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故事里的事

一个灰蒙蒙的冬日!

阳光时而推开云层,时而被云层覆盖。

我和拆二代朋友在聊天,渐入佳境,朋友和我说起了他的家事。

他们弟兄二个,一个地方前后住着,平时关系不错,有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

前几年村子里拆迁,他自己280多平方的老房子,拆迁获得四套房子的补偿,一套置换成门面房,想以后拿房租当养老金,一套房低价卖给了妻弟,收获了妻弟的感谢,所得的钱给儿子娶了媳妇,还有两套,一套老俩口和儿子三口住,还有一套没有处置。

老大本来只有180多平方,拆迁的时候,使了点手腕,将属于老母亲的40多平方在没有征得老二同意的情况下,划进自己面积里面,也获得了四套房。

老大有了钱,不再做手艺,吃喝玩乐耍大刀,还在外面搞了个情人,钱耍得不够了,就卖掉一套房,继续耍,气得老婆和他要离婚。老大儿子开了个赌场,自己也参与其中,开赌场挣来的钱也都输在了赌场里。


等到谈及养老母亲的时候,老二子女提及要用奶奶的房产养老,老大告知老二自己已经离婚,净身出户了。老二子女不让,也不愿意赡养奶奶。

老二为了不让自己的母亲“来回撞网”,不想和老大啰嗦,给自己的子女拉下了脸,下了死命令:“你们有情绪我理解,你们有情绪也可以闹闹,但不允许折腾老太太,这点钱算什么,挥霍完了,还有吗?自己好好挣,才会越来越有。”朋友的斩钉截铁镇住了家人。

为了给自己母亲有安身清静之处,他安排自己母亲住进自己的第四套房。子女一看自己爸爸有了明确态度,也就不再追究,安心做起了自己的生意。

朋友的老婆帮助子女带孩子,子女忙着赚钱,朋友自己也还继续做瓦工,自己腰不好,就放慢工作节奏,边做边歇。一家人和和气气地努力经营着日子。

听完朋友兄弟俩的故事,我有点恍惚,这不就是故事里才会有的拆迁引发的狗血剧情吗?还真的让我遇上了。

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为什么拆迁前,生活模式也接近,关系还挺好的兄弟俩,拆迁后,搞得亲情背离,人生轨迹就各奔东西了呢?

我努力思考着……


我想明白了,不同的成长造就了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性格修养造就了不同的命运,不同的榜样力量影响了不同的家庭。

表面上一个是拆迁暴富带来的奸诈与挥霍,一个是巨富下的冷静与从容,一个是道德沦丧后家风尽失,一个是恪守美德家风秉承。实质上是有没有获得成长?有没有谦逊的空杯情怀?有没有清晰的格局?有没有明确的人生方向?

虽然朋友也没有什么高学历,也没有什么好工作,但闯荡世面的多年阅历,让他真正内化成谦逊、务实、理性的修养,让他一个泥腿子成长为具有战略定力视野开阔的智慧之人,他用质朴无华的言语教育着孩子,用实际行动给孩子树立了无声的榜样。

学习不仅在校园里,也在生活中!

教育不仅在高等学府,也在田间地头!

成长不仅在文人雅士的儒雅熏陶里,也在普通老百姓的质朴言行中。

一个家庭经济的好差,都不是要紧的事,只要用心去努力,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是常有的事。

但一个家庭家风败坏,不重视家庭教育,那就会是整个家族走向没落的开端,可能几辈子人都会被污染,会活在一地鸡毛的不堪与颓废中。

就像老大家,按照本来的生活轨迹,可能迫于生计还需要勤勤恳恳地奔波打拼,才能养活一家人,虽然辛苦,但起码这份朴实勤奋的优良家风会代代相传,也是家庭的精神宝藏。

但拆迁带来的巨大财富,让老大小人得志穷鬼乍富,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把控,将最美好的品德丢弃,选择了吃喝嫖赌抽的放浪形骸,这种放纵行为形成的负向榜样对子女具有毁灭性的影响,儿子的现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了这样的两代人负向影响,孙子辈的前途,让人不敢想象。

象爸想说:坏的教育比不教育还要坏。


由此我不禁想到:

在美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两个家庭:一个是爱德华家族,其始祖爱德华是位满腹经纶的哲学家,他的后代大多传承了勤学善思的传统,8代子孙中出了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20多位议员和一位副总统;

另一个家族的始祖叫珠克,是个不读书、缺乏修养的赌徒和酒鬼,他的后代大多不爱学习,8代子孙中有300多个乞丐,7个杀人犯和60多个盗窃犯。

象爸想说:优秀的家庭,不仅重视教子做人,更重视言传身教

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

象爸还想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啊


重视教育,才是一个家族源源不断枝繁叶茂的核心营养。

优良家风,才是一个家族绵绵不绝蓬勃向上的精神传承。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遇到故事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