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你好”接力写作】 20230114李灵俐:“米花糖”中的年味儿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灶王爷上天”之日。小时候听奶奶说:这一天,各家各户还要烙些包芝麻糖的烧饼,名曰‘祭灶火烧”,或者备灶糖,灶王爷要在这个时间上天,去向天皇人帝汇报工作。给灶王爷吃了嘴甜甜的,人们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会自制“米花糖”,这个拥有特别滋味儿的"米花糖",让我记忆深刻。

在九十年代,农村的春节显得尤为隆重。我的家乡在南方,从十二月中旬开始,杀猪、宰羊、年糕、糍粑、做米花糖、扫烟囱、扫房子、吃团年饭,一样不能少。但是最让我兴奋的,就是这个最属年味儿的米花糖了。

今天一大早,妈妈就在厨房里忙碌,准备今天做“米花糖”。做米花糖的工序有点复杂,老妈是个利索会安排的人,她提前一天就清洗好了工具,煎好了米花、炸好了苕丝,今天只需制作。开始动工,母亲掌勺,我负责烧火。

只见妈妈在锅中放了一些油,再倒入一瓢清水,随着水温慢慢上升,分别放入麦芽糖、红糖和白砂糖,并用锅铲不断地搅拌锅里的糖水,使其尽快融化。正在玩耍的女儿和侄女们,看着熬糖了,也立马端了凳子过来,站在凳子上看着锅里神奇的变化:锅里的麦芽糖块越变越小,糖水越来越黏稠。还不停地冒着泡。女儿砸吧着小嘴,不停地问道:“婆婆,这糖什么时候做好,什么时候可以吃啊?”看着围着灶台的这几个“小馋嘴”,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我也是这么围着锅边的。

小时候,爸爸负责烧火,妈妈负责掌勺,我就是个小帮手,负责递东西。一家人在小小的厨房里忙碌又幸福。妈妈也是这样一边用锅铲轻轻顺时针打圈搅拌着锅里的糖水,一边"指导"爸爸烧火。“火太大了!抽一点柴火出来,要把糖烧焦了!”“火不要断了,等一下都把我的糖又弄凝固了。”就这样在妈妈的指挥下完成这件大事情。

“哇,这糖肯定很好吃!”耳边传来侄女的声音。只见糖水已经熬成了黏糊状,妈妈把多余的糖舀进盆子里,放在温水里,以免凝固。又给孩子们取了一些糖放在小碗里,孩子们每人拿一根筷子,开始吃搅搅糖啦。孩子们一边舔着筷子上的糖,一边还拉着长长的细丝,比赛谁拉得更长更细,看着孩子们脸上糊满了一条条粘稠的细丝,像几只偷吃的小老鼠,外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厨房里瞬间一片欢声笑语。

开始做第一锅糖啦,妈妈在锅里留下一些糖,让我烧小火,倒入了一些米花,迅速翻炒,尽量让每一颗米花上都裹上糖浆,然后趁热把它放到案板上的模具里,不断压平,几个小家伙也手忙脚乱地帮忙,说是“帮忙”,实则是边压边吃。老妈戴着老花镜,拿出了她那把没有刻度的尺子,左右比划着,切成一块一块的米花糖。就这样,我们忙碌了一个上午,做了不同口味的米花糖:苕丝糖、花生糖、芝麻糖……

妈妈把做好的米花糖放入密封袋里,收拾中,小姨打来电话,得知在做米花糖,埋怨我们不怕麻烦,说现在谁家还自己做啊,麻烦得很,买来吃很方便,各种口味都有。的确,买确实方便很多,但是我们享受这个制作的过程,追忆这些童年往事。这米花糖是我记忆中的年味儿,是属于我和妈妈独有的记忆,希望它也能成为下一代美好的回忆……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天·你好”接力写作】 20230114李灵俐:“米花糖”中的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