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买骨背后的道理

燕昭王为了振兴国家,决定改组自己的管理团队。他深知优秀的人才才是国家振兴的核心力量。但是燕国自古以来就是偏远小国,虽然也在战国七雄范围之内,但是说是排名最后的一个也没有什么意外。

中国的古人,特别是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都择良木而栖,不是国家在选择人才而是人才选择君主。因为供他们施展抱负理想的机会是在太多了。有强大的秦国、齐国、赵国不去,为什么要去偏远孱弱的燕国。自然燕昭王的号召没有得到什么响应。

于是燕昭王拜自己国家内郭隗为老师,给与重金委以重任。天下之人看到原来燕昭王是真心实意招揽人才并且会给予施展才华的机会,于是许多有名之士纷纷投奔燕国。经过二十年的励精图治燕国终于再次强大起来。而后人从这个典故中总结出来了千金买骨的成语。

其实燕昭王是没有人吗?肯定不是。他的宫廷内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官吏,这些人或者从先王时代遗留下来,或者在当前位置已经游刃有余。能力或谈不上有多高,但是绝对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他们不但自己无法帮助燕昭王实现复兴梦想,同样阻断了人才的上升通道使得燕昭王手下无人才可用。近乎凝固的氛围也让真正有能力的人望而却步。

如果燕昭王不施展奇手段,是断然无法吸引有能力之人前往中华文明的北部边疆。

组织机构非常容易形成当年燕昭王面临的窘境。人员流动的停滞将会严重危害到组织的正常发展。就好比没有了新鲜血液,而运输养料的红细胞也都老化不堪,组织怎么可能不断壮大呢?

人来人往乃是世间常情,而在这一来一往间,思维活跃了,知识扩展了,组织也就盘活了。就好像当年的燕国,从濒临灭亡一跃为地方霸主。

察古可以知今。古人的经历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当现今遇到了困惑,不妨回首几千年前,看看古人是如何应对同样的困难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千金买骨背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