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态度

有人问我,当今世界变化如此之快,物质如此丰富,科技如此发达,你读那些2700多年前的书,是不是过时了?有什么用? 


先讲一个故事吧。


1917年暑假,还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毛主席,受当时“报纸上看到有两个大学生旅行全国”的影响,决定穷游湖南。


      年轻时候的毛主席也是浓眉大眼双眼皮的帅哥


毛主席便和好友萧子升一起,以“乞丐”(萧子升回忆就是乞丐)的身份——不带一文钱,只带一把伞、简单换洗衣物和文房四宝,准备遍访湖南乡村,打算和各行各业的人进行深入交流,开始读“社会这本大书”的调查研究之旅。



行至宁乡这个地方,主席和萧子升到了一户称为刘翰林的家里。


注:翰林是自唐玄宗开始的一种官职名称,主要职责是为皇帝起草并掌管重要文件。在明朝英宗后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即翰林的选拔必须从当科进士中选拔。


科举进士一甲者直接授予翰林院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和三甲中,再考一次试,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


进士大家都比较熟,总共分为三个等级(甲):一甲是进士及第,总共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是进士出身,三甲是同进士出身。


也就是说,只有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和二三甲中最优秀的人才能当翰林。明朝沿袭清朝的制度,总体变化不大。


所以能当选翰林的是全国所有读书人中,经过层层选拔后脱颖而出的,高手中的高手,足见这位刘翰林学问之高。


刘翰林对于毛主席他们的这次旅行的动机和经历很好奇,聊天过程中得知他们这样上“洋学堂”的学生,竟然还读过“古书”,更加惊奇,便问他们读过哪些古书。


毛主席回答说:“我们读过《十三经》,还有《老子》和《庄子》。”


不算《易经》的话,《老子》和《庄子》是道家思想的最早的著作了,无需多言。


这里的《十三经》,就包括五经、四记、三传和一训诂之作,分别是:


五经:《易》《书》《礼》《诗》《春秋》

四记:《论语》《孟子》《礼记》《孝经》

三传:《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训诂:《尔雅》

 

注:1、训诂即用大白话解释古文的学问。

2、后来将四书中的《礼记》和《孝经》改为从《礼记》中抽取的《大学》和《中庸》,和五经合称四书五经,是南宋中后期及明清官方指定的科举考试教材了。



老读者一眼看出来了,十三经中,有部书都是和春秋相关的著作!


不算专门的史书,在传统儒家必读书目中,春秋是“第一史书”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详细论证见开刊词和为什么要读春秋)。


同志们呐,1917年暑假,毛主席才不到23岁,已经将“旧学”中《十三经》全部读完,还读完了字字珠玑的《老子》和潇洒飘逸的《庄子》。毛主席此时上的是“洋学堂”,这些书都算是他课外阅读了。


要知道一部《春秋左传》就19多万字;以及历史上对《易经》《老子》和《庄子》的解读不计其数,大家说说毛主席这时候的阅读量有多少?


对话还未结束,刘翰林接着问:“你们认为谁对《老子》和《庄子》的评注最好?”


这个就好比问学计算机/环化材生/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土建水利…的你: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最好的翻译版本,是谁、在哪一年、于哪个出版社出版的?


你我肯定当时就憋红了脸,说黑格尔真的姓黑吗?


但毛主席就是毛主席,从容说到:最好的《老子》注释王弼写的,最好的《庄子》注是郭象写的。



自东汉末年道教(不是道家,是宗教的那个道教)被建立以来,老子就被奉为道教始祖,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太上老君;再加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衣冠南渡”后的南朝,朝中人士基本都好玄学和“清谈”,所以对《老子》和《庄子》的注释解读极多。


毛主席竟然能以一名非玄学爱好者的身份一口气说出两部哲学巨著最好的注释版本,足见其读书之多之广


但我今天写这一篇是为了说毛主席读书很多吗?不不不,毛主席手不释卷,学富五车,人人皆知,不用我啰嗦。


想说读很多书就很有用吗?也不见得。


毛主席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给自己立下个“三不谈”的规矩:


不谈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男女方面的问题,“被同学们誉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而读书的规矩更是大:在学校期间不但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还非常注重实践,“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


即,读书,绝不是为了不是做一个“书虫”或者“书呆子”,而是读“有用之书”,读“使中华之崛起”之书。


那这些几千年前的书就一定都是对的,都很有用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孟老夫子自己都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里的书指的是《尚书》,即书经,记载上古时候的“大事”的书(详见开刊词)。


在毛主席熟读的《老子》中,毛主席曾经就其做出过批判,认为《老子》第八十章中赞扬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上古“圣王”时代,是一种时代的倒退。


但能因为这种倒退而对“古书”都全盘否定吗?显然不是


1936年12月,毛主席在抗日红军大学(简称“抗大”)中的演讲被整理成一篇雄文,就是著名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其中就引用了《老子》的第三十六章“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1949年,录入初中课本的《别了,司徒雷登》中,引用了《老子》第七十四章中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老子》只是毛主席熟读的传统著作的其中一部,还有诸如大家都知道的主席熟读十七遍的《资治通鉴》、革命战争期间熟读的《孙子兵法》、以及主席晚年常读的《楚辞》等。



总结一下,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变,但是,人性始终未变


人性未变,历史规律几乎未变


万事万物皆有其运行规律,且都能被人类所学习、所认知、所掌握,这是朴素的唯物辩证法,而咱们古人早就知道。之前说过,咱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记录历史的习惯,《左传》更是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天琴座流星雨(详见为什么要读春秋)。这些“信史”对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和文化历史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能因为自清朝末年以来,发现咱们中国和国外,在科技和国力的差距上很大,就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这是没有文化自信,是投降主义。


但也不能因为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产物,咱们就全盘接受丝毫不敢否定


这样社会就丝毫没有发展,也就是“读死书”,是教条主义


“古书”读不读?一定要读,毋庸置疑。


但是读了是为了一切回到过去/照单全收/机械模仿吗?当然不是。


对待传统文化,最应该做的,还是毛主席常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左传》《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都属于史书,《老子》《庄子》属于哲学


历史是具象的哲学,哲学是抽象的历史。


于国家来说,要通过读史书和哲学书看什么是立国之本(没有错,是且唯一是人民)。


于个人来说,看通过读史书和哲学书看古人是如何面对困难,如何解决困难,体现了什么样的风骨和精神,从而将历史智慧哲学智慧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作为对自己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智慧源泉


这才是读史、读古书的态度。



今后只要大家喜欢,我会将史书、哲学书穿插起来讲,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下一篇讲我军历史上的一场著名战役。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参考文献: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主席,1939

《别了,司徒雷登》毛主席,1949

《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萧子升,1989

《毛泽东品庄子》董志新,2016

《毛泽东品思想巨擘》卢志丹,2017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