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北戴河》作者毛泽东(1954年)
大雨落幽燕⑵,白浪滔天⑶,秦皇岛外打鱼船⑷。一片汪洋都不见⑸,知向谁边⑹?
往事越千年⑺,魏武挥鞭⑻,东临碣石有遗篇⑼。萧瑟秋风今又是⑽,换了人间⑾。
【作品注释】
⑴浪淘沙:词牌名。北戴河:在河北省东北部渤海边秦皇岛市西南海滨,是著名夏季休养地。
⑵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⑶滔天:形容水势很大,大到好像与天连接起来一样。
⑷秦皇岛:三面环海,是渤海湾一个不冻良港,现已设为市,相传秦始皇求仙曾到此,它因此得名。
⑸汪:指水势大,深且阔。
⑹谁边:何处,哪里。
⑺往事:过去的事,这里指公元207年(建安12年)曹操东征乌桓(古代部族名)经过碣石山时写下《观沧海》一诗之事 ;越:越过;千年:只是一个大概数,实际已一千七百多年。
⑻魏武:即曹操(公元155~220年)。曹操死后,他儿子曹丕当上皇帝追封他为魏武帝。挥鞭:原指挥鞭策马,这里指骑马出征。
⑼碣石:碣石是古代山名,位于现今何处,学术界尚有争议,河北乐亭说、河北昌黎说,山东无棣说等。 本词应指的是位于河北昌黎。昌黎碣石山位于河北省昌黎城北1千米,与北戴河毗邻,面积28.8平方千米,形成历史久远,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渊源,地理位置优越,是五岳之外的“神岳”,是古今中外有名的历史名山、仙山、观海胜地、佛教胜地和旅游胜地。遗篇:遗留下来的诗篇,指《观沧海》一诗。
⑽萧瑟秋风: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⑾人间:社会制度。
【作品译文】
大雨落在了幽燕, 滔滔波浪连天, 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 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 也不知漂去了哪里。
往事已经有千年, 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 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 秋风瑟瑟到了今日, 人间却换了新颜。
【创作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实力增强,农村的合作化运动已有较大的进展,对工商业的改造也开始着手,建设一个工业化的强国的伟大目标也开始提出。以上就是这首词的写作背景。1954年夏毛泽东到北戴河住过一些日子,在此填了这首词。 词中描绘了北戴河壮阔的场景和渔民出海的情形,怀古思今,热情地歌颂了新时代的新生活。
【作品鉴赏】
这首词一开始就给人们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来,给人以雨声如鼓势如箭的感觉;继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气势,写出浪声如雷形如山的汹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飞落,一腾起,相触相激,更兼风声如吼,翻云扫雨,推波助澜,真是声形并茂气象磅礴。
在《浪淘沙·北戴河》上阕中,毛泽东写道:“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道出了毛泽东同老渔民交谈的美好回忆,也寄托着毛泽东对海上渔船安危的牵挂和关怀。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的下阕中说到曹操,并将曹操的“秋风萧瑟”升华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豪迈激情。
上阕前两句,一为仰观,一为前瞻,随着视角的变化,空间画面也由陆而海,从上而下。后三句则显示视线由近而远的渐次推移,极富层次感。“秦皇岛外打鱼船”回应开头一句的“幽燕”,点明地点,又与题目相吻合。“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的意境或也取自于古人对大海惊涛骇浪的描写,但《浪淘沙》是小令,不直铺叙,用精炼的设问句式写出来,化实为虚,以简驭繁,真乃神来之笔!与其说是写人写船,不如说是以小衬大,将较小的意象置于广阔巨大的空间之中,进一步烘托渲染“白浪滔天”的威猛旷悍,突出风雨中的海天莫辨、浩茫混沌、旷荡无涯的景象,从而扩大作品的空间容量,显示出一种寥廓深邃的宇宙感。
上阕写景,景中含情,而下阕抒情,情中有景。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此时此地此景,自然会使人联想起一千多年前曹操登临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东汉末年,豪强群起割据,“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曹操《蒿里行》)。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曹操雄才崛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几十年的征战,终于扫荡了分割的世族军阀与豪强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他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清刘熙载《艺概·诗概》),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雄才大略和进取精神,同时也反应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开建安文学风气之先。词的下阕先发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转时空,展现历史的画面。“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让人感觉十分壮丽。“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点明主旨的句子,升华了诗词的主题。
【补充】
魏武帝曹操《观沧海》开篇第一句,提到作者观沧海的地点,即东临碣石。
碣,本义为齐胸高的石块;引申义为刻石中的一类形制。《后汉书·窦宪传》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汉代以前的刻石没有固定形制,大抵刻于山崖的平整面或独立的自然石块上,后人将刻有文字的独立天然石块称作“碣”。那么曹操观沧海时,是站在一块临海的圆石上还是站在一个名叫碣石的山顶上,让人模棱两可。俗语:站得高,看得远。单单站在沧海边上的一块圆石,放眼望去,也只是一片海面和海面洪波巨澜、汹涌起伏,看不到竦峙的山岛以及岛上繁茂树木、丰美百草。因此,碣石,是一个地点,碣石山;而不是一块叫“碣”的石头,碣石门。碣石门是由屹立在近海里的石柱,即海蚀柱形成的。
碣石,具体在哪,有诸多说法。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北戴河以西;一说在在今辽宁省绥中县西南的海滨,西距山海关约三十里。碣石的确定位置,对《观沧海》的物境和情境都十分重要,还会影响到意境。毕竟今天的昌黎县与绥中县直线距离有近150公里。换句话说,换算成东汉时的里,汉代的一里相当于今天的415.8米,那可是近400里。要定位碣石山的确切位置,还是要从史书找依据。《三国志·魏书》中有四处记载曹操北征乌桓这事,即《武帝纪》、《田畴传》、《郭嘉传》及《乌丸传》。从这四处对曹操北征事件所记载的地名,梳理曹操去讨伐乌桓行军路线:邺县(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易县(今河北雄县西北十五里古贤村)→无终(今天津市蓟州区)→徐无山(今河北遵化市东)→卢龙塞(今河北迁西县北喜峰口一带)→平冈(今辽宁凌源市西南)→白狼山(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六十里大阳山)→柳城(今辽宁朝阳县西南十二台营子)。然而《三国志》未对曹操的回师线路详细记载。但31年后,即(魏)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征辽东时在《晋书·宣帝纪》有一条行军路线,即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孤竹(今河北卢龙县南)→碣石→辽水(今辽宁境内浑河)。司马懿征辽东的行军路线可佐证曹操得胜归来的回程:柳城→卢龙塞→易水(有三条,都在易县内:一为古武水;一为古濡水,又名沙河;一为雹河,今瀑河)→易县→邺。
从曹操北伐乌桓的行军、回师路线以及司马懿征辽东行程,可知曹操东临碣石应在孤竹城驻军期间,时间应农历九月末或十月初。因此,碣石应为碣石山,处在孤竹城东面,位置也与史实相合。由此,曹操登临观海的确切地点是碣石山。碣石山,在河北省东北部昌黎县城北,东距渤海仅15千米。碣石山与渤海边相距15公里,不借助仪器设备,仅凭人的肉眼是看不到海,也看不见海面的洪波涌起的壮观,更看不到山岛上的草木茂美。以今人的视角看古人的视野,偏差在所难免。更何况以现代城市中的能见度去推断一千八百年前的古人眼界,那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正如诗词鉴赏所说:“诗要用形象思维去看待,不能如散文那样直白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因而,站在碣石山顶,远望凸于海中的北戴河半岛,也会给人以“山岛竦峙”的景象。
另有明末清初沿革地理学家和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提及:碣石山“县西北二十里。山势穹窿,顶有巨石特出,因名。”其主峰仙台顶(俗称娘娘顶) 峭拔挺俊,海拔695米,东临大海,自古被择为北方沿海地区重要的地理坐标,为古今观海胜地。历史资料记载,登碣石山观沧海,不单是魏武帝曹操一人,前有秦皇嬴政、汉武刘彻,后有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北齐文宣帝高洋以及唐宗李世民等,他们都可能曾登临过。
在古代就是因为有碣石山而被称为碣石之地。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魏武帝、晋宣帝、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隋炀帝、唐太宗,曾先后来到或路过这里。
第一个临碣石的皇帝是秦始皇。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于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在碣石一带海边开展了大规模求仙活动,并派人找到了居住在碣石山上的仙人羡门子高,求长生不死之药,并派人下海寻找仙人,命丞相李斯在碣石门题刻了《碣石门辞》。
第二个临碣石的皇帝是秦二世胡亥。《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胡亥继位后,于公元前209年(二世皇帝元年) “东行郡县”时,亦“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而尽刻始皇所立刻石”。
第三个临碣石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郦道元的《水经注·濡水》记载:“濡水又东南至絫县碣石山……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濡水,即现在的滦河,絫县,即现在的昌黎县。就是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来到碣石山观海,并开展了求仙活动。现碣石山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就是因为汉武帝曾经登临而得名。
第四个临碣石的皇帝是魏武帝曹操。公元207年7月(东汉建安十二年),死后被追封为“魏武帝”的曹操东征乌桓,出卢龙塞。8月,登白狼山(辽宁建昌城东)与乌桓首领蹋顿接战,大破蹋顿,乌桓军20万人投降,杀蹋顿。9月,从柳城班师。将军队带到碣石山一带休整了一个多月。留下了千古绝唱《碣石篇·观沧海》。他又在西归途中,吟出《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记叙了当时碣石山邻近地区的景象,尽情地表达了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
第五个临碣石的皇帝是谥号“晋宣帝”的司马懿。公元238年(魏明帝景初二年),司马懿率兵赴辽东征伐公孙渊时,也经过了碣石山一带。《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于“景初二年,帅金牛、胡遵等步骑四万,发自京都。……遂进师,经孤竹,越碣石,次迂辽水”。说明司马懿东征,经过了孤竹国,越过了碣石一带,又绕过了辽河。
第六个临碣石的皇帝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据《魏书·高宗纪》记载,北魏文成帝于公元458年(太安四年)“四年春正月丙午朔,初设酒禁。乙卯,行幸广宁温泉宫,遂东巡平州。庚午,至于辽西黄山宫,游宴数日,亲对高年,劳问疾苦。二月丙子,登碣石山,观沧海,大飨群臣于山下,班赏进爵各有差。改碣石山为乐游山,筑坛记行于海滨。戊寅,南幸信都,畋游于广川。”说明北魏文成帝也曾慕名碣石山,专门来此地登山观海。
第七个临碣石的皇帝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北齐·齐本纪》记载,天保四年“冬十月丁酉,……大破契丹”,“丁巳登碣石山,临沧海。十一月己未,帝自平州还,遂如晋阳。”说明北齐文宣帝高洋在打败契丹后,在归途登上了碣石山,登山观海。
第八个临碣石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隋书·炀帝本纪》记载,“大业八年春正月,帝亲征高丽。遣二十四军,分道并出。……右武侯将军赵孝才出碣石道……。”隋炀帝杨广在公元612年(大业八年)亲征高丽时,曾路经碣石古道。
第九个临碣石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新唐书·太宗纪》记载:“十九年二月庚戌,如洛阳宫,以伐高丽。……秋九月葵未,班师。十月丙午,次营州,以太牢祭死事者。丙辰,皇太子迎谒于临渝关。戌午,次汉武台,刻石记功。”唐太宗李世民在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春天,亲帅大军出临渝关,与高丽大战于辽东。当年秋,班师归来,登上碣石山的主峰汉武台,并令人像秦皇、汉武那样刻石记功。唐太宗是最后一位登上碣石山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