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必要的哲学思维

蛋生鸡还是鸡生蛋:态势先于本质还是本质先于态势

图片发自App


态势指的是事物发展所呈现的趋势和外在形式,本质则是事物内在根本的属性,在哲学中就二者的关系,分成了两派观点,一派认为态势先于本质,他们认为事物发展是有一个趋势存在,这个趋势是不受人为改变的规律,因此在这个趋势里的事物其本质是必须符合与趋势相符合;另一派观点是本质先于态势,他们认为事物内在根本属性是它后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事物外在形式的变化,都是内部本质的驱动

简单来说二者的关系就是“蛋生鸡还是鸡生蛋”的关系,“蛋”的椭圆型外在形式就是“态势”,“鸡”作为生命体则是内在“本质”。

这如同人的思想和身体的关系,究竟是人思想的成熟催化了人身体的成熟还是人身体的成熟促进了思想的成熟呢?一个人的思想是这个人的经历与认知的产物,身体作为它的依托,会随着思想的变化而变化,而我们身体的成熟也会反作用于我们的思想,那到底思想的成熟与身体外貌的特征有没有关系呢?

从身体随思想变化的角度看,在我们大脑里存在着各个不同的区域分别维持着身体机能的运行,这些区域会在人思考时分泌出一些化学物质,从而激活区域功能,例如我们的大脑对快乐的感受是与这些化学物质相联系的,它们分别是血清素,多巴胺,催产素和内啡肽,血清素的平衡是我们稳定情绪保持幸福感的关键,多巴胺是大脑杏仁核释放出来的快乐激素,催产素则是使我们表现出乐观以及正能量的重要元素,内腓肽是我们大脑的“快感荷尔蒙”[1]。这些化学物质会促使人体机能发生变化,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看到一些年龄差不多,但“相貌年龄”对比相差很大的人,可能更多的人认为这和不同人的经历有关,然而其最本质的原因还在于思想成熟早晚的问题,有经历的人大脑想的东西更多更复杂,因此大脑区域的活跃度会更强,因此化学激素的分泌会更多,身体容貌变化也相对其他人新陈代谢较快,更容易衰老。

从思想随身体的变化的角度看,大家普遍会认同这个论点,很多事情是需要随着人年龄的增长才会慢慢懂的,人的大脑是不断发育的,为什么跟小孩子说很多东西,他们只能吸收一部分,因为他们的脑容量不够,所以只有当大脑发育成熟了,人类才能够吸收和储存更多信息,但是前提是身体各个机能都需要发育完善。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在受孕四周以内已经开始发育了,也就是说人在开始第一次呼吸之前,大脑已经诞生8个多月了,当人在1~2岁期间大脑发育最快,到了6岁已经达到了成年人的95%,在人到22岁左右时大脑发育到达顶峰,这种状态只会持续5年,以后便一直下滑[2],然而人的身体发育的变化,女人是7年一个变化,男人是8年一个变化,无论男女在25岁之后身体发育基本完成。由此可见人的大脑发育先于身体发育,但这并不代表大脑发育会影响身体发育,可以看出大脑在22岁达到巅峰后其内部神经系统和区域组织都已经发育完善了,而人体仍然还在发育,直到25岁所有器官都全部完善,而此时的大脑更多的是随着身体变化而增强其功能,增加了其对外界认知的条件反射,这也是为什么越成熟的人思考问题更有深度,其次身体成熟也在不断为大脑补充能量基础,也是其思想孕育的重要物质能量资源。

刀和刀锋:整体与部分

图片发自App


刀和刀锋是组成一把刀的整体,但它们同时又是相互独立的两部分,刀锋是整把刀的最边缘的部分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在生活中我们买刀的目的说白了就是为了使用其刀锋部分,除刀锋以外的部分并不能为我们带来任何用处,但刀锋以外的部分是不是就是废铁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些“废铁”可以起着“连接”和“代偿”的作用,所谓“连接”作用,可以简单的说“刀锋”不可能脱离其它部分而存在,在生活中我们可从未见过只有锋利边的刀,可以想象一下,我们能不能用一根细细的钢丝去切东西呢?那会非常的不方便,即便存在,那已经不是用来“用”的“刀”了,首先丧失了使用价值,其次它的价值已经超越作为一把“刀”的价值了,也许应该放在博物馆供游客观赏,旁边配上“此物为“锋””的标语。其次是“代偿”作用,这是任何事物“新旧更替”的必然法则,正是因为刀锋部分是整把刀的关键所在,因此人们会经常使用这部分,经常使用则会是的“刀锋”部分能量损耗,因此刀就会变“钝”,此时后面的铁就派上用场了,主人开始将这些铁放在磨刀石上来回磨,直到其变成“刀锋”,这就是“代偿”,足以看出这些被认为废铁的部分多么伟大而又无私,牺牲自己来成就他人。

    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就如一把完整的刀是由刀锋和其它部分共同构成,同时整体也离不开任何一个部分,失去任何一部分的整体,就不能称其为整体了,就如无论失去“刀锋”还是“其它部分”,都不能称其为一把完整的“刀”。其次构成整体的部分之间,即彼此相互关联,又互相独立,刀锋和其他部分只有连接在一起才能起着一把“刀”的作用,而同时“刀锋”有着自己的作用,刀的其它部分也有着另外的功能。最后构成整体的各部分之间可以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的最大功效,例如长宽不同的刀锋与大小厚度不同的“其它部分”相组时合,就会有不同的效用,当刀锋宽其它部分面积小时,就是一把水果刀,当刀锋窄其它部分面积大时就成了一把菜刀。因此整体与部分关系总结来说就是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且独立,部分可优化组合发挥整体最大的功效。

福祸相依:矛盾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

图片发自App


《菜根谭》里有这么一句话:“一事起则一害生,故天下常以无事为福”,大意是一件事情发生必然会引起一场祸患,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天下才会太平,才能给百姓带来福气。当然这是一种鼓励当政者无为而治的思想,虽然有点偏悲观主义,但从侧面延伸出一个哲学思想:矛盾的普遍性。人生在世,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再遇到新的问题的过程,矛盾贯穿始终,对于福和祸、得和失不能用单一维度去审视,不要以为有了福和得就可以大喜若狂,那些隐藏在福和得内部的矛盾正在悄然显现,等到显化的一天,昨日的蜂蜜也就成了今日的砒霜了。

知识分子和一些心理学家将人的状态划分成三个区域,分别是“舒适区”“学习区”以及“焦虑区”,对于“舒适区”是每个人都渴望呆的地方,但同时又是每个人都惧怕的地方,“渴望”是因为人的本性,惧怕是因为人的“理性”,本性天生喜欢安稳和享受,而一旦任由本性发展,人的欲望就会泛滥,“饱暖思淫欲”,精神世界就会萎靡,于是理性就会前来干预,警告我们要居安思危“焦虑区”是相对于“舒适区”的一个心理状态,在这个区域充满压抑和紧迫,处于这个区域的人与心理疾病和死亡只有一线之隔,一旦过度焦虑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精神问题“学习区”是处于“舒适区”和“焦虑区”二者中间的区域,是均衡二者势力的区域,如同一块平衡木的重心位置,它是一个带有“矛盾”的精神状态,因为处于这个区域的人既要有舒适区的享受和安稳,又要兼备焦虑区的压抑和紧张,前者是为了避免主体盲目冒进,后者是为了避免后者落后停滞,因此二者共生存在于一个区域,是极其考验主体的智慧与心智的,既要让二者势均力敌,又要让二者互相补合,这个过程充满了变数,一旦失去了主体可掌握的平衡,就会进入两个不可控的极端,矛盾就会瞬间转化。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提倡呆在学习区的原因,变化都在方寸之间,起码可以发现矛盾转化的迹象,及时发现及时控制。

任何一件事情都如同硬币的两个面,有利有弊,这便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理论,当我们身处在“舒适区”,那我们必须接受自己正在丧失的东西,例如当我们在呼呼大睡享受生活时,别人在熬夜学习,我们得到了身体的休息,却失去了“知识”。另外矛盾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它不是无条件的转化,例如我们都知道的“塞翁失马”的故事,从失去马到保命,这中间必须有条件才能够形成矛盾的转化,这个故事的条件就是“塞翁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腿而免于征军”,缺少这个条件二者是不成立的。

理论与实践:知和行的关系

图片发自App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是认识论上最经典的一句话,无论理论有多么严密,都必须经过实践这一道门槛。同样转化成知识与行动来看,行动是得到知识的必要途径。

知和行的关系已经成为思想界和文化界面逃不开避不了的争议话题,并且诞生出知难行易和知易行难的两派观点,这里的“难”和“易”可做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就是字面上“困难”和“容易”,第二种解释则需要延伸去理解为“重要”和“不重要”,若按第一种解释,“知难行易”则是“知道困难、行动容易”,也就是说“知道一件事的原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为代价,而行动则只需要简单的理论指导就可办到”,“知易行难”反之;若按第二种理论解释“理论更重要于实践”,“知易行难”反之。

在稻盛和夫《活着》一书中提到了有关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水库哲学的例子:稻盛和夫年青的时候听过松下幸之助的一个演讲,松下幸之助演讲的内容是经营企业应该像水库蓄水一样,景气时要为不景气时作好准备,一定要保留一个后备力量。那时松下幸之助的事业也刚刚起步,远没有后来的声望,很多人听了演讲之后,都不怎么满意。因为他们希望听到的是怎么让企业成功的经验,而不是企业如何在取得一定成功后做什么准备的话。有人说:“说些什么呢?不正因为没有储备,大家才每天挥汗如雨,恶战苦斗的吗?……我们想听的是如何去建造这个水库,而你再三强调水库的重要性,这有什么用呢?”有一个男士站起来质问:“如果能进行水库式管理当然好,但是,现实上不能。若不能告诉我们如何才可以进行水库式的经营,那不是白说吗?”松下幸之助这时有些无奈,他停了一下说:“那种办法我也不知道,但我们必须要有不建水库就誓不罢休的决心。”[3]

这是一个典型的既有知难行易又有知易行难的例子,从例子中我们看到其中有人说:“说些什么呢?不正因为没有储备,大家才每天挥汗如雨,恶战苦斗的吗?……我们想听的是如何去建造这个水库,而你再三强调水库的重要性,这有什么用呢?”这个人便属于“知难行易”派的观点,在他的价值观里,认为知道怎么去建设水库才是重要的,知道了怎么去做,做才变得非常容易。另外一个男士说:“如果能进行水库式管理当然好,但是,现实上不能。若不能告诉我们如何才可以进行水库式的经营,那不是白说吗?”在他看来就是因为不能进行水库式管理,所以需要理论来支撑,这正是因为行动难,而我们规划容易,所以他属于“知易行难”派的观点。

然而对于松下幸之助来说,在他的价值体系中是“知行合一”,他之所以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建设水库,是因为在他看来建设水库的知识和经验需要在行动中获得,而不是自己用一场演讲就能解决的事情,行动之中所遇到的问题远比实现规划的更复杂,只有抱着目的去行动,再从行动中总结知识,总结知识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行动,如此反复进行才能走到最后,这也许就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原因。

因此我们要做到知行合一,也就是将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统一起来,用世界观来指导方法论,用方法论来获取新的世界观。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犯过很多知行分离的错误,例如很多人明白自己读书是为了获取认知,但很多时候自己的行为却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读完一本后不知所云,但还是自欺欺人让自己有一种读完一本书后的满足感。要做到知行合一必须清晰明确自己的目标,在做之前要给自己一个明确心理目标“我是为了什么目的而读书的”,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如何调整自己状态以完成目标”,最后“读完之后去总结经验,下次再制定新的规划”,依此反复思考行为与目标是否匹配,总结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最后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系统的知行合一的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当我们在讨论情绪的时候,到底在讨论什么?》

[2]《人类大脑是如何发育成长的》

[3]稻盛和夫《活着》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中必要的哲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