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脚下,通向远方。鲁迅先生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在说对一条社会发展之路的探索,我记忆中的这条只是脚下走过的路。
我家门前现在是一条水泥路,前几年是柏油路,柏油路修修补补了好多年,再以前它是一条土路。因为这条路是通往村子的主路,当它是土路的时候,村子里所有的路都是土路。
当它被修成了柏油路的时候,其他的路还是土路,直到最近几年,当它被修成水泥路的时候,好像农村一下子富起来了,其他一条条穿插在村子里的乡间小路也都直接从土路变成了水泥路。
小时候,没有柏油路也没有水泥路,晴天的时候整个村里尘土飞扬,雨天的时候就泥沼满地。
好在那时候家家都穷,整个村子不会有汽车经过,所以,路的宽窄不重要,能走人就行。
晴天的时候风和日丽,除了长时间的干燥会使整个村子尘土弥漫外,印象里也没有什么其他深刻的记忆,但阴雨天就不同了。
既然是土路,肯定就会有坑洼不平,凸起的地方不会长久,洼陷的地方却会越来越深。
在我家自留地的地头,就有这样一大片凹陷的地方,同样也是我家门口这条路的其中一段。我家大门面向东,出门就是这条南北向的主路,而出门上路后向右走一百米左右,路西旁就是我家自留地。
那时候,这条路东边没有居住人家,全是果园和庄稼地,而西边住着村民,家庭院落几乎都是大门朝东,面向大路。
从我家开始向南还有六七户人家,每一户之间都有一条小巷,小巷两边也是紧挨着一户又一户,从我家向北,屋后是一片树林,然后也是隔着一条小巷分布着几户人家。
不到一百米这条路便与另一条东西走向的路交叉了,这条东西走向的路那是也是土路,经过了柏油路的变迁,现在也成为了水泥路。
正是这条东西走向的路将整个村子分成了两部分,路南为镇南,路北为镇北,就这个交叉口向西走,就到了村子的中心,村里的集市也分布在这条路上,而向东走,又是果园和庄稼地,走不了多远就到了河南和安徽的交界处,这便不提了。
还说我家门口的那条路,向南六七户人家之后,再往南就没有了人家,就是田地的区域了,路的两旁大部分是果园。
而那片凹陷的区域就在我家果园地头,就像萧红《呼兰河传》里所写的街道上那个大坑一样,每当阴雨天,这片凹陷区也积满了水,让人弄不清深浅,只能绕道而行。不过这片区域并没有淹死过生命,只是给过路人增添了更多的麻烦而已。
就这样祖祖辈辈在这条土路上不知走了多少年,突然有一天,村里要修路了。
修路是村里所有人都盼望的一件事,“要致富,先修路”,这样的习语一直在各个贫穷的角落广泛流传。
我们的村庄在一个太偏僻的地方,虽不是山区,也没有与世隔绝,但它位于河南,安徽与山东的交界位置,这可能是备受冷落的原因。
不管怎么样,传说中的柏油路要修到村里来了,这将是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
后来事实也证明,我以及我们这一代人就是通过这条路走出了农村,走进了城市。
修路是全体村人的事,每家每户都要负责挖土填路,也就是这次家乡修路的经历让我明白为什么每个道路两边都蜿蜒着随路延伸的沟壑。
修路并不是直接铺石子倒沥青,而是需要很多步骤。
首先就要在原来路面的基础上铺盖很厚一层土,要把原来的路面凹陷处填满,这就需要大量的土,土从哪里来呢?就源自道路两边,当确定所修路的宽度后,村里所有人就投进了挖土的工作中,将道路两旁的土挖出来由压路机压实在路中央,这样所修的路便能够高出一层来,也因此道路两旁都保留下了一条随道路延伸的沟壑。
这些沟壑若是在人家门口,那必定是需要被填充上的,但也不能破坏了其作为排水道的作用,所以在填充之前,就要在沟壑的底部放置一根根排水管道。而那些没有位于人家门口的沟壑,就那么常年的裸露着,也不碍事。
每修一次路,路面都会增高一些,道路两边的沟壑便会加深一些,这就使得临路而居的人家不得不从其他地方拉土来填高自己的院子。如若不然,到下雨天,自己家的院子还没外面道路高,水就流不出去,院子就要被淹了。
除了院子,从大门出去到大路的这一小段距离也不得不用更多的土来垫高,不然的话,车子都不方便推出去了。
总之,修完路后,村子里的所有东西都要根据路面的高度来进行调整了。
修路的日子整个村庄热闹非凡,打地基需要很长时间,在路面所需的土都被压土机压实之后,路面上每隔一段距离都放置了一大堆生石灰,生石灰上浇水就会发热,从而使像大块石头一样的生石灰变成细白的粉末,与泥土混合,铺在沥青石子的下面,据说是石灰有吸水作用,可以保证修好的路基干燥牢固。
小时候并不知道这些,只记得那一番热闹景象。小孩子们觉得石灰块遇上水就会发热这一点很奇怪,因此没少偷拿石灰块,我们把偷来的石灰块扔到大水坑里,希望能烫死几条鱼,但最终一无所获。
记忆里村庄里修了很多次路,但这第一次是印象最深刻的,后来也修过几次,可那时我已经长大了,后来的修路行动也不用全村人出动了,因为有了专业的修路工人。
大罐车拉来已经混合好的沙子石子水泥等,工人们很快就可以完整一小段路的铺就,用这样的方式,村里的每个小巷几乎都修成了水泥路。只是现在的路有些窄,原来的土路,柏油路是比较宽的,对向两辆车是可以很轻易的错过去的,可不知为何,后来的路越修越窄,越修越危险。
路修了多次之后,路面更高了,路两旁的坑更深了,又因为路窄,当对向两辆车驶来的时候,肯定需要一辆尽可能停在路边上,另一辆小心翼翼的驶过去。
再加上农村现在有车的人家变多了,也因此,农村发生车祸的频率越来越多,几乎每年过年回家都会听闻几件事故的发生。每个人都在抱怨,路修的太窄了,可是没办法,乡政府说上面不给拨钱,只能修这么宽。
现在,水泥路已经修好几年了,在平常日子里,这些道路是足够使用了。只是过年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堵路的问题,村里的人们也就这样度过一年又一年,在回家的路上堵着一段又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