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朱熹:第十一章 隆兴入对

第十一章  隆兴入对


朱熹师事李侗后,学问见长,名声渐起,地方官员找他讨论学问和治理方法。此时的朱熹,主战、崇儒是他的最大的主张,也是他最高的理想。可朝廷主和派当权,他的理想必定难以实现,挂靴而去应是朱熹更好的选择。


宋孝宗即位后,广开言路,改革图新,朝廷出现一派新气象。但庙堂之上明争暗斗,似乎任何时候都存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九月,吏部尚书汪应辰为远离朝廷斗争,申请外调,任福州知州。此时,朱熹在福建已经有些名气,汪应辰路经建安(今属建瓯)时,招朱熹讨论学问和治理方法。

汪应辰,信州玉山人(今江西玉山县),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童之一,18岁即考中状元,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秦桧当权时,辞官归隐。秦桧死后,召回京城任秘书少监,升迁吏部尚书。

十月,也许是认为上次交流太仓促,汪应辰又招朱熹到福州问政。朱熹借机进献夏禹、商汤、周文王“三代之英”的治理经验,希望汪应辰以此来治理福州,并应用到国家中兴上。汪应辰对朱熹的才学、主张以及品德,很是肯定。

隆兴元年(1163年)三月,在汪应辰和宰相陈康伯、吏部侍郎陈俊卿等人的荐引下,朝廷再召朱熹入都应对。朱熹不愿出仕,上状请求免去应召之命。

四月,朱熹又应汪应辰之请到福州,讨论抗金和福建盐法等政事。

 连环画《隆兴北伐》封面

宋孝宗即位后,一心想收复失地,命张浚为枢密使,封魏国公,主持北伐。四、五月,张浚部署李显忠与邵宏渊两军十三万北伐,收复灵壁(今属安徽)、虹县(今安徽泗县)等地,进据宿州州治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金军反攻,宋军败入城中。李显忠与邵宏渊不睦,宏渊不肯力战,诸将相继违令逃遁,金军追击,宋军大溃,史称“符离之败”。经此一败,宋孝宗锐气尽失,思想上又转向求和。不久,宋孝宗重新起用汤思退为相,派人出使金营议和。

张浚,汉州绵竹县(今四川省绵竹市)人,南宋名臣。张浚四岁时成为孤儿,于政和八年(1118年)中进士,与朱熹父亲朱松是同榜进士。建炎四年(1130年),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任用刘子羽等人,使江淮赖以安宁,后任同平章事兼知枢密院。秦桧及其党羽当权时,谪居十余年。这次“符离之败”后,又被弃用。

六月,李侗从建安赴铅山,途经崇安,朱熹前去拜见,两人进行了一次深谈。

八月,朝廷再次下旨,要求朱熹立即入都奏事。朱熹一来不好再找理由推辞,二来也有意进京面圣,借机提振宋孝宗抗金勇气和崇儒的决心。刚好李侗从铅山回延平,途经崇安。朱熹借机向李侗请教,入都后该向宋孝宗说些什么。

李侗嘱咐朱熹面圣后,应“首论《大学》之道;次言今日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三论古圣王制敌之道”。这三点,不仅体现了李侗的学术见解,也反映了李侗抗金救国的政治主张。

九月十八日,朱熹自崇安出发,前往临安。这年朱熹已34岁,与15年前19岁时入都赶考相比,心态已是完全两样。那年,他无忧无虑;这时,他心事重重。


十月中旬,朱熹抵达临安。这时,湖湘学派领军人物张栻,也应召来到临安。

二十四日,宋孝宗接见了朱熹和张栻。

在皇城垂拱殿,朱熹向宋孝宗面奏三封札子:

朱熹手迹

一札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朱熹一开始就向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意思是说,宋孝宗政绩未显,主要是不能每件事去观照是否合“理”,不能按照“理”去应对事务。指出这是“由不讲乎大学之道,而溺心于浅近虚无之过”的结果。

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朱熹直接指出,“君父之仇不共戴天,今日所当为者,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致胜,是皆天理之自然。”

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朱熹强调,“先王制御夷狄之道,其本不在威强,而在乎德业;其备不在边境,而在乎朝廷;其具不在兵食,而在乎纪纲。”希望宋孝宗“开约谏诤,黜远邪佞,杜塞悻门,安固邦本”。

张栻入都,是受父亲张浚之托面圣。张浚知道宋孝宗派使者去金营讲和,非常着急,派张栻面见宋孝宗。

张栻递上父亲的折子,张浚在奏折中说:“自古有为之君,腹心之臣相与协谋同志,以成治功。今臣以孤踪,动辄掣肘,陛下将安用之。”张浚在奏折中还自请退职,以求“骸骨”归葬故乡。

宋孝宗看完奏折,对张栻说:“朕待魏公有加,不为浮议所惑。”其实已表明了议和决心,不会再用张浚,只是在待遇上不会亏待他布局。

这是朱熹第一次与张栻见面,两人都给双方留下深刻印象,大有惺惺相惜、相见恨晚之感。

共同的抗金主张和学术追求,使他们有了共同语言,在临安,两人经常一起探讨主战用兵方法和“求中未发”思想,这为后来朱熹远赴潭州(今长沙)找张栻论学埋下了伏笔。

朱熹面奏三札,并没有激发起宋孝宗的壮志雄心。宋孝宗求和心意已决,对朱熹求战进言并不满意,不可能对朱熹加以重用。但因是登基新政,就委任朱熹为国子监武学博士,一个从八品的闲官。


就在朱熹入都奏事期间,恩师李侗应汪应辰之邀到福州讲学,意外中风去世。

朱熹既不满朝廷委任的职务,更不愿意与主和派同朝为官,于是便请祠回五夫。

十二月,在途经婺州时,朱熹特意拜会浙东学派代表人物吕祖谦。两人倾心讨论学问,携手同游金华名山。

隆兴二年(1164年)正月,朱熹回到五夫,得知李侗去世,立即专程前往延平祭奠。朱熹深情地写了祭文和行状,表达对老师的怀念与哀悼。在祭文和行状中,朱熹给予李侗非常高的评价,俨然已把李侗看作是儒家“道统”的正宗继承,给了李侗崇高的学术地位。这也可以看作是,朱熹要承继儒学“道统”的表现。

福州鼓山朱熹手迹

二月,朱熹从延平到福州拜会汪应辰。这次相见,让汪应辰刮目相看,称朱熹“其学问精进,且日新而未止。”这应该是朱熹与张栻、吕祖谦等交流的结果吧。

四月,朱熹念起李侗恩德,再到延平挽祭李侗。汪应辰特地派护卫迎接朱熹到福州,与他探讨战与和、儒与释的学问。

五月,汪应辰改任四川制置使,北上入都奏事,特意经崇安垂询朱熹,商讨入对事宜。两人就修政事、攘夷狄等方面形成一致的意见。

八月,朱熹再到延平,参加恩师李侗的葬礼,写下了《挽延平李先生》三首诗。这时,又传来一个噩耗,主战派领袖张浚退休回家路经江西余干时病逝,这对朝中主战派力量是个致命的打击。

朱熹听闻张浚去世的消息,立即赶往江西哭祭。朱熹再一次与张栻会见,两人就《中庸》“中和”之说进行了三天的交流。临别时,张栻送给朱熹一本胡宏《知言》书。

十二月,宋金再次达成和议,史称“隆兴和议”,改宋金之间君臣关系为叔侄关系。

至此,朱熹隆兴入对只能说是以失败而告终,对宋孝宗没有起丝毫的作用。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所知道的朱熹:第十一章 隆兴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