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号陈清艳 寻找开启心灵的钥匙——《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读后感

经常听隔壁班的班主任说:他们班的学生太活跃,不好管。我却经常羡慕她,因为那是聪明学生的一种表现,只有思维活跃的学生才会有活力。我常常为自己班那死气沉沉的气氛而苦恼。从一年级开始带的这个班,到现在快三年了。一直以来,在其他老师看来,这个班的学生很听话,成绩也不错,但是,学生的状态也只有任课老师最清楚,想调动他们的兴趣真的很难。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无动于衷,上课时精神恍惚,人在心不在,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为完成任务而完成,没有激情,没有活力,甚至连做坏事也是小心翼翼。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班的学生不如隔壁班学生聪明。今天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让我找到了原因。隔壁班的语文老师,经常在班上开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气氛很是活跃,孩子们的精神状态也比较好。而我的教学方法只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怎样才能使学生为了自己好好学习而感到自豪呢?怎样才能使学生从自己取得进步和学到知识中体验到自尊感呢?我坚定地相信:通往这一目标的途径,就在于要使知识、智力的丰富性成为学生个性的自我表现。”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列出了具体的做法: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我们常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花,只不过孩子们的花期不同,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同时绽放,也不能要求他们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常常以学习成绩论英雄,以学习成绩来给孩子们下定论。长此以往,就造成了有些花期晚的孩子们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局面。

苏霍姆林斯基在《争取让学生爱上你的学科》一文中提到:教师应该有“自己的学生”,上周我利用课余时间在寻找我“自己的学生”,首先找到的是班上成绩较差的学生,我希望通过谈话改变他,让他成为“我的学生”。交谈中,孩子告诉我,放学回家没事的时候就看课外书。这让我想起上学期的事:有几次,他悄悄地走到我身边问我:老师下次的“阅读之星”评比什么时候。当时因为气恼他不按时完成作业,而没好气的回答了他一句,现在想想,可能当时我的态度把这个孩子拒之千里了。我想“阅读之星”的评比或许就会给他一些学习的自信。还有学生告诉我:一提起读课外书,浑身都是劲;画画的时候我能专心的画很长时间……,上周通过和学生的交谈,发现许多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我只不过在很多时候被许多的教学任务,学习成绩给蒙蔽了眼睛。我们校长说过一句话:学校的所有活动都是为语文老师服务的,就看你会不会抓住时机了。

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想当一名差生,也没有样样都不行的差生。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自尊感,把学生的自尊感和学习融为一体,相信我们的教学会越来越好。

希望自己无愧于教师这个职业,无愧于家长对我们的信任。我将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寻找,早日找到开启每一个孩子心灵的那把钥匙。

你可能感兴趣的:(13号陈清艳 寻找开启心灵的钥匙——《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