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从军行》有感

              从军行

                    ——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朝廷的将帅刚出了宫门,身着铁甲的骑士就直捣据点。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从军行


这首诗约作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当时,西北突厥等贵族集团侵扰固原、庆阳一带。面对这种紧急的局势,杨炯心中很不平静,便写下了这首《从军行》。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杨炯的诗作。此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第三四句描写了军队辞京后的出战;第五六句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激烈的战斗场面;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全诗虽仅四十字,但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同时对仗工整,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内容多写军旅战争之事。本篇是借用乐府旧题,抒写作者投笔从戎、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写敌人犯边,烽火照长安,激起爱国志士不平之气、报国之志。“烽火”,古代在边境上发现敌人侵犯时,便在烽火台上燃火报警,称为“烽火”。“西京”,指长安。东汉建都洛阳(东都),始称长安为西京,后人也常沿用其名。“烽火照西京”的“照”字,似实而虚,虚中有实,突出了当时边地告急,危及京城的严重局势。“心中自不平”,是由军情的紧急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爱国志士,面对敌人入侵,心中怎能平静?一个“自”字,便把诗人那由衷的爱国激情表现出来了。

“牙璋辞风阙,铁骑绕龙城”,写慷慨出师。“牙璋”是古代发兵用的兵符,有两块,一块留在朝廷,一块交付统兵主帅执掌,两块相合的地方呈牙状,故称“牙璋”。“凤阙”,宫名。汉武帝在长安建的建章宫左边宫阙上刻有金凤,故名“凤阙”,这里泛指皇宫。“龙城”,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塔米尔河畔,为汉时匈奴祭天之处。《史记 匈奴列传》:匈奴“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这里泛指敌方要塞。这两句,用“牙璋”、“凤阙”点出奉命出征的庄严、隆重。“铁骑”与“龙城”相对,渲染出战斗气氛。“铁骑”二字再加一个“绕”字,则点出了唐军兵强马壮,雄健迅疾,一下子便包围了敌人的重镇。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转入环境描写。漫天大雪,遮天蔽日,使军旗的彩画也黯然失色,模糊不清,仿佛残破的图画。怒吼的北风夹杂着战鼓的雷鸣,显得格外壮烈。这两句诗有声有色,句中的风、雪、旗、鼓构成了一幅形象鲜明的边塞征战图景,既点出战斗的艰苦,又衬托出士气的高昂。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则直接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意思是说:虽然战场上十分艰苦,但为了保卫祖国的统一,宁愿投笔从戎当一名下级军官,也胜过一经自守做个书生。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反映了诗人慷慨赴敌、报效国家的爱国热忱,也反映了初唐爱国志士甘愿弃文就武、为国立功的精神和时代风貌。

报效国家


这首诗语言遒劲,音调铿锵,兼有乐府歌行的自由明快和律诗的严谨工整。诗中写景、叙事、抒情、言志紧密结合,奋发昂扬,辞情并茂,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杨炯的的《从军行》堪称不可多得的上品。

杨炯(650-692),字盈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代诗人。唐初文坛"四杰"之一。(初唐“四杰”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简称“王杨卢骆”。 )写从军行的人很多,但杨炯的想象力更是值得我们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从军行》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