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条和自己和解的路

01

成长的意义,远远不只是局限在身体上的变得高大健壮,更多的是个人心理方面的强大。


身体上的成长会随着青春期的过去而渐渐停止,接着顺应着大自然的规律,会迎来衰老。


我们没有办法控制时间的流逝在自己身上留下岁月痕迹,但是和身体不同,一个人的内心是可以不断成长、变得更加强大的。


它不会被时间掠夺去最美好的时刻,只会像美酒一样,随着时间的沉淀愈加醇香。


心灵的成长是靠自己的见识和经验促成的。内心的成长会一直在路上。

02

在我们社会的文化环境之下,推崇含蓄与谦和。


就连别人提出令我们觉得有些为难的要求时,都会认为拒绝得太过直接是不礼貌的。


但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含糊不清的推辞,若是表达得过于含蓄,或是对方理解得不够明确,都可能会使至少一方感到苦恼。


记得小时候看《家有儿女》中,有一集是讲述关于新搬来的邻居总是会来向他们家借各种东西。然而夏东海和刘梅即使心中各种不愿,但还是在邻居来接东西的时候,表现得十分慷慨地借于。


而他们对这件事最大的反抗也仅仅是想出各种借口委婉的拒绝,然而耿直的邻居家并没有明白他们的推辞之意,还是继续向他们借用物品。


直到一次邻居家又上门拜访时,看见小雪手中的杂质,再一次提出想要借用时,直接被小雪一口回绝了。


那句“我不”没有任何需要用来掩饰不愿的借口装饰,仅仅就是因为这是我的东西,而我并不愿意借给你。


而我们明明都是天生被赋予了拒绝别人的权利的,我们对自己的物品具有决定权,对自己的意愿具有决定权。


记得中学时,宿舍里一个姑娘小慧,为人老实善良。


有时舍友犯懒,不想值日,只要和她提一句,她就立刻答应下来,帮忙代为完成。久而久之,有的舍友就将这样的请求视为理所当然,而小慧后来即使对此有些不满,但是也没有明说,就这样接受了下来。


而小慧又是班上的宣传委员,负责班级黑板报的布置。


一次年纪通知板报主题比较迟,为了在评比之前完成板报,小慧就只能早点去教室绘制黑板报。


一天,小慧还是提前去班上画板报的时候,那位舍友因为习惯了小慧帮她完成值日,在轮到自己值日的时候,浑然不觉。


最后,卫检结果出来,宿舍垫底,被老师批评。事后,那位舍友将所有责任推给小慧,说自己以前都已经和她说好了。


小慧十分委屈。


这都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明确拒绝造成的责任不清。


毕淑华在《行使拒绝权》中说:“拒绝是一种权利,就想生存是一种权利。”


学会使用拒绝权,敢于使用拒绝权,善于使用拒绝权。


不勉强自己接受自己本不愿意的请求。这是我们在个人成长中需要学会的一步。


学会这一步,为自己减轻一分负担,人际关系中增加一份明确,会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简单很多。

03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在人群之中,却依然感觉孤单,甚至是为了配合别人而心疲力竭。


因为害怕寂寞而加入人群,却感到更加孤独。为了合群而丢掉了属于自己的特色与执着。


大学里认识一个大佬。


叫他大佬的原因是,年年拿奖学金拿到手软不说,也在校内外的各种比赛获得大小名次。


每每与他说话都觉得文采从他的话语间溢出,不是刻意的卖弄学识的那种,是将看过的书籍真正化为自己的东西的那种谈吐。


但是和他深入交流之后,我发现,他大多数时间都是独来独往。最经常的就是独自泡在图书馆里。


大佬并非没有朋友,而是与其为了表现得合群而违背自己的意愿做一些事,他更愿意按照自己的规划安排,独自前行。


他感到庆幸地告诉我,多亏了他对高质量独处的坚持,他不仅不感觉到孤单,还觉得每天都过得无比充实。


因为他将宝贵的时间都用在了自己最希望投入的事情上,而非浪费在繁杂的人际关系上。


余华在自己的书《在细雨中呼喊》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孤独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样表面的朋友。


我们拥有的朋友也许并非全都是表面的朋友,但是时间实在是太珍贵了。


时间的流逝也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当春花凋零,冬梅凌雪;当懵懂壮年,到古稀之年。


我们毫不自知地蹉跎岁月,最后却因埋没在人群里而一事无成,那是多么地可惜。


我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没有支持,我就得越尊重我自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而在我看来,尊重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按照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向前迈进。不被低质量的社交绊住双腿,拉低效率。


成长注定是一件必须一个人完成的事情,你需要自己经历些事,自己沉静地思考,自己勇敢地行动。


允许自己不合群,是成长需要经历的一个环节。


04

我还记得小时候,若是和小伙伴生气拌嘴之后,我总是会惶恐不安。生怕对方讨厌自己,生怕对方觉得自己并不完美。


直到后来,随着自己的逐渐长大,经历的事情也开始变得复杂。我才明白,我不可能让所有人都高兴,我并不完美。世界上也没有完美的人。


季羡林先生曾经出版过自己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日记,日记中有一个片段是“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在当初出版的时候,出版商曾经向季先生建议删改,但是被季先生拒绝了。


最后这一段原封不动地出版了,而季先生表示:“我70年前不是圣人,今后也不会成为圣人。”


记得当初在网络上,许多看了这段话的网友都称赞季羡林真性情。


承认自己并不是圣人在季羡林先生看来是一件并不需要掩饰躲闪的事情。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需要为了达到所谓完美的自己,而过多地勉强自己做到面面俱到。


我们拥有的精力就那么多,应该倾注到几个自己真正喜欢或是想要增强的地方。


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这是先人在古代就为我们总结出了的人生精髓。其指不仅局限于物质,亦指个人发展方面的。


既然人人都不完美,那么适时停下休息,又未尝不可。


列宁说过:“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隐性逻辑》中提到,有研究证明,如果人们在半个小时紧张工作之后,能够休息一会儿,工作效率会显著提升。和没有休息的同事相比,甚至可以提高85%。


书中还提到,经验越多,思考越困难。定式思维让我们把经验当做习惯,面对相同的事总是作出相同的决定。但是书里也提到了,一个方法总是有用,不代表那是最好的方法。


面对这种情况,放下手里的认为“发呆凝视”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方法。


在一个熟悉的环境待久了,思想和心理难免会僵化,休息让我们跳出原本身处的环境,获得新的视角和更高的效率。


不要勉强自己耗尽宝贵精力在有些并不重要的事情之上。


允许自己不完美,允许自己累了停下休息一会儿。

05

成长其实是一场和真实自己不断磨合的旅程,途中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心灵的诉求和平静。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强大。


学会正视自己,学会接纳自己,学会不勉强自己。


海明威说过:“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你的步伐可以很小,但是要一直在前进的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长,是一条和自己和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