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的策略

预习是一种自主学习,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到了高年级,甚至到了中学阶段,有预习习惯的学生呈现出明显的学习优势,能够把握到学习的主动权。那么,帮助学生从小开始养成预习习惯,同时又使预习对于课堂学习、后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来进行干预。

一、目的明确,精心筛选预习内容

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它所涉及的内容有时候会很丰富,在预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选择性,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会产生蜻蜓点水的效果,所有内容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但又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没有深入思考,造成“知道”的假象,影响了学生课堂探究的愿望和热情。因此对于课前预习,教师应进行干预和设计,帮助学生选择侧重点,明确预习内容。

例如:四年级下册学习图形的认识时,有一个内容是《三角形的特性》,在此之前,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丰富的直观认知,对于图形的一些外在特征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本节课的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认识三角形的高。如果直接让学生自己看书预习,学生可能会了解到一些文字上的东西,但是对于三角形定义、对三角形稳定性等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是否能达到深刻却不好把握。

有一位教师教学时,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任务:

1.画。画一个三角形。

2.想。根据你对三角形的了解写一写你认为什么叫三角形。

3.看。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三角形,说说这些地方为什么做成三角形。

为了避免教材中已有的结论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教师提出不在课前看书,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自己的思考完成预习作业。

教师的教学就根据学生预习作业徐徐展开。首先第一题,学生基本能够画出各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这说明,对于三角形,学生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整丰富的表象,能够“辨认”各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但给三角形下定义时,有的学生说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有的学生说只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还有的学生说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学生实际上概括了三角形的一些要素,但很明显缺乏严谨性和逻辑性。这时教师引出教材中的三角形的定义,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我们说的和教材说的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这样说可不可以呢?此时教师抛出了问题:请学生思考教材上说的什么叫三角形和我们说的有什么不一样?哪种更合理,为什么?学生通过组内的交流反思自己的说法有没有什么漏洞,思考教材的说法好在哪儿,慢慢的学生能举出一些反例了。比如:


通过这些例子,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书上的定义所使用的“三条线段”“围成”“相邻两个端点相连”等用词,看起来朴素,却反映了数学的严谨和科学,向学生渗透了数学的理性精神。

接下来对生活的观察的预习内容,同样成为教师引领学生学习的素材。学生找到了许多生活中的三角形,有的为了美观,而有的却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特性,老师给学生充分的赞赏后,抛出一个问题,这里的三角形换成平行四边形可不可以?学生基于对平行四边形“易变形性”的认识,马上意识到有些地方换成平行四边形不可以,三角形的“稳定性”也就突出出来了。

上面这个教学案例成功的干预了学生的预习内容,使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走进课堂,又有效的避免了教材已有结论局限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有目的的选择预习内容,可以使预习更加有效,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因为在老师的引领下的预习已经蕴含了教的成分。

二、任务驱动,在活动中感悟新知

以任务作为驱动,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作用和价值。

如《比例的意义》课前预习作业是:呈现两幅国旗的图片,一个是按比例缩小的,另一个则不符合比例。

任务:辨别哪面国旗不对劲?

这一任务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会从比例的角度分析并作出判断,教学中教师就根据学生的观点,引领学生进行讨论,随着讨论的逐步深入,学生对“比例”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如《千米的认识》课前预习作业是让学生走1000米的距离。

任务:记录行走用了多长时间,走了多少步,说说你的感受。

数据上看,学生基本用了十几分钟,走了一千多步,谈到感受学生的话就多了,有的说感觉累了,有的说走完都出汗了,有的说感觉很长。1千米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坐在教室里其实很难感受。通过这样的课前预习,丰富了学生对千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再如《认识图形》中的任务:搭一搭,看谁搭得高

教学这一内容时,很多老师比较头疼,动手操作固然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图形特征,体会数学好玩,课时准备学具的繁琐,操作学具的混乱场面也是难以避免的。有的老师教学这一内容时就布置了这样的预习任务。

学生在家里用自己的积木搭一搭,搭完了拍张照片给老师,看看谁搭得高。到了课堂上,一边展示学生的作品,一边分享搭积木的新的心得。立体图形的特点就这样在学生兴趣盎然的交流中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

以上几个案例说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们可以在预习时安排一些有趣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从事或思考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问题,在现实任务中感悟数学,有效的补充和辅助课堂教学。

三、鼓励质疑,问题思考相伴相生

预习既然是预先学习,学生肯定会有一些问题产生,我们要鼓励学生围绕学习内容提出问题,使学生感知到问题的存在,逐步形成问题意识。这些问题可以是预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也可以是由预习内容产生的新问题,这些问题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欲望,使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的思考。

有的老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特别提出了几个方面,让学生进行预习。把提出问题作为预习的一个内容,让学生提出一些疑问。这些疑问恰好可以作为我们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例如在教学《质数与合数》一课时,教师首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

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

质数与合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怎样找出所有的质数?

质数多还是合数多?

哪些数学知识与质数、合数有关?

……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在预习中要引导学生质疑,引发对新问题的思考,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预习其实是一种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使预习达到好的效果。而预习的习惯和能力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见到成效的,需要老师们持之以恒的培养。当学生养成了预习的习惯,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必将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预习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