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店里买药,是一件低决策难度的事情——至少大部分时候是这样。
因为站在药店里,就是买药动机的体现:我身体不舒服,我要买药。
动机已然确定,剩下的是如何选择。
除了照着处方买药,大部分人面对塞满货架的药品时,必然是懵逼的。
毕竟一来不是医学专业,更不是药剂师;二来也不会经常生病,没事就研究怎么吃药。
这时,看过的广告、个人的经历、导购的推荐……都会极大的影响选择。
不过,如果只从包装的角度看,中成药应该比西药好卖的多。
即使很多中成药的包装设计没那么美观。
假设你完全不懂药、没买过药、没看过药品广告、也没有人给你推荐。现在你咳嗽的厉害,给你两瓶糖浆,仅凭第一眼,你会选择哪一个?
大部分人可能会选左边的。
原因很简单:我咳嗽啊,当然选“止咳”糖浆。氢什么酸什么芬的,谁知道是干什么的?能吃么?
这是中成药的包装优势:名字就能告诉你它是干什么的,吃了它有什么用。
不信你看,中成药的名字多接地气:
健胃消食片、丹参保心茶、消栓通络胶囊、清肺化痰口服液……
西药么,emmmmm,比化学难多了:
西咪替丁、二甲双胍、氨酚黄那敏、盐酸小檗碱、对乙酰氨基酚……
从“方法-目的链”的角度,顾客的购买行为,是为了实现某个价值、获得某项利益。支撑价值和利益的,就是产品的属性。
从名字来说,西药是告诉顾客这是什么,名字贴近产品属性;中成药则是告诉顾客这有什么用,名字贴近产品功能。
西药的名字过于抽象,无法感知价值。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或者导购推荐、有过使用经验,才能产生购买行为。
相比之下,中成药的名字易于理解,能让消费者直接感知获得的利益,缩短了决策的思考路径。
换句话说,中成药的名字给了消费者一个明确的购买理由。
除此之外,中成药的名字携带的信息也更多。
对厂家来说,包装是一个“自媒体”,也是唯一一个,能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随心所欲进行价值传递的“自媒体”。
这个自媒体上,除了图形,最醒目的就是名字了。
想要传递更多的价值给消费者,就要用更少的字,传达更多的信息。
更少的字和更多的信息,冲突吗?不冲突。
还是用上面图片中的两种药举例。
川贝止咳糖浆,6个字,消费者能获得的信息是:
- 这药是川贝做的(原料),
- 能够止咳(用途),
- 是糖浆,能喝,甜的(服用方法,药品性状)
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9个字,消费者能获得的信息:
- 糖浆。
中成药的6个字好像引线,boom,释放出的信息量,远超过西药的9个字。
包装,成了中成药的一个信息炸弹。
那么,是药厂不重视西药取名么?不是,因为要遵纪守法。
《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
药品商品名称不得与通用名称同行书写,其字体和颜色不得比通用名称更突出和显著,其字体以单字面积计不得大于通用名称所用字体的二分之一。
西药基本都是有通用名称的,也就是成分的名字,所以包装上都是大大的、看不懂的成分名字。厂家精心取的商品名反而都不显眼。
而中成药,目前没有商品名,只有通用名,在包装这个自媒体上占了大便宜。
不过,中成药的优势止步于此了。
查了些公开数据,在零售药店里面,西药卖的比中成药多,增长率也更高。
是在包装之外,西药在打广告、导购推荐上投入更多吗?也许。不过打开包装后,会有另一个角度。
最近流感严重,买了奥司他韦。打开包装,拿出说明书,A5大小的纸上,正反两面密密麻麻的印满文字:
各版本说明书的修订日期、不同年龄的用法用量、包含临床研究和试验数据的不良反应说明、十余条禁忌与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说明、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
相比之下,中成药的说明书,纸小字大,内容除了一堆中药名和简单的用法,剩下的一般是:
禁忌不明、不良反应不明、注意事项不明。
原本是个信息炸弹,打开后却发现是个哑弹。
西药的说明书弥补了包装的信息不足,虽然藏在包装里面,但只要看过一次,就能提高信任度。
换句话说,放心。
而消费者总是喜欢买放心的、了解的产品。
这或许能部分解释为什么西药增长率更高。
毕竟,在药店买药,是一件低决策难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