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自从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拿到第8名后,就再也没有在国际大赛中超越这一成绩。
而随着队中核心姚明在2011年因伤退役,中国男篮的实力每况愈下。
以往姚明率领的中国男篮拿亚洲冠军几乎是没有悬念的,但他退役后中国男篮后来连亚洲一哥的位置也保不住了,在2017年的亚洲杯更是掉到了第5名。
虽然中国的小伙子在去年的雅加达亚运,历经苦战后艰难赢回了亚洲冠军,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目前的中国男篮离姚明时代的中国男篮差距太大。
问题出在哪里呢?难道是因为没有了像姚明这样的NBA巨星吗?
在小编看来,问题出在新人没办法接班,而不仅仅是因为没了像姚明这样的巨星。
而造成新人没办法接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小编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新人没办法在CBA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在CBA绝大部分的俱乐部都以“成绩论英雄”,这导致他们为了当下的成绩,都更倾向于引进强力外援来加强自身实力,而不是着力去培养年轻队员。
作为中国篮协的主席,姚明不得不面临这样的尴尬:现在CBA的比赛,比他当球员那个时候精彩多了。但是,现在的中国男篮却比他那个时代差远了。
那姚主席该怎么办呢?
在小编看来,大道至简,姚主席只要肯对CBA进行下面2点简单的改革,相信中国篮球重返世界前8不再是梦。
1、每队在场上比赛的5人当中,只能有1名外援
CBA联赛目前的规定是:每队最多可派2个外援同时上场。
各球队也是充分利用这个规则,基本上都会派2个外援同时上场。
然而,2外援同时上场是一把双刃剑,表面上他们让CBA的比赛更精彩了,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对中国篮球弊大于利,毕竟他们严重剥夺了本土球员,特别是本土年轻球员的上场时间。
像深圳队的年轻队员李慕豪,他的运动天赋比闯荡过NBA的周琦和CBA本赛季常规赛MVP王哲林都高。
但是,由于队中外援占据了大部分的上场时间,他更多时候只能作为替补登场,能得到的锻炼机会非常有限。
结果是,现在的他被周琦和王哲林都拉开了很长一段距离。
由此可见,2外援政策并不利于中国本土球员的成长。
当然小编也不鼓励完全取消外援制度,毕竟老外的水平比我们高,和他们同场竞技、训练,对中国球员水平的提升也是大有好处的。
最好的方法是,每场比赛每队最多只能有1个外援在场上。
这样做,即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比赛对抗的精彩程度,也给了更多本土球员,特别是年轻队员上场锻炼的机会。
小编认为,这才是“以终为始”。
因为CBA联赛举办的终极目标,是依靠打造出更多优秀的中国球员(能带领国家队在世界大赛多次取得前8名这样的佳绩),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篮球强国文化。
从终极目标倒推,外援不过是辅助我们达到这一目标的加速器。
而培养本土球员,特别是大力培养本土年轻球员,才是根本。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中国篮球只有把根本做好了,才能迎来更光明的未来。
2、每场CBA比赛,每队自始自终要派1名23岁以下的队员上场
正如上面提到的,既然找到了中国篮球长久发展的根本,那就要多花时间在根本上。
而为了多锻炼年轻队员,就要给他们多在CBA上场的机会。
小编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每场CBA比赛,每队自始自终要派1名23岁以下的队员上场。
这样规定的好处是,逼着各队去大力培养新人。
看过今年CBA的人都看到了广东队引发的“青春风暴”。
同样是徐杰、胡铭轩这些23岁以下的年轻小将,上赛季广东的主帅尤纳斯由于保守不敢用。但是,他们本赛季的主帅杜锋却给了这些新人很多的上场机会,哪怕是在总决赛对阵新疆这么重要的场次,都大胆放手让新人去冲锋陷阵。
广东队由此得到的回报是新人已经逐渐可以独当一面,他们为球队时隔6年立下汗马功劳。
由此可见,多给年轻人机会,往往会有莫大的惊喜。
广东队的成功模式,值得CBA其它球队学习。
如果姚主席能和篮协官员商议,出台“每场CBA比赛,每队自始自终要派1名23岁以下的队员上场”的政策,我们有理由相信,还会有更多更出色的年轻队员冒出来。
这难道不是中国篮球的福音吗?
这难道不是举办CBA联赛的意义所在吗?
相信有长远眼光的姚主席,能“以终为始”,对CBA好好改革,给年轻小将更多的上场机会!
对于中国男篮如何重返世界前8,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呢?欢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