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无法亲眼看见,也别视而不见

      一般来讲,名人自传往往会有很多读者捧场,毕竟大家对名人的生活细节和内心想法都怀着很强烈的好奇心。不过柴静的这本《看见》可能是个异数,因为《看见》并不是在记录她的私人生活,她也没有谈及自己对情感和家庭的看法,而是通过她个人的视角观察央视节目“新闻调查”十年间的一些典型新闻事件。这种缺乏噱头、无法满足读者对名人八卦追求的书,原本是不太容易火的。而事实却是,《看见》几乎是“名人自传”类书籍中口碑最好的一本。

      柴静并没有采用客观冷静的方式在书中严肃探讨非典、两会、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留守儿童问题、华南虎事件、虐猫事件、家暴等话题,而是用自己的目光从中挖掘故事、提出问题。她的文风看似隐忍、含蓄,好似潺潺的溪水,实则暗流涌动。她也不止一次自省说自己很容易冲动,但她似乎并没有打算改正这些“错误”。因此《看见》是主观的、真诚的、煽情的,甚至是有些滥情的,是柴静用她愤世嫉俗又悲天悯人的情怀,将自己的成长历程巧妙标注进这些重大事件中的载体。

      柴静在《看见》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考的方向:我们需要看见什么?怎样才能看见?怎样才算看见?看见后我们需要做什么?看见对我们的人生有着什么意义?

      其实我们都能“看见”,但大多时候我们在潜意识中选择了视而不见。柴静的确有更多机会比我们一般老百姓走得更远、看到更多,但那不是根本。如果我们能够用心看、全面看,那么即使我们的生活圈子很小,也一样能够“看见”。

      当我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并有意识地拓展认知边界,就会发现自己看一个事物不再只是盯着它的正面,还可以看到背面、侧面、斜角;也不再只是聚焦于事件的现在,而是还会联想到引发它的根源、蕴藏的内涵和对未来的影响。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是真正参与到这个联动着的世界中,“思想电波”得以和“精神网络”相连相通,成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与一切都分割开来的“边缘人”。

      所以,在读过《看见》后,我决定即使无法亲眼看见,也绝不再视而不见。

      最后,分享一些个人在读书过程中留下的思考:

1.身处社会和群体中,怎样不被带偏是一门可以终生研究学习的课题。

2. 卓别林曾经说过:人生近看是悲剧,远看则是喜剧。人无论处在多么艰难的境遇中,都不能失去绽放笑容的能力。

3.流言,是这世界上最阴险的暗器;而心怀不轨之人将私有的负面情绪发泄并融入流言后,无疑是在这锋利的暗器上又涂抹一层剧毒。

4.幸福感的上限是随着生存环境起起落落的。活的越安逸幸福感上限就越高,越不容易满足;活的越凄苦幸福感上限就越低,越容易感恩。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真相也就在于此。

5.不用考试就能当父母,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缺乏秩序”的一种理所当然。太多太多本可能拥有美好人生的孩子,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家庭教育而走上歧路,甚至受尽摧残,留下了太多令人唏嘘的悲剧。

6.镜头其实通常是一种断章取义、铺陈导向的工具,它所框定的场景,只是摄制人员想要暗示或传达的内容。镜头背后所隐含的信息,需要我们经过更多、更深的思考和探查,才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

7.可以迂回,可以暂停,可以掉队,可以后退,但这都是策略,是以退为进,而不是颓废的理由。切记,无论何时,都不要让自己失去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见》|无法亲眼看见,也别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