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漫步的傻瓜》之我是傻瓜

说句实在的,关于塔勒布的几本书我读起来都十分困难,分不清他隐喻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读完这本《随机漫步的傻瓜》之后,我很明确自己就是个无知的傻瓜,至于是不是运气好不好的傻瓜,现在还不能下定论,也许某一天我就撞大运了呢。

初读《随机漫步的傻瓜》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如下几个思维方式:
1、蒙特卡罗方法
蒙特.卡罗方法是指使用随机数(或更常见的伪随机数)来解决很多计算问题的方法。与它对应的是确定性算法。其中心思路是当所求解问题是某种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或者是某个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时,通过某种“实验”的方法,以这种事件出现的频率估计这一随机事件的概率,或者得到这个随机变量的某些数字特征,并将其作为问题的解。
书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这个思维方式,比如蒙特·卡罗发生器,可以靠它产生数千或数百万个随机样本路径,并且观察哪些特性比较凸显。嗯,好吧,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样计算和运用,但不妨碍我心向往之。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概率的计算工具,但是重要的是我们对待随机性的态度。
比如如果失败的代价过于沉重,难以承受,那么这件事成功的概率有多高根本无关紧要;
比如把预测和预言混为一谈表现出来的只是我们的无知;
比如现代生活似乎诱导我们做出完全相反的事情:面对宗教和个人行为等事物时,我们变得极其务实和理智,面对市场和受随机性影响的事物时,却失去理性;
比如没有事先规划发生亏损时的对应措施,缺乏以“认赔了结”的行动来修改自己的立场,缺乏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比如看好或看坏的概念往往空洞无物,不能用到充满随机性的世界中,尤其是如果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对称结果的话。

2、遍历性
遍历性指的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遍历性是指统计结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性,表现为时间均值等于空间均值。
幸运的傻瓜可能得助于生命中的某些好运气,但是长期而言,他的处境会慢慢趋近于运气没那么好的白痴。每个人都会向长期的性质靠拢。
在面对重大疾病时,人们常常忽略了遍历性带来的风险,身边人患病的比例,从长期看,就是自己患病的概率。很多人懒得去做健康检查和疾病预防,直到诊断出身患绝症,才大为震惊的说:“为什么是我?”
对于没有遍历性的事件来说,考虑“均值”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要做的是小心谨慎,避免自己赔光出局。

3、幸存者偏差
我们经历的现实只是所有可能出现的随机历史中的一个,我们却误将它当做最具代表性的,忘了还有其他可能性。简言之,存活者偏差是指“表现最好的最容易被看见”。为什么?因为输家并没有现身。
幸存者偏误是一种认知偏差,表现为过分关注于眼前的事情,而忽视看不到的事情,把看到的事情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事情,做出错误的结论。
影响幸存者偏误的两个因素:
参与观测的样本数量。如果数量足够大,即使大部分样本表现不佳,也会有少数表现极好的样本出现。
事情表现好坏的随机性大小。从短期来看,随机性越大,越容易出现表现极好的样本。

混为一谈表(本书讨论的主要差异)

4、路径依赖
许多人死守自己的观念,直到踏进坟墓。如果一连串的观念都以第一个观念马首是瞻,我们便称其持有路径依赖的信念。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我们要求自相矛盾的权利!

5、应对随机性的方法
1)人不可能是完全理性,时时刻刻理性的,也不需要做到这样。只需要在关乎存亡,或者影响巨大的时刻保持理性就可以了,在日常生活中不妨顺从自己的天性,让自己感受美的洗礼。
2)入场之前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判断错误时会导致的结果以及其损失程度,而当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坚决执行预先设定的止损策略。
3)摆脱路径依赖的影响。在当前情况下做出的决策,不要受到你过去做出的决策的影响。做到这点实属不易,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头脑开放,不要死守原有的观念。
4)运用斯多葛哲学。面对随机出现的状况,减少情绪上的反应,将能控制的和不能控制的事情分开,进一步专注于能控制的事情上。要人与概率平起平坐。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机漫步的傻瓜》之我是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