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074:修身,不仅仅是提高文化水平,还得通医理

学习内容:

卷第二十一 ,汉纪卷十三(公元前109年——公元前99年,共11年)

1,滇国投降汉朝

2,武帝元封三年(癸酉年,公元前108年) )赵破奴生擒楼兰王,攻破车师国

3,卫氏朝鲜的灭亡



【学以致用】

0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个节奏当中,修身是根本

我原本以为,所谓的修身,仅仅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比如,学习《论语》《道德经》《大学》《金刚经》《王阳明心学》等等儒释道的经典,把自身的人文精神,境界提高,身体力行就好了,但是我发现,是我肤浅了

仅仅这些还不够。还要通医理。

这是我最近自学中医的一个体会。 比如,你从《黄帝内经》里面就可以了解到,人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十二正经的辩证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宇宙的相应关系

比如,五运六气,二十四节气,自身的精气神,与地域,与五行,与方向,与饮食,与风寒暑湿燥火等等之间的联系变化

一个有意思的事,就是释老师为什么会坐在菩提树下悟道?

那是因为,释老师所在的地方,地域,那个地方特别热,其他地方人身上的火气特大,根本静不下来,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能身心清凉,静中生慧。

上古的人,一般有文化的人,都是要懂医理 ,命理,地理。 这好像是基本要求。

比如说,父母到了什么年岁了,要注意些什么,怎么为其保健, 不能出远门。

或者长辈不在了,会懂得基本的,看墓穴的方位。

但现在的教育,从大学出来之后,有几个能了解干支纪年的,有几个通晓《易经》道理的,不要求达到玄学算命的程度,但基本的阴阳的辩证法还是要有的。但我估计还有很多人会以为这个是迷信。

所以,要做好“修身”这一步,最好的切入点是从学习《黄帝内经》开始

因为,要学好这一本书,就逼着你不得不去学习《历法》《易经》《说文解字》等等学问, 它们都是连在一块的。

回到正题

为什么讲这一段,因为这个时候的汉武帝,智力开始下降

不像以前睿智,开始杀宰相,杀妻,杀太子,变得越来越凶暴,只凭自己的一时的高兴或者不高兴来办事。

现在老年人有个现象是,老年痴呆。  而按照中医的理论,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脑髓(肾经)损耗的过大。 这个损耗是在年轻的时候损失,年龄越大就不足了。

汉武帝就有这个现象

他派了两个部下(左将军荀彘,楼船将军杨仆)去征服卫氏朝鲜,可是这两路大军却没有设定一个统帅,导致出现争端。 后来派了公孙遂去调查情况。

杨仆犯错最多,单独挑战,吃了败仗,吓破了胆之后,又企图用和平的方式包揽全局。最严重的是,约定攻击的日期,友军出动了,他却坐山观虎斗。

荀彘对公孙遂表达了对杨仆的怀疑,并建议把杨仆逮捕起来。 后面合并了杨的军队,并把卫氏朝鲜给灭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汉武帝把汇报结果的公孙遂杀了,指控左将军荀彘争抢功劳,嫉妒同僚,把荀也杀了, 最后把杨给免职了,贬为庶人。

作为领导者,尤其是长期处在一把手的领导者,如果不能控制自己任情任性的欲望,下面人就得遭殃了。

君王任性,则天下恐惧。

把这段历史拉近一点,延伸到自己身上

我有没有仅凭喜好在拍板,决策?

在家里仅凭喜好,对待妻子儿女?

尤其是子,女的成长方面,有没有符合自然规律,让他们以他们所适合的方式来成长,而不是为了所谓的“科学的标准”为标的。

王者致中和之极。致中和,就是领导人的修养。 修养,修身,从小开始,从黄老之术,黄老之道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治通鉴》074:修身,不仅仅是提高文化水平,还得通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