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图说世界格局》(1.1)

第一章·难以治愈的俄罗斯病

第一节·“石油大棒”与“荷兰病”

1.某种程度上说,普京对俄罗斯而言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政治领导人,在推崇强人政治的文化氛围下,他或许更像是一种符号或者说是象征。

2. 俄罗斯的未来存在几个让人不安的因素:石油、人口和“普京后时代”,还有一个则是车臣……

3. 从古到今,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政权的最终崩溃,无论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但它们的直接“死因”通常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财政枯竭。

4. 能源产品在俄罗斯的出口产品中所占比例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正常情况下,不超过20%),但是它对俄联邦财政的贡献比例,却始终保持在1/3上下。

5. 俄罗斯的产业结构转型始终流于纸面,能源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显得过于庞大,进而对其他产业产生了“挤压”效应,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荷兰病”。

6. 俄罗斯拥有巨大的能源储量和实力强大的燃料动力综合体,这是俄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行内外政策的工具。一个国家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7. 欧盟国家30%的天然气和35%的石油依赖从俄罗斯进口。

8. 俄罗斯就始终面临着一个悖论:要想让俄罗斯拥抱美好的未来,首先必须先保住它的现在,就必须要保证政府财政收入稳定,要握好“石油大棒”,以随时应对来自西方国家的各种挑战,而这使得俄政府必须进一步强化石油工业,并且要通过国有化,将其牢牢地掌握在国家手中。然而这样一来,就会加剧俄罗斯的荷兰病,吞噬掉它的“未来”——产业多元化、高技术化。

9. 资源型产业最大的问题在于产业链太短,开采—加工—运输,仅此而已。这意味着它无法吸纳太多的人就业,而且从技术角度来说,它的入门门槛并不高,更多时候取决于你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和权力资源。因此,过于依赖能源产业,会造成财富分配不公、中产阶层萎缩、知识“贬值”等一系列问题。

10.零打碎敲式的外交冲突,客观上构成了对俄罗斯产业转型的阻击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图说世界格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