谏成功,表现出各种无奈,但也不可以采取激烈言辞或行为。孔子在2.8子夏问孝时,就说过“色难”,的确,子女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保持对父母态度恭敬并不容易,所以,孔子反复强调。

        最后,再学习一下“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强调话不轻易出口,避免行动不能及时跟上言语而感到羞耻。这句话与“言必行、行必果”是一致的,也是告诫我们,“人无信不立”,要小心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每一句承诺。当日日自省,说的要跟做的一样,做的要跟说的一样,做到言行合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第72天 4.18~4.22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