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一段时间好兄弟找工作,面试 Java 资深研发工程师岗位,接到了不少大厂的面试邀请,有顺利接到 offer 的,也有半道儿面试被卡掉的。但最想去的企业却因为 MySQL表存储引擎 InnoDB ,与 offer 失之交臂。
相关的面试问题也背了不少,但在实际的回答中还是欠点意思。虽然工作多年,但搞不懂背后的原理其实还是很吃亏,很多内容哪怕背过了答案,其实还是一知半解,不能很快的直击问题的本质。
MySQL 在面试中高频出现,所以弄懂它真的非常有必要。为了帮助更多人理解MySQL,所以我们这次就针对MySQL InnoDB 实现原理进行深入剖析来对MySQL有更多的认识。
InnoDB
熟悉MySQL的人,都知道InnoDB存储引擎,如大家所知,Redo Log是innodb的核心事务日志之一,innodb写入Redo Log后就会提交事务,而非写入到Datafile。之后innodb再异步地将新事务的数据异步地写入Datafile,真正存储起来。
InnoDB:支持事务安全的引擎,支持外键、行锁、事务是他的最大特点。如果有大量的update和insert,建议使用InnoDB,特别是针对多个并发和QPS较高的情况。
Innodb是事务性数据库的首选引擎,支持ACID事物,支持行级锁定,高性能处理大量数据。
Innodb给mysql提供了具有 ’事务、回滚和崩溃修复能力、多版本并发控制的事务安全型表。
InnoDB 架构
InnoDB兼具高可靠性和高性能。
在MySQL 5.6中,InnoDB是默认的官方推荐的存储引擎。
InnoDB的整体架构图:
(请忽略图中的XTraDB)
InnoDB 的架构分为两块:内存中的结构和磁盘上的结构。InnoDB 使用日志先行策略,将数据修改先在内存中完成,并且将事务记录成重做日志(Redo Log),转换为顺序IO高效的提交事务。
这里日志先行,说的是日志记录到数据库以后,对应的事务就可以返回给用户,表示事务完成。但是实际上,这个数据可能还只在内存中修改完,并没有刷到磁盘上去。内存是易失的,如果在数据落地前,机器挂了,那么这部分数据就丢失了。
InnoDB 通过 redo 日志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如果保存所有的重做日志,显然可以在系统崩溃时根据日志重建数据。
当然记录所有的重做日志不太现实,所以 InnoDB 引入了检查点机制。即定期检查,保证检查点之前的日志都已经写到磁盘,则下次恢复只需要从检查点开始。
Innodb存储引擎索引的实现原理
在数据库当中,索引就跟书的目录一样用来加快数据的查找速度,对于一个SQL查询操作,根据索引快速过滤掉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并定位到符合要求的数据,从而不需要扫描整个表来获取所需的数据。
在innodb存储引擎中,主要是基于B+树来实现索引,在非叶子节点存放索引关键字(所以如果建了多个独立索引,则对应多棵B+树,这样对于非主键索引,则叶子节点存放的是主键索引的主键值,需要通过二次查找主键索引所在的B+树获取对应的数据行,这也叫回表查询),在叶子节点存放数据记录(此时为主键索引或者说是聚簇索引,即数据行和索引存放在一起的索引)或者主键索引中的主键值(此时为非聚簇索引),所有的数据记录都在同一层,叶子节点,即数据记录直接之间通过指针相连,构成一个双向链表,从而可以方便地遍历到所有的或者某一范围的数据记录。
B树,B+树
B树和B+树都是多路平衡搜索树,通过在每个节点存放更多的关键字和通过旋转、分裂操作来保持树的平衡来降低树的高度,从而减少数据检索的磁盘访问量。
B+树相对于B树的一个主要的不同点是B+的叶子节点通过指针前后相连,具体为通过双向链表来前后相连,所以非常适合执行范围查找。
innodb存储引擎的聚簇和非聚簇索引都是基于B+树实现的。
主键索引
- innodb存储引擎使用主键索引作为表的聚簇索引,聚簇索引的特点是非叶子节点存放主键作为查找关键字,叶子节点存放实际的数据记录本身(也称为数据页),从左到右以关键字的顺序,存放数据记录,故聚簇索引其实就是数据存放的方式,所以每个表只能存在一个聚簇索引,innodb存储引擎的数据表也称为索引组织表。结构如下:(图片引自《MySQL技术内幕:Innodb存储引擎》)
在查询当中,如果是通过主键来查找数据,即使用explain分析SQL的key显示PRIMARY时,查找效率是最高的,因为叶子节点存放的就是数据记录本身,所有可以直接返回,而不需要像非聚簇索引一样需要通过额外回表查询(在主键索引中)获取数据记录。
其次是对于ORDER BY排序操作,不管是正序ASC还是逆序DESC,如果ORDER BY的列是主键,则由于主键索引对应的B+树本身是有序的, 故存储引擎返回的数据就是已经根据主键有序的,不需要在MySQL服务器层再进行排序,提高了性能,如果通过explain分析SQL时,extra显示Using filesort,则说明需要在MySQL服务器层进行排序,此时可能需要使用临时表或者外部文件排序,这种情况一般需要想办法优化。
对于基于主键的范围查找,由于聚簇索引的叶子节点已经根据主键的顺序,使用双向链表进行了相连,故可以快速找到某一范围的数据记录。
辅助索引
- 辅助索引也称为二级索引,是一种非聚簇索引,一般是为了提高某些查询的效率而设计的,即使用该索引列查询时,通过辅助索引来避免全表扫描。由于辅助索引不是聚簇索引,每个表可以存在多个辅助索引,结构如下:
- 辅助索引的非叶子节存放索引列的关键字,叶子节点存放对应聚簇索引(或者说是主键索引)的主键值。即通过辅助索引定位到需要的数据后,如果不能通过索引覆盖所需列,即通过该辅助索引列来获取该次查询所需的所有数据列,则需要通过该对应聚簇索引的主键值定位到在聚簇索引中的主键,然后再通过该主键值在聚簇索引中找到对应的叶子页,从而获取到对应的数据记录,所以整个过程涉及到先在辅助索引中查找,再在聚簇索引(即主键索引)中查找(回表查询)两个过程。
举个例子:
辅助索引对应的B+树的高度为3,则需要3次磁盘IO来定位到叶子节点,其中叶子节点包含对应聚簇索引的某个主键值;
然后通过叶子节点的对应聚簇索引的主键值,在聚簇索引中找到对应的数据记录,即如果聚簇索引对应的B+树高度也是3,则也需要3次磁盘IO来定位到聚簇索引的叶子页,从而在该叶子页中获取实际的数据记录。
- 以上过程总共需要进行6次磁盘IO。故如果需要回表查询的数据行较多,则所需的磁盘IO将会成倍增加,查询性能会下降。所以需要在过滤程度高,即重复数据少的列来建立辅助索引。
Cardinality:索引列的数据重复度
由以上分析可知,通过辅助索引进行查询时,如果需要回表查询并且查询的数据行较多时,需要大量的磁盘IO来获取数据,故这种索引不但没有提供查询性能,反而会降低查询性能,并且MySQL优化器在需要返回较多数据行时,也会放弃使用该索引,直接进行全表扫描。所以辅助索引所选择的列需要是重复度低的列,即一般查询后只需要返回一两行数据。如果该列存在太多的重复值,则需要考虑放弃在该列建立辅助索引。
具体可以通过:SHOW INDEX FROM 数据表,的Cardinality的值来判断:
mysql> SHOW INDEX FROM store_order;
+---------------+------------+------------+--------------+-------------+-----------+-------------+----------+--------+------+------------+---------+---------------+
| Table | Non_unique | Key_name | Seq_in_index | Column_name | Collation | Cardinality | Sub_part | Packed | Null | Index_type | Comment | Index_comment |
+---------------+------------+------------+--------------+-------------+-----------+-------------+----------+--------+------+------------+---------+---------------+
| store_order | 0 | PRIMARY | 1 | store_id | A | 201 | NULL | NULL | | BTREE | | |
| store_order | 1 | idx_expire | 1 | expire_date | A | 68 | NULL | NULL | YES | BTREE | | |
| store_order | 1 | idx_ul | 1 | ul | A | 22 | NULL | NULL | YES | BTREE | | |
+---------------+------------+------------+--------------+-------------+-----------+-------------+----------+--------+------+------------+---------+---------------+
3 rows in set (0.01 sec)
- Cardinality表示索引列的唯一值的估计数量,如果跟数据行的数量接近,则说明该列存在的重复值少,列的过滤性较好;如果相差太大,即Cardinality / 数据行总数,的值太小,如性别列只包含“男”,“女”两个值,则说明该列存在大量重复值,需要考虑是否删除该索引。
覆盖索引
由于回表查询开销较大,故为了减少回表查询的次数,可以在辅助索引中增加查询所需要的所有列,如使用联合索引,这样可以从辅助索引中获取查询所需的所有数据(由于辅助索引的叶子页包含主键值,即使索引没有该主键值,如果只需返回主键值和索引列,则也会使用覆盖索引),不需要回表查询完整的数据行,从而提高性能,这种机制称为覆盖索引。
当使用explain分析查询SQL时,如果extra显示 using index 则说明使用了覆盖索引返回数据,该查询性能较高。
由于索引的存在会增加更新数据的开销,即更新数据时,如增加和删除数据行,需要通过更新对应的辅助索引,故在具体设计时,需要在两者之间取个折中。
联合索引与最左前戳匹配
联合索引是使用多个列作为索引,如(a,b,c),表示使用a,b,c三个列来作为索引,由B+树的特征可知,索引都是需要符合最左前戳匹配的,故其实相当于建立a,(a,b),(a,b,c)三个索引。
所以在设计联合索引时,除了需要考虑是否可以优化为覆盖索引外,还需要考虑多个列的顺序,一般的经验是:查询频率最高,过滤性最好(重复值较少)的列在前,即左边。
联合索引优化排序order by
除此之外,可以考虑通过联合索引来减少MySQL服务端层的排序,如用户订单表包含联合索引(user_id, buy_date),单列索引(user_id):(注意这里只是为了演示联合索引,实际项目,只需联合索引即可,如上所述,(a,b),相当于a, (a,b)两个索引):
KEY `idx_user_id` (`user_id`),
KEY `idx_user_id_buy_date` (`user_id`,`buy_date`)
如果只是普通的查询某个用户的订单,则innodb会使用user_id索引,如下:
mysql> explain select user_id, order_id from t_order where user_id = 1;
+----+-------------+---------+------------+------+----------------------------------+-------------+---------+-------+------+----------+-------------+
|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partitions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filtered | Extra |
+----+-------------+---------+------------+------+----------------------------------+-------------+---------+-------+------+----------+-------------+
| 1 | SIMPLE | t_order | NULL | ref | idx_user_id,idx_user_id_buy_date | idx_user_id | 4 | const | 4 | 100.00 | Using index |
+----+-------------+---------+------------+------+----------------------------------+-------------+---------+-------+------+----------+-------------+
1 row in set, 1 warning (0.00 sec)
但是当需要基于购买日期buy_date来排序并取出该用户最近3天的购买记录时,则单列索引user_id和联合索引(user_id, buy_date)都可以使用,innodb会选择使用联合索引,因为在该联合索引中buy_date已经有序了,故不需要再在MySQL服务器层进行一次排序,从而提高了性能,如下:
mysql> explain select user_id, order_id from t_order where user_id = 1 order by buy_date limit 3;
+----+-------------+---------+------------+------+----------------------------------+----------------------+---------+-------+------+----------+--------------------------+
|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partitions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filtered | Extra |
+----+-------------+---------+------------+------+----------------------------------+----------------------+---------+-------+------+----------+--------------------------+
| 1 | SIMPLE | t_order | NULL | ref | idx_user_id,idx_user_id_buy_date | idx_user_id_buy_date | 4 | const | 4 | 100.00 | Using where; Using index |
+----+-------------+---------+------------+------+----------------------------------+----------------------+---------+-------+------+----------+--------------------------+
1 row in set, 1 warning (0.01 sec)
如果删除idx_user_id_buy_date这个联合索引,则显示Using filesort:
mysql> alter table t_order drop index idx_user_id_buy_date;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2 sec)
Records: 0 Duplicates: 0 Warnings: 0
mysql> explain select user_id, order_id from t_order where user_id = 1 order by buy_date limit 3;
+----+-------------+---------+------------+------+---------------+------+---------+------+------+----------+-----------------------------+
| id | select_type | table | partitions | type | possible_keys | key | key_len | ref | rows | filtered | Extra |
+----+-------------+---------+------------+------+---------------+------+---------+------+------+----------+-----------------------------+
| 1 | SIMPLE | t_order | NULL | ALL | idx_user_id | NULL | NULL | NULL | 4 | 100.00 | Using where; Using filesort |
+----+-------------+---------+------------+------+---------------+------+---------+------+------+----------+-----------------------------+
1 row in set, 1 warning (0.00 sec)
InnoDB和ACID模型
- A: 原子性(atomicity)
- C: 一致性(consistency)
- I: 隔离行(isolation)
- D: 持久性(durability)
事务的作用: 事务会把数据库从一种一致的状态转换为另一种一致状态。
oracle和sql server的默认隔离级别(read committed),不满足隔离性的要求.
但mysql InnoDB的默认隔离级别(read repeatable),完全满足ACID特性.
ACID其实是mysql的四种特性,见下图:
事务有 ACID 四个属性, InnoDB 是支持事务的,它实现 ACID 的机制如下:
原子性
innodb的原子性主要是通过提供的事务机制实现,与原子性相关的特性有:Autocommit 设置。
COMMIT 和 ROLLBACK 语句(通过 Undo Log实现)。
一致性
innodb的一致性主要是指保护数据不受系统崩溃影响,相关特性包括:InnoDB 的双写缓冲区(doublewrite buffer)。
InnoDB 的故障恢复机制(crash recovery)。
Isolation
innodb的隔离性也是主要通过事务机制实现,特别是为事务提供的多种隔离级别,相关特性包括:
- Autocommit设置。
- SET ISOLATION LEVEL 语句。
- InnoDB 锁机制。
持久性
innodb的持久性相关特性:
- Redo log。
- 双写缓冲功能。可以通过配置项 innodb_doublewrite 开启或者关闭。
- 配置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用于配置innodb如何写入和刷新 redo 日志缓存到磁盘。默认为1,表示每次事务提交都会将日志缓存写入并刷到磁盘。innodb_flush_log_at_timeout 可以配置刷新日志缓存到磁盘的频率,默认是1秒。
- 配置 sync_binlog。用于设置同步 binlog 到磁盘的频率,为0表示禁止MySQL同步binlog到磁盘,binlog刷到磁盘的频率由操作系统决定,性能最好但是最不安全。为1表示每次事务提交前同步到磁盘,性能最差但是最安全。MySQL文档推荐是 sync_binlog 和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都设置为 1。
- 操作系统的 fsync 系统调用。
- UPS设备和备份策略等。
隔离
ACID模型的隔离方面主要涉及InnoDB事务,特别是适用于每个事务的隔离级别。
相关的MySQL功能包括:
● 自动提交设置。
● SET ISOL ATION LEVEL声明。
在性能调优期间,可以通过INFORMATION SCHEMA表查看这些详细信息。
MySQL InnoDB 的实现非常复杂,本文只是总结了一些皮毛。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写在最后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风平浪静如码】,海量Java相关文章,学习资料都会在里面更新,整理的资料也会放在里面。
觉得写的还不错的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呗!点关注,不迷路,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