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作业的革命》序言、第四章(外国作业新做法)有感
01考试升学、评价体系与减负措施相匹配
现在的教育系统中,行为目标模式仍然是主要的评价模式。考试升学以及评价标准就是我们的目标,其他的一切行为皆是为了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只有从根本上优化评价体系才能减负。
02学业负担=作业负担+考试负担
布置太多作业的根源在于家庭和社会对孩子有热切的期望。考试负担是终结性的,作业负担是日常性的。考试负担决定作业负担,因为只有大量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知识,通过考试,培养能力。
03英国—批判传统家庭作业,改革创新作业
研究发现英国学校增加课外活动课程后,学生上课时注意力比以前集中。
学生是否喜欢自己的作业,是衡量作业优劣的一个主要指标。作业设计需要充分参考和尊重孩子的意见,从孩子视角设计。作业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自行研究的精神,培养自学能力。
04日本—“三板斧”化解家庭作业之困
日本作业的三个主要的特点:
一是趣味性,例如每天拥抱妈妈三分钟,做饭团……培养兴趣,培养感情以及情感表达的方式。
二是生活性,例如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教育即生活,中小学阶段,教育和生活的边界越模糊越好。
三是读写类作业非常少,控制在10分钟左右写完的范围内。调查显示日本小学作业随年级升高而增加,97.8%小学老师每天布置作业,低学段每门课平均耗时28.1分钟,中学段 27.4分钟,高学段43.3分钟。
“三板斧”之“放学后儿童俱乐部”:完成作业的驿站
“放学后俱乐部”的活动场地以学校空闲教室为主,该机构承担七项职责,如维持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提供必要帮助……国家对任职教师资质进行法律规定。根据2012年的调查,类似的托管机构两万个,托管儿童83万人,主要1—3年纪小学生。
“三板斧”之“家庭学习”: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后花园”
家庭学习的习惯化是提高学力的关键。家庭作业培养家庭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自主决定每天的学习时间与学习内容。
“三板斧”之“自由研究”:作业内容变革的推手
小学生作业除了传统的写日记、写观察文章,还有开放式作业,如免费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而“自由研究”的暑假作业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小课题研究、社会调查、小发明、微创造……
05美国:用作业造就“最强大脑”
美国作业注重注重个人独立思考,动手探索和实践。
布置的作业开放灵活有深度,例如:10岁孩子作业有:概括祖先生活国度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与美国不同。学习二战史后回答:如果自己是杜鲁门总统高级顾问,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作业强调创造性的培养,寻找所需信息以及整合知识进行创造。
作业是一定要做的,研究发现,在14—16岁的中学生中,做家庭作业的学生比不做家庭作业的学生成绩优秀。
作业目的:低年级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格,高年级促进知识习得和技能强化。
作业时间:“10分钟规则”—一年级10分钟,增加一年级加十分钟时间。此外布置作业也需要与其他老师合作,协调学生每天作业总体时间。
作业形式:必做部分与选做部分结合。短期与长期作业,短期复习和应用课堂所学知识,长期作业项目要求综合信息、管理时间,定期完成。
作业布置策略:刺激思考,综合运用各种能力完成作业。
06德国:孩子负担轻,奥妙何在
教学组织形式:德国小学教育全是小班教学,一般25人,不超过30人,成U环绕老师而坐。
课程组织:课堂讨论式,早上五节课,下午不上课组织课外活动。一二年级期终只给评语,三年级开始有成绩,采用6分制,1分优秀,6分极差。
教师要求:每位教师至少负责两门功课教学,如语文兼社会学,英语兼体育等,因此需要修两门主专业,通过两个国家考试。该教育制度下教师身心健康水平、知识面、能力、自主精神、创造精神都较高。
每个国家都在作业布置上进行着独特的探索,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书写和机械重复练习的作业都不受学生欢迎,机械作业不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需要,作业设计要从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让他们喜欢。
本书第四章节内容呈现方式为:整体简介—案例呈现—案例分析—总结。
案例以叙述中国小孩在国外小学阶段学习经历为主。案例叙述让我们仿佛走入其他国家的中小学,深刻感受到中外学习体制的差异,每个国家的作业都与教育制度、评价体系息息相关。国家教育行政体制的差异造就不同的作业形式,在了解各国优势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根据本国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优化作业设计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