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分享稿——《做好读书人,再做教书人》

亲爱的“一起写吧”共读群的朋友们、教育行走的美仁们:

大家新年好!

今天有幸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学习收获,老实说,我是非常忐忑的。记得在第一期共读分享时,王军老师说:“成长从读书开始,成长从敢于发言,敢于挑战自己开始。”这次发言,于我,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牛年岁末,我抓住“牛尾巴”逼了自己一把,争取到这个机会——以“抢”的姿势出现,这对我恐怕是平生第一次。衷心地感谢教育行走,这就是它带给我的第一步改变。

之所以敢在虎年新春第一次分享中抛出自己的这块砖,也是因为在教育行走这个大家庭中,我自认一无所长,唯有读书这件事,还算有话可说。从小受家庭的熏陶,我算是一个爱书的人。读书和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的日常,在我的学科带头人工作坊与伙伴们一起每日阅读打卡也已坚持三年多,没有一天间断。偶尔也会写一些读后感、心得体会之类的小文章,但总不成气候。所以,拿到吴松超老师这本《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之后,我最先阅读的就是第七章“写读后记”。一读之下,才发现,即便是“读书”这件事,我也有可能陷入某些误区。

吴老师说:“先做读书人,再做教书人;要做读书人,多写读后记。”我只做到了前面一半,后一半,总感觉有些力不从心。自认为书倒是读得不少,但每每读完想写下点儿什么的时候,却往往词穷。对此,吴老师开出的“药方”首先是“把书读好”。所谓“读好”,我的理解是真读书,有规划地读书,态度严肃地读书。

“真读书”,就是不被动读书,不读“二手书”,不让别人替自己读书。现在各种读书分享、知识平台很多,我自己就很喜欢听樊登读书,这是不折不扣的“二手书”了。遇到感兴趣的书,还会买来自己读一读。但如果不是听樊登老师的介绍,我相信那里的大部分书我是不会去读的。应该说,尽管是 “二手书”,樊登读书还是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了解到了我的兴趣和认知领域以外的许多东西,特别是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许多知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听别人讲书和自己读书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当一本书被压缩、拆解到五六十分钟的转述时,你得到的只是他人所理解的这本书,相当于吃的是快餐甚至压缩饼干,能够汲取的营养当然少之又少。如果只满足于听别人的拆解、转述,很多内容也只是听了个热闹,很难内化为自己的收获。所以,我的方法是,听书只作为忙里偷闲时碎片时间的利用,有价值的内容,还需要自己去读。

吴老师还特别提醒我们避免陷入 “专家培训”的认知陷阱——短期的现场培训接收到的都是碎片化的内容,无法深入思考,也来不及深入思考,最终难有大的收获。真要想学习,认认真真地读专家的书收获更大。这也打破了我迷信“专家培训”的迷障。专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修行之路就是认认真真去读书。

有规划地读书”,是从专业成长的角度进行“自我栽培”,告别无明确目的、无选择、随意性地阅读。关于这个问题,吴老师从“解读教材”“构建课堂”“形成教育信念”“做足教学的‘战略储备’”“赢得学生”五个方向指导我们做读书规划。“解读教材”是从教学内容出发的背景知识阅读;“构建课堂”是教育教学方法的阅读学习;“形成教育信念”是作为根本性书籍的教育经典阅读;而“战略储备”我认为是开拓视野的博览群书;至于“赢得学生”,应该是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的的“问题导向”阅读。

缺少读书规划,也正是我读书的问题所在,所以虽然读了很多,却因缺少有聚焦的研究而收获寥寥。认真揣摩这一部分,我开始思考:建立自己的读书规划,我该从哪里做起?

首先,当然是“解读教材”。文本解读,也是我自己的弱项。2021年读了孙绍振教授关于文本解读的两部著作,啃得很艰难,至今尚懵懵懂懂。今年还是应该继续在文本解读方面下功夫,想把孙老师的解读文章都读一遍,力求有所提升。书中李颖方老师结合教材制订的八上读书规划很有示范性,那么,对于九下部分,我也列出了自己的背景阅读规划,包括朦胧诗、《呐喊》《遍地风流》《蒲柳人家》《屈原》《天下第一楼》和契诃夫的小说集等等。

其次,是为构建课堂的阅读。这应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规律、教学理念方面的专业书籍。吴老师再次强调,“课堂实录”不宜作为重点,我们要从中学习的,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和信念。我想,这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是十分必要的提醒。上学期为工作室选书,很多青年教师嫌理论书籍艰深难懂,热衷于名师教学实录,以为拿来就能用。在教学起始阶段,这不失为便捷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对于教龄都在十年以上的骨干教师来说,只读教学实录,无疑会因偏食而造成营养的缺失,形成理论的短板。这正是我们许多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因此,为了打破瓶颈,拉长短板,还需要加强对教育经典的阅读,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深刻理解、系统认知,进而形成“专业思维”。即使做与教育无关的事,也能迅速发现其与教育教学的联系,获得新启发。我们很多语文老师都喜欢的青春语文创始人王君老师,无论是考驾照、练瑜伽,还是追剧、追星,都能联系到教育问题,从中获得教育启迪和教学灵感,并转化为教学资源。这就是专业思维的力量。

除此而外,拓宽自己“视界”的博览群书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吴老师建议,一段时间围绕一个点、一个主题进行有规划的阅读,就是在做教学资源的“战略储备”。这让我想到,去年曾经因为《名作欣赏》中一篇关于雨果的文章而重读了一遍五卷本的《悲惨世界》,进而又读《九三年》,连带读了狄更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双城记》,最后读到《远大前程》。这些出于兴趣的阅读,对于后来教学雨果的作品大有裨益。

“态度严肃地读书”,于我,也有当头棒喝的感觉。“严肃”,意味着要随着阅读进入思考状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自己的经历、感悟,对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对接与重组。故此,“读书绝不是睁眼翻看那么简单、随意,在读不下去、静不下心时,还需要意志力的自觉参与,压灭浮躁的心火。”的确,专业阅读,很大程度上,是要靠着意志力来进行的。“关闭手机、电脑,正襟危坐,‘笔墨伺候’”——我还真不是总能做到。以前,我有一种爱惜书本的“执念”,读过的书要整洁如新,宁愿摘抄,也不愿在书上留下任何痕迹。后来,觉得这种方法影响阅读速度,无法适应越来越多的专业阅读需求,我说服自己开始在书上圈点勾画做批注。自己以为已经进步了,但吴老师说,这样的笔记“严格讲,不算数”。惭愧的是吴老师说的两种读书笔记我虽然在做,但都没有做好。摘录笔记不够详细、系统,提要和心得不够深入。没有严肃认真的笔记过程,就没有自己深入思考的过程。我想,这就是自己读得不少,却收获甚微的原因吧。也就是吴老师所说的没有把书读“通透”,自然也就难以提笔成文。这方面,上次听了群里王金祥老师的分享很受启发,决心向王老师学习,读有所得,从做好读书笔记开始。

关于读书,我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吴老师所说的,受到一些影响,近年来,我也接受了“几本书同时读”的做法,一本书往往一两个月还读不完,等读完之后,也忘得差不多了。的确是滋长了“浮躁之性”,破坏了“求学问、促成长的恒心和读书所需的宁静心境。” ”书要一本一本地读,“非毕一书,勿读他书”,还是做老老实实的读书人吧!书读通透,文章才能写得明白。做好读书人,才能做好教书人,进而成为写书人。

从“读书人”到“教书人”再到“写书人”,我想,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路,幸与众位美仁为伴,心中有导师,远方有朋友,身边有榜样,所以,不惧山高水长!朋友们,让我们以书香熏染墨香,以墨香绽放心香,教育行走的路上,定会一路芬芳!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读分享稿——《做好读书人,再做教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