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做饭

    我一直认为,会做饭的人才是懂生活的人,而会做饭的男人是最有品味的男人。

  中国人有言:民以食为天,可见,关于食的问题,中国向来是看得极重的。可怎么样把食做出属于自己的高度,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很好。常常看见有些不会做饭的人,即便是人生得意,生活品质仍让人不敢恭维,心中便存着一丝的悲悯。

  小的时候,妈妈很能干,家里的饭菜做得不错,并没有多少让我们小孩子动手的机会。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母有事要出门,只能留下我和妹妹在家。妈妈留了一些鸡蛋和小菜,让我做饭给妹妹吃。到中午的时候,我把锅洗净,放点油盐,再放一瓢水,烧开,吊点酱油,磕两个鸡蛋进去,煮熟,端给妹妹吃。这是我第一次做菜,真不知道好不好吃,就盯着妹妹问:“好吃吗?”,妹妹咂巴着小嘴,说:“好吃,比妈妈做得还好!”,得到妹妹的认同,让我信心大增,就和妹妹探讨,为什么汤会好吃呢?妹妹傻不拉几的说:“可能是放了酱油就好吃了,我想,不放鸡蛋应该也好吃”,我也深以为然。那时候家里穷,鸡蛋可是金贵的东西,于是我决定,晚上再做鸡蛋汤就只放油盐和酱油,不放鸡蛋了。

  不放鸡蛋的鸡蛋汤,这是我厨艺的开始。

  说到小时候做鸡蛋汤,就不得不说另一次做鸡肉吃的经历。

  小学的时候,学校放暑假,中午,大人们都在睡午觉。我和两个小伙伴睡不着,相约去野外钓鱼。我们去到一个乡下的水坝边,一人一根自制的竹钓杆,蹲在树荫下钓鱼。天上的毒太阳照着,四周一片寂静。水里的鱼可能也去睡午觉了,半天一点动静也没有,几个小家伙哪有真钓鱼的胸襟?不一会就坐不住了,说,不钓了,回家。起杆走人。水坝边的稻田里水稻收割了,有一群鸡在觅食,我无意中将挂了蚯蚓的钓杆向那鸡群甩去,一只鸡一口就叼在蚯蚓上,我一带,竟勾上了。鸡扑愣愣的被我拖到了身边,我走上前,将鸡抓住,小心的将鱼钩取下,准备将它放了,旁边的小伙伴急声说:“放了干嘛?我们搞了吃啊!”,怎么搞?这种东西肯定是不能拿回家的,小伙伴说:“我有办法!”。他在我手上接过鸡,直接往地上一摔,鸡抽搐着就不动了。他拿着鸡找到一块泥巴地,用泥巴将鸡裹得严严实实,成了一个泥巴球。我们用一个准备装鱼的袋子盛了,三个人做贼心虚的赶紧跑了。

  去到了一个偏僻的山坳里,找了一块平地,用手里工具挖了一个坑,堆柴生出火,再将“泥巴球”架在火上烤,等火烬多了,就放里面煨了。又派了个小伙伴回家,用茶缸装了点盐来。到黄昏将近的时候,实在是等不及了,三个人将“泥巴球”从火中取出,将泥巴敲开,就看见鸡毛都烧没了,露出嫩黄的鸡肉来。我抓住鸡的两腿一扯,将鸡撕开,内脏滚了出来,这鸡是根本没破肚的,鸡肠里的鸡屎估计都熟了,一股臭味传来,混在鸡肉的香气里,直冲鼻子。三个人也不讲究了,将内脏扒拉到一边,扯着鸡肉,沾着盐吃。鸡肉在嘴里像面条一样,感觉根本不是吃进去,而是嗦进去的,那个香味,无法言表。一只鸡不到五分钟,吃得只剩一地骨头,如果不是那内脏实在太臭,估计也要三下五除二,吃个干干净净的了。

  以后吃过无数次鸡,没有哪次吃的鸡能有如此的美味。

  呵呵,偷食最美!

  喜欢做饭,应该是结婚以后了。那时候在单位里,几个朋友常常喜欢在一起聚餐,去外面吃毕竟不是常态,在家里做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老婆上班不在,我就成了真正的大厨。时间久了,厨艺也就操出来了。

  妈妈六十岁那年,得了尿毒症,生命质量每况愈下。那些年我要全国各地跑,时常不在家,我除了出点钱,照顾妈妈的事情其实大部分都是姐姐妹妹们在做。有一次妈妈住院,我正好在家,就做了几个菜给妈妈送去,妈妈吃着我做的菜说:“吃儿子做的菜,我真的有福了”,那一刻,我知道,妈妈是在指责我,对她的照顾太少了。望着妈妈苍老的病容,我惭愧得无地自容。

  妈妈七十一岁的时候,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那天晚上,我用一个鸡腿炖了一小罐鸡汤,放了点红枣枸杞,给在医院病重的妈妈送去。妈妈躺在病床上,沉沉昏睡,我们几姊妹守在床前。妈妈醒了,我将她扶起来半躺着,姐姐用勺子喂鸡汤给妈妈,妈妈喝了两口,就摇头不吃了。接着她又躺下,我问妈妈:“鸡汤味道怎么样?”,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回我:“有点甜甜的味!”,说完便不再理我,那天晚上凌晨二点钟,妈妈平静的离开了我们。回想起来,妈妈留在这个世上最后的一句话,竟然是:“有点甜甜的味!”,一生含辛茹苦的妈妈,如果你能带着此生美好的感觉去到另一个世界,也是我们做儿女的最大安慰了。

  去医院送饭,这个话题有点沉重,可这又是我那些年绕不过的生命状态。

  老婆三十三岁那年,查出了癌症。我能做的只有尽我所能的帮她抗病魔。去医院检查,手术,放疗,化疗。这是一条明知道无望,但还得抱着希望的路。这条路一走就走了十一年。

  买菜做饭就是重要的工作了。特别是最后两年,老婆基本上是长住医院了。我是专业的陪护。医院食堂的饭难吃,我买了个简易的电饭锅,下面一层煮饭,上面一层蒸菜,在病房里,堂而皇之的做起了饭来。同病房的一个姓刘的病友,看见我搞得热火朝天,也和她陪护的老公说,你也去买个电饭锅吧!这样,她老公也和我一样,到吃饭的时候就两家商量做不一样的菜,到吃饭的时候,就两家一起吃。有一次,他还去买了瓶酒,在病房中我们俩开起了宴会。可怜的是,只有两个小蒸菜。那时候,真的觉得,如果没有病魔,生活真的很美好!

  老婆走了,留下我一个人。

  偌大的房间,冷冷清清的。我去到厨房,做了几个菜,将菜摆到餐桌上,才觉得家里有了点热气。我自己倒了杯酒,一个人很庄严的坐到桌前,开始吃饭。记得小时候,每当家里有些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告知,爸爸一般会等到全家人坐到饭桌前,准备吃饭的时候,很是郑重的宣布。过年吃团圆饭的时候,爸爸会庄重地说几句话:“今天过年了,你妈妈辛苦了一年,我们敬你们妈妈一杯酒!”,那是一种家的仪式,亲情的仪式。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就是最美的时刻。一个人过日子,也要把饭吃好!

  生活还得继续。

  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我和她说:“你和我在一起,可能有一个最大的风险,那就是你可能会长到180!”,妻子身材不错,她很不喜欢我说这句话,认为我是在咒她。可我知道,做饭早已不是生存的需要,而是一种中国人 情感表达的需要了。有人说,再好吃的餐馆,你连吃一个月也一定会腻歪,可你妈妈做的饭,你吃一辈子也不觉得难吃,为什么?那是因为情感,因为爱啊!

  年过半百了,什么山盟海誓,什么花前月下,在我看来,还不如去菜市场,买点心怡的食材,回家用心的做出自认为最高品质的一桌菜,和老妻一起,庄重的坐到桌前,自己举一杯小酒,道一声干杯!然后,看老妻开心的吃菜。

  生活就应该是这样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男人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