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理治疗之路-赵旭东、张海音

图片发自App

这本书读得很慢,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理解,觉得对于一个心理咨询来说,这个是必读书目。

这本是由中德班15位心理专家自述个人成长和案例实战经验。今天分享两位,赵旭东老师和张海英老师。
赵旭东老师:
一个人的健康的自我意识,是要有意识的去促进心理的适度分化,有一句话叫做“处人与若即若离之间”。这是一个生动的写照,如果我们低分化,没有独立性,不能经常保持中立,有很强的受暗示性,就会很容易受人影响,做任何事都没有主见;如果我们分化过高,就会显得刚愎自用,跟人的感情疏远淡漠,出现社会性的不适切,而这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或者说是高背景文化中,属于不成熟的表现。

段话很恰当的表达了一个健康的、具有自我意识的人,与人的边界不会靠得太近,也不会走得很远。但是中间那个度还是需要自己去成长,去好好把握的。

伦理主要依赖于理性的权衡和判断,是谴责批评的级别。它在医学上是有四大原则的,第一:不伤害;第二:行善;第三,自主性原则;第四:公平原则。

我觉得这个概念是要大家记住的,它不光光是医学上的原则,也是我们平常为人处事的一个基本原则。

关于心理治疗当中的责任感。真正的责任感不是替别人承担多少。而是要在助人的过程当中,慢慢的让求助者负起自己的责任,而助人者的角色要逐渐的淡化,最好的治疗就是不治疗。

这里说到的一个家庭作业非常有意思,分享给大家,就是咨询师会让来访者规划,三年里做十桩可以表明自己与过去的不幸、内心纠结告别的事情。我觉得大家可以给自己也设计一个这样的家庭作业,时不时的拿出来跟自己对照一下。

张海英老师:

一个人内疚的来源。他的解释是,在小时候超我还没有形成之前,本我愿望占上风,什么都想独占,什么都要满足,不希望有人分享,如果有个弟弟、妹妹或者是弱者存在,会产生想掐死他的冲动,因为所有东西都要归我所有。而当我们长大了,有了超我之后,这样的欲望和冲动马上就会变成内疚感。

看到这样的解释,你是不是自己也会突然有了一些释然呢?

不要随意给人提意见。要承认和接纳一个人的多样性。例如,如果一个人很孤僻,人际关系有问题,在治疗的一开始,你就建议他跟他多跟人交往,多出去走动,虽然这样的建议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会引起来访者的厌烦和抵触,我们要觉察一下,当我们有这样的建议时,是不是我们自己内心有某种焦虑,而我们自己对于这种焦虑束手无策,于是渴望别人做到。

要及时的觉察自己的出发点在哪里。这点不光光是在咨询关系当中,平常的人际交往中也要注意这点,不要动不动就给别人提建议。

咨询师对来访者非语言上的理解和反馈。当来访者对咨询师崇拜时,你没有无所不能的为他包办一切;当来访者对你有敌意时,你也没有报复他;咨询关系艰难时,你依然努力坚持,没有退缩。用这些非语言的互动,让来访者逐步感受到内心的安全。

温和而坚定。

干货满满的一本书,有兴趣的都可以找来读一下。我在喜马拉雅上面开始读这本书,名字是:浩浩_zc 会定时更新,欢迎朋友来收听!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心理治疗之路-赵旭东、张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