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高考倒计时-334天

重温那段难以忘怀的旧时光……

2011.7.8        周五        晴

        中午吃完饭,梦又找了几道语文题让我做,题目是给出几个句子,然后选择恰当的排序,梦说这是高考必出的题型,是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她说这种题让她很头疼。昨天梦就让我做了两道,因为做题的方法没有找到,费了半天劲,大概用了一刻钟吧,做对一道,做错一道。梦说高考时要求三分钟做完一道题,按这个标准我就太慢了。不过,我觉得我还算聪明哦,今天就找到了解答这种题目的方法,两分钟就能搞定一道题,大概做了十来道,错了三个,成绩还不错吧。

        送梦上学的路上,我把我摸索到的方法告诉了她,其实这种题没什么难的,先读题,然后直接根据题后所给的几个答案将题中所给句子排序,跟着语感读,读着不顺溜的那句就Pass掉,相反,读着顺溜的就是正确答案呗!看书后答案,还挺深奥,什么按“总分总分”的原则来做啊,什么什么的……,要我说,没必要上纲上线,凭自己的语言基础和语感去做就OK了,扯那些深奥的理论做什么?高考出这种题,而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我觉得非常不科学,不合理。我的观点是,语文原本就是用来表达的、说话的,本来就不像数学那样有很严谨的逻辑,而语言应该是最富有创意和创造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话习惯,怎么就非得按照出题人的说话习惯才是符合逻辑的?才是对的?按照这种逻辑,语言还有什么创造性可言?如果说中国教育是失败的,那么最大的失败便是学校的语文教育,它完全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使原本应该充满趣味、丰富多彩的一个学科变得枯燥乏味;它使原本应该百花齐放的课堂,变得异口同声,只有一个答案。我觉得,语文考试,除了汉字写法、发音,按原文填空这样的题目有标准答案之外,其它的题型都不应该有标准答案。比如:阅读理解、作文,还有我中午做的那个题型都不应该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的答案语句通顺,观点合情合理就应该算是对的,这样的话,学生才可以恣意想象,答案才会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答案越丰富多彩说明孩子的想象力越丰富,同时也说明语文教育更加的成功。没有想象力自然就没有创造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人聪明,可是,为什么最先进的技术都在国外?可能就是我们的语文教育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继而使一代一代走出大学校园,走向社会的天之骄子,社会精英们失去了创造力。我的观点或许有些偏激,但我一直坚定地这么认为。

        我把我的观点对梦说了,她淡定地笑了,对我说:“妈,你知道鲁迅的一篇文章里有这么一句话吗?”我问:“什么?”她说:“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外一棵还是枣树。”,我迷惑不解,梦继续说:“这句话如果是你说的,肯定好多人会说你是精神病,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可是,因为这句话是鲁迅说的,人们便赋予了它深刻的含义,就会说它体现了作者内心深深的孤独和寂寞。还比如,一个名人把‘莘莘(shen)学子’,读成了‘莘莘(xin)学子’,从此后,‘莘’便有了两个发音。名人可以改变汉字的发音,而老百姓呢,就只能没有创意,没有想象,照本宣科学习。”。我惊诧于梦的淡定,内心却涌上了一种不知何味的复杂的情感,我们的孩子如此淡定,他们是认命了吗?那么,我们的希望何在?

精彩评论:1楼:乐而思蜀 对于语文我有同感,我很希望能象古代一样,语文考试写一篇文章就行。文章写得好,语文就学好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女儿的高考倒计时-33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