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髦的甜味品”——甜叶菊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快繁甜叶菊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 Hems】,英文名:sugar stevia leaf ,别名:甜菊、糖草、甜草。原产于南美洲巴拉圭、巴西。中国于八十年代初引进种植,是新型糖源植物。至今甜叶菊已在北京、河北、山东、安徽、黑龙江、陕西、江苏、福建、湖南、云南等27个省区引种,目前在黑龙江、安徽、山东济宁等地有较大规模的种植基地。   

甜叶菊

形态特征:

  甜叶菊为双子叶植物纲,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90~150cm,基部木质化,茎粗0.8~1.2cm,一级分枝30~50个,二级分枝90~160个;叶对生,呈椭圆形,纸质,叶面粗糙,一年生单株有叶片400~700片,多达1200片。甜叶菊叶含甜菊甙、甜菊双糖甙、甜菊甙A和甜菊甙B、甜甙A、甜甙B、甜甙C、D、E、卫矛甙A、6一O一乙酰基澳泽兰素、泽兰醇、澳泽兰素,甜度大约为糖的300倍,而热量只有白糖的1/300。甜叶菊的抗逆性强,病虫害少,适应性广,中国南北方都可种植。长江以南地区一般都可自然越冬,北方可采用地窖保根越冬,来年移栽定植。栽培以肥沃潮湿且排灌方便的沙壤土为好。甜叶菊根系较浅,耐湿怕旱,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但亦能耐-5℃的低温,气温在20-30℃时最适宜茎叶生长。甜叶菊属于对光照敏感性强的短日照植物,临界日长为12小时,所以在低纬度地区栽培开花较早,当植株出现花蕾时,叶片含菊糖甙最高。甜叶菊生育期为140天左右,种植一季一般亩产鲜叶1000~1500公斤,干叶180~230公斤,最高亩产在黑龙江海林境内可达300kg。据报道,在日本由于高密度、肥水勤,亩产干叶最高可达700kg。

适生环境:

  甜叶菊能耐-5℃的低温,在我国南北皆可种植。北方甜叶菊的栽培技术主要有育苗、移栽、收获三大环节。育苗一般采用塑料大棚保温育苗,10m2苗床播甜叶菊种子75~100g,苗床甜叶菊苗密度每平方米1000~1200株。棚内温度控制在15~25℃,高于28℃以上要及时通风。苗床要勤浇水,保持湿润,苗龄40~50天为宜;移栽期的确定,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15℃时为适宜移栽期,移栽保苗株数每亩为1.0~1.5万株,以65~70cm大行距为好。移栽方法是:人工或机械在垄上开沟,浇足水,栽苗覆土封埯。收获期:在含糖量最高的现蕾期进行,北方甜叶菊收获期一般在9月底霜冻来临前收完。总体来说甜叶菊的抗逆性强,病虫害少,适应性广,种植难度较低。

应用价值:

  一直以来,人们习惯用甘蔗、甜菜等植物来提取日常使用的白糖、红糖、葡萄糖等。这些糖有营养,但同时热量也高,吃多了对健康会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儿童吃多了容易引起龋齿,成年人吃多了容易引起肥胖病、动脉硬化症,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控制这些糖类的摄入。后来人们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得到了比糖甜300-500倍并且不含卡路里的糖精,用来弥补白糖等的不足。不过研究发现糖精对人体也有不良的影响,长期食用糖精有可能引发癌症,短期内大量食用糖精还有可能直接导致中毒。自六十年代开始,一种叫做木糖醇的甜味剂开始被人们应用于食品中。木糖醇是人体糖类代谢的正常中间体,甜度与蔗糖相近,但卡路里含量只有普通食用糖类的40%。由于其在人体内不需要胰岛素也可以被细胞吸收,木糖醇被用做糖尿病人的甜味剂、营养补充剂和辅助治疗剂,此外木糖醇还对预防龋齿有一定的效果。但近年的研究发现木糖醇不能替代葡萄糖纠正代谢紊乱,也不能降低血糖、尿糖、改善临床症状。而食用过多的木糖醇同样也能引起血糖值上升,同时还可能出现腹泻的副作用。在这样的前提下,甜叶菊的发掘和利用给人类带来了福音。甜叶菊内含有较高含量的菊糖苷,尤其是叶片菊糖苷含量达12%左右。甜叶菊糖的甜度是普通蔗糖的300倍而卡路里含量仅有蔗糖的三百分之一,因此食用甜叶菊糖不会使人发胖,对肥胖症患者和糖尿病人尤为适宜。因此甜叶菊是当前一种极佳的糖类经济作物。长期用甜叶菊煮水喝,还有降低血压、促进新陈代谢和强壮身体的功效;作为腌制剂加入酱油、酱瓜及其它酱品中,有防腐作用;甜叶菊已开始代替糖精,广泛应用在食品工业上,被称为“时髦的甜味品”。

甜叶菊

繁殖推荐:

  甜叶菊传统的繁殖方法有扦插、压条、分株以及种子育苗。由于甜叶菊原为野生,又是异花授粉植物,经多年的引种驯化,后代广泛分离,变异幅度甚大,混合品系中有大叶、小叶、厚叶、薄叶、迟熟、早熟、抗病、不抗病、抗旱、不抗旱等类型。如采用种子育苗,一方面其幼株性状无法得到稳定的保护;另一方面甜叶菊种子成苗率低,适宜环境下其发芽率只有60%-70%,而最终成苗率一般为30%左右,况且现在甜叶菊的种子售价较高且数量有限,因此很难利用种子短期内开展大量的甜叶菊繁育。对于扦插、压条、分株等繁育方法来说,由于种植甜叶菊最终是收获其叶片及茎段,采用这几种方式进行繁殖将会消耗很大一批甜叶菊原料,故也不适合于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相比之下在甜叶菊大规模种植上,采用由李长潇研究员发明的科隆快繁技术,即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TERNPC)无疑将加快甜叶菊产业化进程。甜叶菊的快繁技术已开发成功,对甜叶菊的一个叶片进行培养,适宜条件下5天生根,20天左右即可成苗。传统繁殖方法对迅速建立几万亩甜叶菊原料基地来说非常缓慢,生产成本较高,而在当前甜叶菊的市场上早一分抢占先机就代表着更高的利润。李长潇发明的植物科隆快繁技术能满足人们进行大规模甜叶菊产业化生产对优质种苗的需求,可节省大量的建设时间和生产成本。如果投资者投资2000万元种植甜叶菊,可获得高达1亿元的高额回报。对甜叶菊来说,科隆快繁技术和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相比,既可按几何级数高效繁殖、速度快、成苗率高、种苗栽培后收获早、产量高;又具有投入成本低、可产业化的优势,适于迅速大规模建立原料基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髦的甜味品”——甜叶菊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快繁甜叶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