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呼唤职业农民

“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不足”、“农技推广困难重重”、“土地失控”、“土地撂荒”...在曾经拉开改革开放大幕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实行40多年的今天,作为国之根本的农业发展依然问题多多。

问题出在哪里?农民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是直接的原因。一方面,农民的社会地位低。一位农民人大代表感慨道:“别人看不起咱农村人,以至于我们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了。”另一方面,农民的经济地位低,收入与城镇居民差距明显。这样的情况愈演愈烈,在土地.上耕作就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营生。

通的如何打破这一僵局,真正全方位提高农民的地位?已经有不少地方的农民用实践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复旦大学毕业的小王回到农村,组织乡亲们成立了上海红刚青豆生产专业合作社。她把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引入合作社,取得了可观的经营业绩。大力推进农民职业化,正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亟需的一剂良药。

培育职业农民是一项系统工程。职业不仅仅代表一种身份标签,同样代表了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社会组织方式,一种文化和社会心态。《易经》中说:“位各称其德,终身居之,得其分也。”让农民由外及内认识、认可自己的农民职业身份需要在市场中进一步明确农业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亦即让农业以更加工业化、商业化的方式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比如大力培育种植大户、专业大户、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农民企业家,都是厘清传统农民身份的模糊边界,确立农民职业身份的好办法。

培育职业农民,要给农民平等的地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中,农民一度长期占据很高的社会地位,受到官方的认同。但必须看到,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民的社会地位虽然有所提高,但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不是矫枉过正的给予农民政策上的某种优待,而是给他们平等的环境、平等的身份、平等的心态。原有的户籍制度、社保、教育、医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着诸多城乡不平等的现象,都需要一一予以破除。

培育职业农民,要着眼于提高农民收入。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提高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根本之策。让农民兄弟的钱袋子鼓起来,一是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加强农技推广,提高农业生产力;二是要改革农业体制,激活农业生产的各方面要素,使其在市场上得到高效合理的配置;三是要以农民为主体,激发农民创业的积极性。

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重要拼图,三农问题找不到出路,改革大业就无法破局。大力培育新兴的职业农民,推进农民职业化,将是有力推动新农村建设迈向新局面的重要推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农村建设呼唤职业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