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上课弟子规第十三课

  各位家长朋友和孩子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孔子课堂,我是耿科,上课前,先分享一个防疫小知识,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1)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4)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好,进入今天的弟子规学习,今天是第十三次课,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句是告诉我们在家里应该怎应观察父母的需要。这节课我们学习《弟子规》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事虽小』,就是泛指一切事情无论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勿擅为』,这个「擅」就是随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说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去做它。譬如说有很多小朋友,他在家里,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他就好象造反一样,什么事情都碰,父母的房间、抽屉翻箱倒柜,很好奇的都去翻阅它,这些都是不对的。『茍擅为,子道亏』。事情尽管是这么小,不能做。万一你去做,这个「茍」就是假使,假使你去做它。「子道亏」,就有损为人子女的品德。「亏」,就是指缺陷、不完美。我们的人品,每一个人都希望他的道德非常的高尚。为人父母的更期望他的子女都是很优秀的,不但品学都要兼优,课业要好,在他的品德方面,也是要非常优秀的。所以做任何事情,我们无论大小,凡是没有经过同意,都不可以擅自去做它;去做了它,就会让父母感到难过,也有损我们为人子女的品德。

  这是《弟子规》在要求儿女尊重父母意见方面提出的要求。虽然它要求哪怕是再琐碎的事情都要跟父母汇报,但从理解的层面上来说,我们应该把它视为一种强调的态度,而不是具体的实践方法。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刻板地以为,这就是要求我们事无巨细都要跟父母禀报,毕竟这落实到具体实践上有一定的困难。其实,这句话更强调的是一种为人子女的态度以及听从父母意见、尊重父母想法的倡议。 

  古代子女对于父母长辈的看法是极其重视的,尤其是对各种人生大事的决定,比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古代男女的婚事,再如“堂上双亲你不敬,远庙拜佛有何功”甚至将父母双亲的作用跟神佛类比起来,可见父母的意见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影响。因此,对待父母,摆正态度十分重要:要尊敬而有礼,但又不冷漠疏离;要关心且爱戴,却又不过于亲密狎昵。这才是为人子女应有的本分,也只有这样,才能圆满尽到为人子女的孝道。《弟子规》强调我们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听从父母的指导。这其实是为人父母者希望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避免儿女走弯路,所以对于父母的意见,我们不要武断地一味拒绝,而是要审慎地加以考虑。我国历史上就有不听从父母的劝诫而最终亡国的例子。

  三国的刘备在自己临终前将儿子刘禅托孤给了股肱之臣诸葛亮,他还对儿子刘禅吩咐了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意思是劝导刘禅以后不要因为是小事就放纵自己作恶,也不要因为是小事而去纵容自己不存良善之心,只有让自己更有贤德,别人才会臣服自己。可惜的是,刘备的谆谆教导并没有让刘禅真正听到心里去。起初,刘禅的确是按照刘备所说的那样去做的,他严格要求自己,遇事多听从诸葛亮的意见。但是诸葛亮死后,刘禅便在宦官奸臣的挑唆下,开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并最终导致了蜀国的覆灭,他自己也成了俘虏。刘禅走向末路正是因为他不听自己父亲的劝阻,一意孤行,最终让自己的父亲和诸葛亮苦心孤诣经营的天府之国衰败破灭。如果刘禅能够遵从父亲的训示,在诸葛亮死后也依旧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那即便他没有卓越的才能将蜀国经营得更加繁荣昌盛,那至少也能成为一个守成之君。可见,很多时候多听听父母的意见是很有益处的。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说的这句话其实是非常有哲理的,它劝导人们一心向善,指引人们处理事情要以善为原则,而不是以事情的大小来作为行善还是作恶的标准。

  人贵有原则。像孔子最引以为傲的弟子——颜回,他的一生就始终坚守着这样一条原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真真切切地做到了终生以“礼”为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他的这种坚守自己原则的行为多次受到了他的老师孔子的称赞。

  多数人为人处事虽然都有自己相应的行为准则,但是能一生都坚持自己原则的人却不多。这其实也正体现了坚守原则的可贵。而单就行善而言,我们应该抱持着这样一种信念,那就是哪怕是小恶也不做,即便是小善,也愿意去完成。坚持行善,哪怕是小善,最后也会积累成一种大善。

  其实很多的大善都是从小善做起,很多的大恶也是从小恶积累上来。孩子第一次犯错, 做父母的千万不可以含糊过去,一定要给予正确的纠正,不能迁就和纵容孩子,不能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不许任性,要让他懂得哭闹毫无意义,做任何事情必须讲道理,这样他会终身记住,不会再犯。所谓“慎于始”,一切都要谨慎于开始,而等他一错再错,再来纠正就不容易了。每个孩子都会犯错,如果我们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在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给予批评,并心平气和地把道理给他讲清楚,再教他正确的做法,使孩子接受起来口服心服。这种处理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既充满关爱,又不失威严,并且能够加深母子之间的感情。当我们有了这些正确的做法时,孩子犯错,自然而然就会意识到,这正是教育他的最佳时机,就不会因为乱发脾气,而把教育的机会点错过了。所以孩子在家庭当中的一言一行,你都不能苟且,太随便了,往后出去就会有犯大过失的可能性。当然,要让孩子「勿擅为」,首先我们家长要「勿擅为」,要先当榜样给孩子看。比方说在看电视的时候,能不能把脚抬到桌上?虽然是一件小事,给孩子的就是很随便的示范。

  在规矩方面,我们也要告诉孩子要守规矩,「事虽小,勿擅为」。不可以随便丢垃圾,丢垃圾看起来好像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但是当丢垃圾已经成为习惯,那将不只是丢家里的脸,还有可能会丢国家的脸。曾经也听过,爬山的时候,假如你不知道路怎么爬?怎么爬?跟着垃圾的地方爬。这个看起来是方便,我们往更深去想,那是人行为的悲哀,不只没有羞耻心,对于大自然也不懂得爱护。几千年的中国人有没有这样?有没有?几千年的中国人接受圣贤教诲,「天为父,地为母」,要爱惜这一片长养我们的大地后土。所以,纵使是丢垃圾也不可以擅为。

 在网路当中,曾经报导过三个新闻,在网路上。第一个在美国的珍珠港,美国的珍珠港它的垃圾桶上面都会写一行中国字。珍珠港是讲英文,上面写着「请把垃圾丢在此」,写给谁看?第二个在泰国的皇宫,也都是国际性的旅游重点,在厕所上面也写了一行字,「便后请冲厕」,也是用中国字写的,写给谁看?写给中国人看。在巴黎的圣母院,也写了一行中国字,「请勿大声喧哗」。这些都是小事,一个是讲话,一个是冲厕所,一个是丢垃圾,三件小事已经形成一个大事,什么大事?中国人的脸已经被这些小动作丢到全世界去了。我们跟小孩子讲这些事,小孩会说:老师,把它擦掉。我说怎么擦?一个人你做错事,人家要讲你,你把他的嘴巴捂住,人家就不讲了吗?你捂得住一个人的嘴,捂得住全部人的嘴吗?不可能!我们要感到羞耻,不能丢自己国家的脸,从自己好好开始做起,不要乱丢垃圾,处处维护公共卫生,公共安宁。

  诸位朋友,我们再思考一下,你去过泰国皇宫吗?你们都这么有福报,都去过!你去过法国巴黎吗?我相信大半的中国人都没去过,能去的都是哪些中国人?留学生、很有财富的人,社会地位都不差的。有没有看过一个乡下的农夫去法国圣母院?很少!所以统统是社会有地位又是高学历的人,做出来的行为居然是连生活的规范都没有做好。这个也透露了学历不代表教养,学历不代表学会做人,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教导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正确态度才是。所以学校里面假如没有办法教这个,更重要的家庭教育要先把基础扎好才是。其实学校的老师都很尽心尽力在教,但是因为他们一个人要面对几十个孩子,确实不容易。唯有家长非常积极跟老师多配合,孩子的生活行为就很容易循规蹈矩。

  所以,在安全方面、在规矩方面,都要谨记「事虽小,勿擅为」;假如做了,「苟擅为,子道亏」,刚刚我们当炎黄子孙的职责也是亏损。小时候特别怕别人对我们说:你这个行为真没家教!往往听到「真没家教」,不管我们在做什么,马上会怎么样?变的很收敛,因为生怕自己的行为让父母蒙羞;「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就「贻亲羞」,所以羞耻心对一个人非常重要。有一件事情很多媒体也都报道过,它不是发生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而是发生在一个小辈与一个长辈之间的事情。有一天,在一个理发馆里,熙熙攘攘的很多顾客都在排队等候理发,理发师都很忙,这时候一个老人走进店里,也排队等着理发,旁边有一位很年轻的理发师好像刚忙完一个顾客,好心主动过去请老人赶紧坐下先理发,就说“您岁数大了,我先给您理发。”理发的老人很高兴,心里很舒服,理发的时候理的舒服了,老人很容易打瞌睡,老人就睡着了。这个小伙子打算先给老人修面,发现老人下巴那儿长了一颗痣,痣上长了一撮毛,小伙子寻思这个不美观,很影响老人的形象,就一刀给老人剃了。刚一剃完,老人醒了,一下子就哭了。原来老人有个很可爱的小迷信,觉得这个是他的长寿毛。如果剃了这还了得啊,老人觉得他就不能长寿了,所以老人很难过的哭了。老人的子女也不愿意了,而且还闹上了法庭。

  其实这件事情怨不得谁,老人去理发,这件事情没有错,小伙子尊老爱幼,主动给老人理发,也没有错。错就错在没有按照《弟子规》里面说的去做,“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如果这位有爱心的小伙子主动和老人说一声,多问一句也许就没有那么多事情了。即使在微小的事情上,都能做到“勿擅为”,那么在一些大的事情上就不会“苟擅为”了。我们仔细想一想,天底下的事情没有大小之分,即使是天大的事情也会在微小的地方出错。一个人能够谨小慎微,能有一颗警觉之心,就不会出现一些难堪的现象,就不会出现一些令人后悔的事情,小理发师也不会弄出这样的结果来的。聊到这里,大家看看,看似《弟子规》很简单,很多朋友觉得不需要给孩子听,现在学校让孩子背诵,很多家长抵触,我曾经听到一个家长说:“我可以让孩子背诵,是因为孩子背了就会忘记的,这样不会伤害到孩子”,这样的想法,我觉得是家长自己根本就没有理解《弟子规》的道理,其实《弟子规》里面,都是和现代很多可以接轨的地方,古今中外,大道都是相通的,如果我们不发掘,就会觉得一无是处,这样会与好的道理失之交臂,那您要用什么来教育孩子呢所以,家长需要现在就加油,在教育孩子方面,让我们共同多多学习,这样才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

你可能感兴趣的:(线上上课弟子规第十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