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个人“缓冲带”

        我们先来模拟一场“穿越”,让自己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回到自己刚刚出生之时。


      初临这个世界,混沌无知,世界、环境、父母、关系等等这些字眼都不会在脑海中出现,有的只有源自母体的一丝血脉联系。我们出于本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来获得自身的需求。接着,这个物质世界对婴儿的影响开始了。有的婴儿很快的得到了回应,对于她/他来说,这个物质世界是值得信任,平和有序的。而有的婴儿就不一定得到回应(父母的粗心大意、意外、遗弃等等),那这个物质世界对她/他来说就是没有安全感、危险的。我们“穿越”到婴儿身旁,应该能体会到她/他在同世界一次次的交流中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到我们5、6个月大,能有基本的行动和意识,如何处理自己和父母、亲人的关系开始摆在我们面前。也许你的父母是溺爱的,以你为中心,你就会很容易产生“骄傲”的情绪,开始不断的主宰这种亲密关系;也有可能你还有兄弟姐妹,你父母的重心放在另一个宝宝身上,你就会发现“嫉妒”这个情绪开始出现;同样也有可能你的父母经常吵架,那你在这段亲密关系中可能就会感到“害怕”。你会发现,光一个亲密关系的千差万别,就造就你不同的性格影响,更不要提后面还会遇到的社会关系、自我保护等。经过长达几十年的影响,身为傍观者的你,应该会心力交瘁了吧。你看到了这个物质世界在自己的“白纸”上涂抹的一道道痕迹,看到了“本我”被覆盖,看到了“自我”的形成,不知此时作何感想呢?


        现在我们跳出上面的游戏,舒缓一下心情,来认识一下心理防御机制。我们都知道火车上装有专门设计的缓冲器,如果没有缓冲器的话,车厢间的碰撞震动会很不舒服,而且还危险。而我们的内心世界,也有一个这样的缓冲带,这种装置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我们在无意识状态下设计的。这种装置产生于我们自身的矛盾:情感的矛盾、行为的矛盾、观念的矛盾等等。因为如果我们能感受到自己身上所有的矛盾,心理上是承受不住的,会疲惫不堪。但这些矛盾又不可能消除,所以就形成了“缓冲带”,让自己慢慢察觉不到自己的观点、情感上的矛盾了。 虽然“缓冲带”能帮我们减少心理压力,属于我们必须具备的心理防御机制,但是也会阻止我们去认知真正的“本我”。所以,我们要去了解这些“缓冲带”,让自己学会跳出“自我”赋予我们的框架,能看到更全面的世界,能成就更高层次的“超我”。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反向作用”:当我们孩提时经常因为错误而受到严厉惩罚,并且做好也没得到奖赏和回报时,为了应对这种压力,他们开始向“错误”的反向去寻求。当强迫自己向“错误”的反向“对的、应该”前进时,能帮他们远离麻烦。久而久之,他们得出要想不受到压力或麻烦,就需要控制自己永远的站在“对”的一方。他们自己内心真正的希望被一系列的“应该”压制和取代了。他们可能会为了目标激励自己,告诉自己要努力,这个目标结束后就可以犒赏一下自己。但目的达到后,他们马上就去做其他“应该”的事了,而把奖励忘记,并且告诉自己这样才能进步。这是典型的完美主义的心理防御机制,永远看到的是矛盾的反向“应该”的事,而忽视自己的真正需求,忽视这种真正需求和“应该”之前的矛盾,把自己的注意力全关注在“反向”了。寄语:要学会允许“错误”的存在,让正负两个层面的感觉自然流淌。

     

      “压抑作用”:有一类型的人,是生活在别人的“感觉”中的。他们孩提时可能很可爱,得到很多赞美。慢慢的,他们的心神都被吸引到这种赞美的感觉中了,为了获得这种“骄傲、被赞美”的感觉,他们开始让自己变成别人喜欢的样子,这些“给予者”很容易知道怎么让别人高兴,能迅速发现自己身上吸引别人 的地方,他们通过得到别人的“喜欢”,来让别人给予他们所想要的。这种情况会导致他们自己的需求开始被压抑了,因为自己的需求,可能会跟别人的需求是矛盾的。“我不需要任何人,但是他们都需要我”、“我能变成你期望的样子,但我对你的真实感觉是什么?”。这种“压抑自我”,会让他们在“讨好”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负面的“无意识冲突”,经常会出现明明已经得到了亲密关系,但他们却很快主动逃离,因为到后面他们会感到“失去了自己”。寄语:让自己内心强大起来,学会“谦卑”(对自己真正认识,不求多,也不求少)


    “认同作用”:当他们受到夸奖经常是因为“事”或者“成就”,而不是他们自己。他们就会聚焦到大家的“认同”上,即工作取得成就或者考个好成绩这样的社会认同,才配拥有爱。这种聚焦,让他们逐渐把自己塑造成“认同”的理想形象。当他们工作时,他们就把自己的情感搁在一边,他们抛弃自己的“喜好、情绪”,成为他人希望的样子。当他们意识到他们的“认同形象”并非真实的自我,他们就会痛苦不堪。所以,很多时候“认同作用”这样的防御机制也不会被察觉的,我们通过这种做法把自己变得和周围人一样,或者变成某种环境中的佼佼者。寄语:认同作用能让你充满希望,但也请偶尔认识到,你的价值并不在于给别人留下的印象,而是你自己。

   

        “内投作用”:当童年有被父母一方“遗弃”或者父母关系恶劣,经常吵架,对孩子态度也反复无常时,这类型的孩子对关怀和爱护就特别依恋。这种患得患失向内投射到内心,让自己的整个心神被自己的内心悲伤情绪上。他们更多的去关注失去的爱、遥远的爱、未来的爱,甚至在自己内心建立一个虚拟的“爱人”,“如果”这个词经常出现在他们的脑袋里,并使他们感伤失去的美好。而这种把心神注意力都内投到内心的做法,使得他们很少活在当下。一旦强迫他们面对现实时,他们会很失望,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不好的(对比内心的镜像)。而且过多的内投,让他们爆发起来会很恐怖,“强烈”、“极端”、“无畏”。寄语:要学会从感觉层面回归到现实状态,感受眼前的满足,掌握平衡。


      分隔作用:当家庭人口众多,小孩不断受到来自家庭的心理干扰,可能就会造成孩子退缩的心理。而为了躲避他人,他们会在心中搭建一道围墙,让自己远离自己的情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他们可以控制我的行为,但他们不可能影响到我”,这就是分隔作用,利用自己的精神,隔断自己的情感或本能。分隔作用严重的人,非常独立,他们需求很少,能在自己的精神生活中获得巨大乐趣。他们能专注于“精神”的决定,让自己不受害怕和欲望的干扰。但不好的是,他们过度分隔自己的情感了,所以一旦出现情感浓烈状态时,他们会选择逃脱。寄语:我们除了精神中心外,还有情感和本能。针对分隔作用,我们要学会正视自己的情感和本能,而不是仅仅关注精神。


      投射作用:当孩提时家庭氛围复杂(如收养家庭、酗酒、争吵等),父母对孩子的惩罚或羞辱导致信任缺失,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反复无常时,就会造成他们必须高度警惕,预测父母的态度。他们对外界的认识,是先从自己的不信任出发,投射到大人身上,然后从大人行为来推断自己判断是否准确。投射作用导致看世界的注意点的严重不同,即先有假设,然后在投射对象身上找结果。所以受投射作用影响严重的人,偏执现象十分普遍。同时因为先有投射,所以导致他们总是喜欢最糟糕的情况,导致了他们多疑的世界观。寄语:要学会打断自己对他人的观察,用事实结果来检验自己的思维判断。


        合理化作用:每个人都需要健康点的自恋,来发现自己的独特价值和特质。但一旦对事情过度合理化,即总为自己找到合适的理由来安慰说服自己,他们就会开始不断的去选择,去避免发现自己的问题。“吃不到的葡萄都是酸的”、“我就高兴我是我”。这些过度的主观态度,让他们变成了自我欺骗。本质方面,合理化作用实际上是精神中心的恐惧外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过度合理化的人,虽然看起来阳光、积极,但实际上是为了掩盖内心逃脱痛苦的挣扎。寄语:要学会清醒的生活在此时此刻,让自己专注于一项事情或运动,即使这件事面临风险、批评,都要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此,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到其他被合理化的积极体验上。


        否定作用:当孩提时充满斗争,或者被教育强者受到尊重,弱智被人欺负,就会让他们学会为了保护自己,就要去对抗别人,成为强者。这种非此即彼的注意力,让他们为了支持自己“合法”的观点,而去自动否定其他的观点。对他们来说,安全意味着知道你要反对谁,同时知道谁会在背后支持你。过度的否定作用导致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自己的“真相”上,不管这种真相是否自私、片面,他们的大脑会自动碾碎一切反对意见。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报喜不报忧,就如同“平头哥”,只看到对方的弱点,无视自己的现实。寄语: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注意力,努力发现他人行为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允许他人坚持不同的观点,尽量认识到各个观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麻醉作用:当孩提时他们是经常被忽视的孩子,为了平衡这种矛盾,他们就学会了忘记自己,学会知足常乐。把自己的注意力从自己真正的需求上移开,内心进入催眠状态,让大脑把自己忘记了。过度的麻醉作用让他们的注意力经常聚焦到不必要的事情上,大量容易上瘾的东西“肥皂剧、毒品、酗酒、游戏”会让他们完全忘记生命中真正宝贵和重要的东西。寄语:要学会审视自己的“沉睡”状态,学会限制自己,从自己的真实需求上去行动。


          结束语:我们的大脑中有三个中心,即想法、情感、本能。从我们出生之后,受到的种种影响,总会让我们在这三个中心上产生了一些偏差,让自己的注意力过度的集中在某个中心了。比如上述的“压抑、认同、内投”都是注意力过度关注情感中心的产物,即他们是活在“感觉”中。就如一则寓言讲到,我们的人生就像坐在三脚板凳上挤牛奶的牧童,牛奶代表着这个世界给予我们滋养和收获,三脚代表着“精神”、“情感”、“本能”三个中心。从初生之后,受到的影响导致板凳的一条腿坏掉了,结果这个牧童的注意力就不再是牛奶,而是这条坏了的腿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识别个人“缓冲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