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秋色

四个人相约去巢湖湿地拍照。来到湿地公园,停好车,来到大门前。禁叹万分,门前巨石高耸,正对着巨石的右侧,红红的巢湖国家森林公园的大字从上到下一字排开,和横着的巨石互相垂直,交相呼应。在正午的阳光下熠熠闪光。

正门从南到北,红红的灯笼稳坐其间。福寿喜三个大字跃居其中,湛蓝色的天空,红红火火的大门装饰,让我觉得有走错地方的感觉。这哪里是记忆中的森林公园,这变化也太大了,仅仅五六年的时间,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五六年,足以改变一切,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原有的城市,乡村,都在人们的视野中不断消失,旧貌换新颜。

六年前曾和先生,儿子,一起来过此地,那时公园很不起眼,除了树就还是树,一条水渠环绕四周,水渠里有些野生的芦苇,环公园有一条柏油马路,一片树与另一片树之间有浅浅的水渠,把大片树林划分成大小差不多大的长方形。

水渠很浅,几乎都被树叶填满,游人也很少,那里不是孩子们喜欢的地方,中间虽有一片勺子形状的荷塘,面积也不过四五百平米左右。

如今荷叶不断向勺把方向衍生,看起来很壮观,即使是一片残荷,在太阳的照耀下,也另一番壮美,水清见底,残荷低垂,蜻蜓点水般浮在水面,形状各异,荷杆相互交叉,倒影在水中,那是一幅幅绝妙的残荷映日图,是一幅幅天然的中国画。

中间有供游人小憩的亭台,曲折的水上木桥蜿蜒伸到荷塘里,为拍照,观荷带来更多的乐趣,亭子,便桥点缀了荷塘,也成了这片荷塘的眼。


六年前,我们一家人周末去森林公园玩,园子里只有为数不多的两人和三人自行车,一家人交了押金,好像花了二十元借了一辆自行车,沿着森林四周转了一圈。里面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儿子觉得没意思,一两个小时后离开了园区。

如今公园里餐馆,游艇,自行车,摇椅,休息的座椅板凳,应有尽有。自行车已经从单人,两人,三人,演变成四人同时骑行的了,颜色亮丽,蓝色的,黄色的,配上红色的顶棚,要不是前面有两个车头,真以为是大篷车。

交300元押金,78元在园子里骑一天,节假日除外,每超过1小时,加13元,超过十分钟按1小时算,明码标价,扫码交款取车。

我们四个人正好一辆车,蹬着各自的脚踏,歪歪扭扭上路了,因为不会骑,几次快要溜到路边的河渠里,吓得有点不敢骑,想推着走,但是,推着更累。看到前面的一对小情侣骑的很稳,我们也就有了信心,好在自行车的稳定性很好,我们也就慢慢不再害拍。

到了公园中央,水渠延伸之处,有很多拱桥,有木质的,水泥的。水渠两旁的树木,倒影水中,摇曳生姿,十分撩人。几个人扔下自行车,开始拍照,道路两旁参天的大树,笔直生向远方,迎着太阳奔跑,收获一幅幅活力满满的照片。

时间在我们嘻戏中流淌而去,眼看太阳快要落下,下一个目标巢湖落日。几个人骑上自行车,加快了节奏,自行车也很给力,已经熟练了自行车的性能,骑起来不再费力。

一路上看到盛开的芙蓉花,大朵大朵绽放,一棵树上竟然开出红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的花朵,花朵大如小碗,把自行车停在一边,去和芙蓉花同框。

落日余晖洒在花上,把花照得通透、明艳,红花绿叶,经络分明。美的让人妒忌。

唐朝韩愈 在《木芙蓉》这样描写芙蓉花:

 “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芙蓉虽美,不敢逗留,更美的景致是观湖上日落。

急忙扫码还车,四个人驱车离开了公园,驶往沿湖大道,落日余晖,洒在水面上,投射下金灿灿的色彩,在水波中荡漾,金子一般闪着光亮,就连湖边的芦苇也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为了抓住这刹那的瞬间,我们把车停在路边,往湖边的芦苇丛中走。这时有两颗柳树映入眼帘,火球一样的太阳,在两颗柳树间徘徊,余晖染红了天际,柳树犹如两个金发女郎的剪影,美得醉人,就连大地也被笼罩在一片赭红之中。

太阳快速冲往地平线,天空渐渐暗淡下来,远处传来阵阵雁鸣,它们呢喃着,低语着,相互鼓励,它们要越过千山万水,去完成它们迁徙的使命。

                                       

芦苇高过丈把,芦花摇曳生姿,密不透风的芦苇在湖北形成大段大段的天然屏障,点缀在湖边的花草树木间。大雁、湖水、芦苇、柳树、落日、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巢湖秋色图。

整个下午,骑车,拍照,如孩子般快乐,即锻炼了身体,也收获了许多美景,更惊叹的是,我们的城市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为人们不仅提供了物质上的享受,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享受。珍惜这得来不易的美景,任重道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巢湖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