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因为先生工作的原因,我们一家三口总是聚少离多,他独自在外工作,而我带着孩子在成都生活。又考虑到孩子需要上学,我们也没有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起。
平时,我俩住在成都;遇上法定假日,我会带他回比较近的外公家;暑假时,则会带他去青岛爷爷奶奶家。而爸爸,因为疫情,只能通过视频见面了。
有一天,在跟爸爸视频时,孩子说:“爸爸,我们的家在成都,奶奶的家在青岛,外公的家在南充,你的家在广州吗?”先生回答说:“爸爸的家不在广州,你和妈妈在的地方,就是爸爸的家。”
不过,这个答案明显不能让孩子满意。在他的意识里,一个人住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可“家”的含义显然远远不止如此。我开始思考,怎么跟孩子解释“家”的含义?
正好,我遇到了这本新出的绘本《建造我们的家》,它用一种孩子喜欢并能够理解的方式形象而直观地阐述了“什么是家”。
《建造我们的家》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
故事中,爸爸妈妈决定离开城里的老房子,去乡下居住。他们在乡下买了一块荒地,将城里所有的东西搬到这里,打算在荒地上建一座新房子,作为我们的家。
从准备材料、确定位置开始,到挖土、浇筑地基,再到搭建框架、装烟囱、盖屋顶、砌墙、装上门板和窗户,最后分割好每个房间,拉好电线、接好水管……书中详细呈现了盖一座房子的全过程。
这个过程中,家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参与了进来,承担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还被抱在怀中的弟弟会帮爸爸拿工具,而“我”则帮妈妈拿图纸;无论是去市场买材料还是去牧场收集石头,都是一家四口一起完成的;后来开始建造房子,也从来没有拒绝孩子的参与。
因为,家是一家人共同的居所,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用心去打造。
只有真正参与到了家的建设,才会从心底产生对家的认同和热爱。并且,全家人一起投入地去做一件事,那种经历很是美好,会给孩子留下非常深刻的记忆。
书中的一家四口(后来变成一家五口)居住过的“家”有三处,第一处是城里的老房子,第二处是建房子期间暂住的房车,第三处则是新建好的房子。我们无从得知第一处和第二处的内部情景,但可以猜想得出,一定也是温馨而甜蜜的。
因为,家不只是一个物理居所,它更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有爱的地方才是家。
书中的故事和插画均出自乔纳森·本恩之手,他从2008年开始创作童书,出版的第一本书就获得了《波士顿环球报》号角图书奖,接着又凭借为《爸爸烤的苹果派》一书创作的插图获得了艾兹拉·杰克·季兹新插画家奖,并被《出版者周刊》评为值得关注的新人。
这本《建造我们的家》出版后,他又一次获得了2013年《波士顿环球报》号角图书奖,以及夏洛特·佐罗托童书奖、《纽约时报书评》“编辑的选择”等荣誉。而书里的故事,则来自乔纳森·本恩的真实经历。在书的最后, 还附有他收藏的一些当时的照片。
最打动我的是书里的插画,乔纳森用大幅的跨页插画来展现房子的全景和大的场景,用小幅连续的插画来表现盖房子的细节,就像电影的分镜头一般,详细地展现出建造房子的整个过程,极具故事感,再配上温暖的色调和细腻的笔触,整个画面都散发出一种温馨的生活气息,极为动人。
并且,插画里还隐藏了不少的细节。比如,主动走近这一家人的白猫,几乎每一页都有出现,和孩子们互动;故事结尾,搬进新家前,妈妈生了小宝宝,而白猫也已经有自己的宝宝了;还有前后环衬图的对比等。每一个细节都是作者埋下的彩蛋,等着我们去发现。
其实,书里的很多画面都让我非常熟悉,因为在我十二岁左右,爸爸妈妈也是在老家建了一座大房子。虽然有请工人来做,但每一个环节爸爸妈妈都亲力亲为,从选址、打地基、搭建框架到房子的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是他们和工人们一起完成的。最后,房子建好的时候,还举行了隆重的“上梁仪式”。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住在这座大房子里,虽然妈妈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房子里却处处都有她的痕迹。
家,也是承载回忆和思念的地方,它让我们漂泊无依的心有了一个归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