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引导学生的三个层次

文/杨芝兰

教育引导学生有三个层面的工作内容:

一、了解学生。整体而言,某个年龄段的学生有什么样的认知特点,其成长需求有哪些,进而还要关注到一个个具体的学生,如性情、家庭情况和社区环境等。老师的话语和行动,想要与学生的喜怒哀乐、成长困惑产生困惑产生“共振”,观察了解学生是前提与保障。

二、懂得学生。才能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和环境,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指导。也就是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

三、教育学生。说教是一种方法,管理手段的运用是一种方法,创造情境和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和发现也是一种方法……种种方法组合运用,才有可能达到教育想要的好结果。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育问题、教育方法和实施策略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

写学生故事,就是围绕这些方面进行记录、思考和总结。写学生故事,更需要直面这些现象,展开反思,通过写作、梳理、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科学实用的育人方法,以便让自己能从容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

这令我想起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

读书三境界,是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提出的读书理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吴松超老师从教师的角度入手,从最简单的方式着手,等于说是手把手教我们怎样去引导学生,看上去简单,做起来不易。

读完之后自己反思,其实自己本身也都是这样做的,可自己在做的时候过于急躁,并没有弯下身子用心去走进学生。反思自己工作中的无计划性,无目标性地教学,现在感到惭愧不已。

这个假期最大的收获就是与《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相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引导学生的三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