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看看世界的另一面——《24个比利》读后感

      小时候看香港电影或者电视剧,富人犯法了,律师为其开脱的常用手段就是宣称其精神异常。即使是专业医师盖章定论的精神病人,对于他们能够不受法律制裁,普通人大多是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认为只是脱罪的绝妙借口罢了。而一直以来接触到的影视作品、书籍无不戏谑地将这一法律条文作为批判的对象。甚至让我印象深刻的TVB刑侦剧《刑事侦缉档案》,其中一集的蝴蝶杀人案真凶是一个智障人士,受害者的家人难以接受其免受法律制裁的现实而亲手将其推下楼。我们往往会站在辛苦破案的警察以及失去至亲的受害者家属的角度,认为杀人就应该偿命,犯法就应该收到惩罚,而这一少数群体的存在我们则不会去考虑太多。

      《24个比利》是我难得地站在了精神病人的角度重新去审视这项法律条文,也是我第一次接触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世界。此书是纪实性文学,详细描述了威廉~密里根犯了三宗强奸罪后被抓捕归案,然后通过医院检查确诊其有24个人格,而不断进行治疗的过程。威廉~密里根,即比利,由于其幼时遭受继父虐待,而分裂出了具有各项突出才能的多种人格保护自己,或者为自己承受苦难。尽管他想要让自己遵循着正常人的轨迹生活,但是无法控制的人格切换让他无法从事正常的工作。更可怕的是有几个人格,被称为“惹人厌的家伙”,在掌控主体时间时,犯下了贩毒、抢劫和强奸的罪行,这让比利一次又一次深陷牢狱之灾,直到最后被发现精神的异常问题。

        在精神医生的帮助下,比利的人格融合成了“老师”这一人格,他能够清楚地记住每个人格所做的事情,于是才有我们看到的书里中间那段从比利幼时到他被抓以后的真正过程。为什么会有了如此多个比利?书里不断提到了比利的继父对他施加的辱骂、虐待以及强奸。但我觉得母亲的冷漠、放任不管以及息事宁人,和比利自身的脆弱也是造成他最终人格分裂的元凶。说到此处,又逃脱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响。其实这个场景很熟悉,你能清楚地看到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肆意打骂。那么当一个小孩子孤立无依时,他能做出什么选择呢?我们不能责怪他为何这么脆弱,而是应该质问为什么父母会给予他这种苦难,将他逼迫到这一地步。另外,社会在他犯下大错之前,也并没有给他太多的引导。实际上,比利曾经进过医院接受过治疗,当兵时也表现出了异常,甚至他进过监狱,但是他的异常一次又一次被社会忽略了。在某一次他确认自己无法被治愈时,主人格比利打算跳楼自杀,及时切换的雷根阻止了他。自此,比利陷入了沉睡,其他分裂的人格取得了身体的主导权。

         实际上,在这本书里着重提到的几种人格大多是善良的,好学的,甚至是聪明的,亚瑟从监狱分区的方法里学习到了管理人格的方法:对于破坏规定的人格实施流放处理,要求每个人格努力学习,相互配合,好让这具身体能够正常地生活在世界上。当然,他们的确有过配合巧妙的阶段,合作绘画让他们受到很多人的帮助,亚伦的口才让他们足以应付外在世界,雷根的体能让他们免受欺负,亚瑟的聪明才智让他平衡了多重人格的交流与管理。但是一旦进入混乱时期,情况就无法控制了。由于他接触的环境,他一次又一次地交到了损友,走了歪门邪道。原本亚伦、亚瑟以及丹尼几个天才完全能够凭借绘画的才能谋生,汤姆绝佳的电子才能也能够让他们有立足之地,但是混乱时期的人格切换将他们平静的状态打乱。他们不知道为何自己会出现在莫名其妙的场景中,而无人解释与帮助的窘境让他一次次失去工作,陷入混乱。最终钱财方面的窘迫让“惹人厌的家伙们”不断出来,甚至善良的雷根也不得不出手抢劫为小伙伴们挣点钱。

         看完这本书,你很难不去同情比利,欣赏那几个经常出现的人格。对于将他又一次推入绝境的政治家、无时不在的媒体以及监狱般的精神医院,你会觉得愤怒。而再回过头想想,一直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的那一方,不就是我们以前站的那一方吗?认为政府不应该把纳税人的钱花费在罪犯上,因此抗议比利留在条件好的精神医院;认为精神病只是罪犯逃脱制裁的借口,因此媒体不断披露他享受的待遇与他强奸犯的身份不符;认为人格分裂理论的不可靠,因此采用暴力的方法对待病人。这不正是我们以前觉得的正确言行吗?乌合之众的众志成城向来是力量巨大的,但是不去了解事实情况的基础上贸贸然得出结论,也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可是,我自己本人并没有完全相信这本书。尽管是纪实性文学,但是我还是保留着几个疑点。首先比利从小到大犯下了不少罪行,但在他自己的描述中,前期他基本上是无辜的,后期哪怕有些他确实动手或者参与的罪行,几个相应的人格也承担了责任。那么为什么经常管事的是善良好学的亚瑟和雷根,而不是那几个邪恶的人格,如果出来叙述的是邪恶人格,这本书给人的感觉会不会不一样呢?有没有可能为了保护这具身体,亚瑟决定让巧言善辩的亚伦来负责大部分的对话?就像一个群体犯下了错误一样,他们会不会已经商量好了应对之词,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幼时被虐待,长大后无法控制自己的可怜人形象?另外,最为巧合的是犯下强奸罪行的是一个被放逐的女同性恋人格阿达那。不可否认,女同性恋对同性施于的强奸并不让我降低了对比利的反感厌恶,而她所描述的自己渴望爱和拥抱又让人对比利生出了同情。另外亚瑟也提出,自己定下的规定是反对与女性的交往。所以除了某一次某个人格被女性主动地发生了性行为之外,其他的与固定女友玛琳的生活都是由阿达那完成的。这样一个禁欲的形象是不是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同情与友好相待呢?而且,作者仅仅给出了“老师”描述的强奸过程,但是没有受害者相对应的叙述。我想知道的是,如果犯下强奸罪行的是阿达那,那三位受害者描述的强暴过程是否真的如同阿达那说的那样温柔?

         同情与怀疑,但是我仍然很庆幸读到了这本书。至少,站在加害者的立场,我又看到了不一样的诠释。对于受害者的伤害是不能够被忽视的,但是挖掘加害者的过往经历未尝不是一种帮助和警醒呢?就这本书而言,比利作为精神分裂的患者,带着24个人格一起服刑,就是公平公正了吗?而在其他情况下,加害者除了自己主动为恶之外,是否也有别的因素影响?我们不会因此而让加害者逃脱惩罚,但是这些记录能够帮助我们去预防下一个加害者的出现。最后,有一个感慨,当民众认为政府不应该花太多钱在比利身上时,我想到了当社会不放弃任何一个人,哪怕是罪犯,的权利,坚持为其提供服务时,说明这个社会真正地在坚守文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可以,看看世界的另一面——《24个比利》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