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物地时——华夏国是畅想序曲


“疫情”渐远,三月里的城郭“火烧杏林红霞落,李花怒放一树白”,春阳暖心、天开图画,一湾的和谐,静谧与温馨。似乎经过一段时间的工矿停工、机动车与人流的大幅度减少、慢行——温室气体排放的刹那中止,天蓝如洗,真的有了国外旅行中艳羡的澄碧的天、透蓝的水的不二之感。这算是我们付出惨痛代价换来的一点启示吗?

科学家、文学家、有良知并无涉其利益的政客等等,都可以呼唤人的行为应以“人类发展的至高利益”为目标,可几千年来,不知产生了多少载入史册的科学家、文学家和所谓“明君”、政要,而人类发展,至今仍是未跳出司马迁的两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甚或更像是随着与宇宙膨胀几乎一样的速度在膨胀、在扩张。这样的忧虑,一样是金刚经上所说的“能者劳,智者忧”吗?


科技进步、明君政绩、文学巨著代代相传,然而自古遭人诟病的非正当利益——事实上天底下除了被人鱼肉没多少所谓的“正当”利益,似乎并行不悖、更深入人心地在批判中传承——“窃珠者贼,窃国者侯”! 有多少人“在沙漠中时,明白水和食物比黄金和钻石更珍贵,当地震和海啸发生时,无论多么豪华的别墅和公馆,在大自然的巨掌里都是一团泥巴”——非常状况下的“明白”能有什么用,即就他们大难不死难道不就还是在生活的“熙熙”和“嚷嚷”中争先恐后吗?这应该才是人类应该正视、所谓社会科学研究应该解决的数千年唤不醒的“人类的本性”难题。

两千多年前的大政治家管仲充实了儒家的“仁”、“礼”、“民为重”观念,他从生活中现现实实地总结出“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思想,并加以推行。可以想见,他的国家治理一定收到了不俗的政绩,孔老夫子高度评价管仲说:“微管仲,吾披发左衽已!”(《论语·宪词》),意思是:“假如没有管仲,我现在只能还是遵照披散头发、衣襟向右的落后习俗。”。而对于今天而言,我们更看重它给我们仍然面临的没能解决的现实问题的启示,那就是物质扶贫之外,精神扶贫我们必须跟上,或许更艰巨、更重要!我们能否像这次解决“疫情”问题一样——中华民族再次给全人类来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示范?


不得不说,西方先我们而经历过的“文化启蒙”有效果,然显然不够理想。这就是说,我们有需要进行的“精神扶贫”,不只要吸取中国古代文明在人类精神方面提升止步不前的教训,也要参考西方“启蒙”的有限效果中的得与失——在今天的世界上有太多的根本观念性的东西需要正本清源。

人类有“物是人非”、“斗转星移”、“此一时彼一时”等的生活旁门,有“入乡随俗”、“水至清则无鱼”之左道,然而中华民族也曾有总设计师率领下,在民族存亡发展的十字路口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并未走远的铿锵脚步——我们的发展探索才刚刚起步,我们的发展实践不只要在自然科学力求创新,也要在思想、哲学之类社会科学的研究创新方面,为我们的下一代大手笔绘出人类真正未来发展的蓝天碧水、“杏林红霞”。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事物地时——华夏国是畅想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