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邶风·静女》赏析:人约黄昏后

【原文】

静女其姝⑴,俟我於城隅⑵。爱而不见⑶,搔首踟蹰⑷。
静女其娈⑸,贻我彤管⑹。彤管有炜⑺,说怿女美⑻。
自牧归荑⑼,洵美且异⑽。匪女之为美⑾,美人之贻⑿。

【注释】

⑴静女:贞静娴雅之女。姝(shū):美好。

⑵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城隅:城角隐蔽处。

⑶爱:“薆”的假借字。隐蔽,躲藏。

⑷踟躇(chí chú):徘徊不定。

⑸娈(luán):面目姣好。

⑹贻(yí),赠。彤管:红管的笔。

⑺有:形容词词头。炜(wěi):盛明貌。

⑻说怿(yuè yì):喜悦。女:汝,你。

⑼牧:野外。归:借作“馈”,赠。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

⑽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洵:实在,诚然。异:特殊。

⑾匪:非。

⑿贻:赠与。

译文

姑娘温柔又静雅, 约我城角去幽会。有意隐藏不露面, 徘徊不前急挠头

姑娘漂亮又静雅,送我新笔红笔管。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

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味道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月上柳梢头(网络图片,侵删,谢谢了)

我的赏析】

这首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对于它的主旨众说纷纭。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约会,是一首爱情诗。旧时的各家之说,却多有曲解。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所以,我也愿意将其理解为单纯的爱情诗。

这首诗以男孩的口吻来写,通过他对女孩的赞美和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位娴静美好,又有些俏皮可爱的女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同时也体现了男孩的痴情,让人为之感动。

整首诗分为三章,描写三个约会的场景,展现了感情的渐进,像小品一样,生动、可爱而有趣。


第1章描写了第1个场景

女孩和男孩约好在城角隐蔽处相会。可是女孩似乎有些调皮,明明约了男孩,时间都到了,就是不出现。急得男孩抓耳挠腮、转来转去地到处张望:“哎,这女孩跑哪去了?怎么还不出来呀?”心里七上八下的。

这个“搔首踟蹰”,通过外在动作传神地刻画了人物内在心理,表达了男孩急于见到女孩的心情,塑造出了一个陶醉于恋爱中的人物形象。

城角则真实反映了那时候的社会风情,人们恋爱还是要隐蔽些的,在城角约会比较僻静啊。

“踟躇”是个双声词,是从蜘蛛结网那儿来的,就是转圈子、徘徊的意思,因为蜘蛛结网就是不断地转圈子织起来的啊。


第2章描写了第2个场景

过了一段时间,男孩女孩又约会了,这一次女孩送了男孩一支笔。这笔红彤彤的,就像是从宫廷里流出来的高级笔,男孩很喜欢这笔的红亮有光。

这种恋爱时候赠笔作为信物的习俗,据说一直传到了50年代,那时候还是时兴恋爱时赠笔。当然不是赠毛笔了,是钢笔。英雄牌的、金星牌的、高大上一点的就是派克了。

第3章描写了第3个场景

男孩女孩又约会了,这时候男孩女孩的关系更深了,已经从“爱她姑娘好容颜”发展到“美人相赠厚情意”了。

说是女孩到郊外的牧场办事,还专门给男孩带回了美食。这个美食就是白茅,是一种野生植物,刚刚长出来的嫩穗子可以剥开来吃,又嫩又甜。

女孩芊芊玉手剥了嫩穗子给男孩吃,男孩幸福至极,情不自禁地表白:“这个嫩穗子太鲜美了,真好吃,只因为是你亲手采来并剥给我的啊。”

这个恋爱中的人啊,真是爱屋及乌,所以女孩送给男孩的笔,被他看成是宫廷里流出来的一样高级,也就很正常了。

“这个嫩穗子味道其实并不是特别好啦,但因为是你亲手采来并剥给我的,所以就特别好吃啦。”这种心理活动,相信每一个恋爱中的人都有吧?

就如那纸叠的千纸鹤,一文不名,却只因为是“你”叠给“我”的,所以特别珍贵。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而非物品本身。


整首诗抒发的感情阳光、纯真,尤其是那份爱屋及乌的深情直达人心底,令我们不能不心生欢喜,并被深深打动,进而为他们深深祝福。

一首很纯真、很温馨、很有趣的诗,愿你也喜欢~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经·国风·邶风·静女》赏析:人约黄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