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1,关于多元语言学习

今天看了王蒙的一段文字,感觉确实是自己的心声,对于语言,我一直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独特的情怀。也有过多学习几种不同语言的想法。王蒙总结了我内心一直想说,漂浮于大脑皮层却拙于表达的话。

下面就是精华摘抄(当然我不是为了日更的凑字数,是真心觉得王蒙写的不错,所以摘抄下来):

1.多学一种语言,不仅是多打开一扇窗子,多一种获取知识的桥梁,而且是多一个世界,多一个头脑,多一重生命。

2.通过翻译、交流和学习,与直接从原文交流和学习,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思想、感情,人类的一切,知性悟性,感性,活动直至神经反射都与语言密不可分,思想的最最精髓的部分,感情的最最深邃的部分,学理的最最精彩的部分与顿悟的最最奥秘的部分都与原文紧密联系在一起。

让我们举一个最浅显的例子,不要说中文,译西文,或希望意中人,让我们试试把老子道德经,译成白话文吧,让我们试着把唐诗宋词一层当代粤语吧,它能够传达出多少原文的神韵与敬畏。

3.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最精微的部分,你从对于一种语言的学习中,可以摸出一点其他民族的思维特点与长短,这种学问是从旁处得不到的。

4.语言是知识,工具,桥梁,当然这些说法都是对的,然而语言与学习语言带给你的不仅仅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沟通的便利和一些有关我们的世界,我们以外的异国民族、国土的奇妙知识,间接见闻,它带给我们的会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心胸,更加开放的头脑,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更多的比较鉴别的可能,与比较鉴别的思考习惯,这里还包括这样,养成一种对于世界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的了解与爱惜。

一种对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恕道的深刻理解,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与此同时就会克服和改变那种,小农经济的鼠目寸光,那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排外心理,与“美国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圆”的媚外心理,抱残守缺的保守心理,或者夜郎自大的荒唐与封闭,还有人与人的盲目性与非此及彼的简单化。

--- 摘自 书《王蒙自述 :我的人生哲学》 之   《多几种生存与创造的“武器”》、《多一种享受,多一种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11,关于多元语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