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第五(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①加:有两种解释,一是施加,一是凌辱。今从前义。

      子贡说:“我不愿别人把不合理的事加在我身上,我也不想把不合理的事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呀,这不是你可以做得到的。”

      在本章中,子贡的这番言论是自己求学的心得,表明了他的志向。他希望自己能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的境界,但是,孔子却认为子贡很难达于此境。

    简单讲来,“我不欲人之加诸我”的意思是“我不希望别人把事情强加到我头上”,这一点实在太难了。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并非独立的个体。人在社会上生存,社会就像一张大网,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节点,既不能挣脱,也不能逃离,每个人的行动都会受到他人制约。为了生存,为了周围的亲人,许多时候,人都要做一些别人强加到自己身上的、违背自己愿望的事情。唯有生命超越凡俗,才可以达到不受世间人事约束的超脱境界。

而“吾亦欲无加诸人”的意思是“强加到我头上我不愿意做的事情,不去强加于人”,这句话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意思。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这叫作“恕道”。孔子觉得,子贡勉强能把握“恕道”,离“仁道”还有着巨大差距。

  学习《论语》,最好的办法是边学边做。当我们读到孔子的某个观点,认为有道理,能够帮助自己提高个人修养和才能时,就应立即记在心里,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比如这一章,我们就不妨从“恕道”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把自己不愿做的事情请强加于人,应当经常进行换位思考。久而久之,我们的思想和道德水平都会有所提升。

    人类是一个群居动物,由于社会的工作关系以及人的欲望。很多人和事情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也不会按照我们所想设立的轨迹运行。我们能控制的就是我们自己。在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时还要做到"己所欲亦勿施于人"。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学习,爱好,都不同。你喜欢的不一定别人喜欢。所以要充分了解别人才能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做事。这样大家都好接受。自从学习《论语》和《阳明心学》后,经常从良知和本真说话,不喜欢说假话,但是今天和"小人交流"的时候很不顺利。甚至压抑感很强。所以想起孔子的那句话"敬而远之",遇人说人话,遇"鬼"就要说鬼话了。因为你和"鬼"说人话,它听不懂。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公冶长第五(12))